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8勞動法集體企業買斷新規

2018勞動法集體企業買斷新規

發布時間: 2021-02-11 01:42:58

① 新勞動法怎麼規定買斷工齡的補償問題

買斷工齡就是勞動合同法中的解除勞動合同,關於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勞動合同法是這樣規定的:工作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標準的補償,最長不超過十二個月。

② 請問新勞動法規定的,買斷工齡的辦法。

目前並沒有買斷工齡的說法,只有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③ 企業要轉制,有沒有法律規定員工買斷工齡的

買斷工齡沒有法律依據。

《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16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72條)。如果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員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業,也能依法享受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員工離開單位就沒人管的問題,因此也就無須"買斷工齡"。

1999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於貫徹兩個條例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加強基金征繳工作的通知》規定:"任何單位都不能以『買斷工齡』等形式終止職工的社會保險關系。"

1999年國家經貿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出售國有小型企業中若干問題意見的通知》也強調:"確保職工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出售方應在申請出售前徵求職工對出售方案和職工安置的意見,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在企業出售中終止職工社會保險關系,不得借出售之機,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對職工『買斷工齡『或為職工辦理提前退休把職工推向社會。"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俗稱買斷工齡):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對不能勝任者炒魷魚);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④ 買斷工齡的相關政策

與「買斷工齡」相關的政策和法律主要有:


1999年9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件第二項第九點提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素質,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在十二項第三段中提出:「搞好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必須切實尊重職工的主人公地位,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維護職工的經濟利益,保障職工的民主權利,進一步理順勞動關系,依法進行平等協商,認真執行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發揮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的作用」。

⑤ 買斷職工退休新政策

所謂買斷工齡,其實就是企業為了和一些工作了很多年且在公司富餘的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然後和員工協商一次性支付報酬。那麼買斷工齡工資需交稅嗎?其實根據目前的相關規定,買斷工齡是不合法的,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卻又可以這樣操作。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買斷工齡的個稅然後繳納。

一次性買斷工齡個稅如何繳納

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而高出的部分除以本人在單位的工作年限,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標准計繳個稅(個人在單位的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稅時扣除。

對於個人而言,「內退」「辭退」和「買斷」都會取得一筆數目可觀的一次性收入,但三者性質不一樣,只有「買斷」才屬於解除勞動合同,可以適用上述免徵額度。

「內退」的個人與原任職單位仍有著關系,所以所得收入應按至退休年齡的月數進行平均,並與領取當月的「薪金」計征個稅。被僱主「炒魷魚」或自行辭職的個人取得退職費等一次性收入較多時,則應按月劃分(超過6個月的按6個月劃分)計征個稅。

如果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個人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

對已繳納個稅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的所得合並計算補繳個稅。

買斷工齡怎麼退休

買斷工齡後對辦理退休可能會有所影響,可以參考我國企業職工辦理退休的相關事宜。

要按月領到社保退休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個人的累計參保繳費年限一般要達到15年(對於老職工,如果過去有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相應年限可以視同為已繳費。另外,按規定,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要求為10年)。

二是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男性60周歲,女性幹部55周歲,工人50周歲)。

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分兩種情況,一是有用人單位的職工由單位在達到退休條件當月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二是社會失業人員在達到退休條件前三個月由本人到戶口所在區的退管機構申請、辦理。

通過上文,我們了解了買斷工齡的個稅繳納方法。那麼買斷工齡工資需交稅嗎?從文中可以得知,買斷工齡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只不過交稅比例有相關標准,作為勞動者而言,如果在生產勞動者受到企業的不公平待遇,應該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以保障自身權益。

除了買斷工齡者,還有一批動不動就辭職的人,也要看看相關政策!

辭職後千萬不要忘記:五險一金和社保如何處理?

跳槽換工作是常有的事,但換工作期間,社保該如何處理?社保斷繳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一、養老保險

辭職後可辦理養老保險轉移

1、辦理轉移手續後在新單位續保

2、也可以以個人身份續保(持身份證和社保卡到社保中心辦理)

3、停保一段時間,以後再續保,但停保的次月起停止報銷醫葯費。

養老保險是可以中斷的, 最後是累計年限, 交得越多,當然養老金也越多。

二、醫療保險

1、辭職後馬上有新單位接收,可將醫保關系全部轉移到新單位,由新單位的人事管理部門處理。

2、辭職後沒有新單位工作,可先將檔案存放在勞動局或者社會保險所等能夠託管檔案的地方,一般來說,只要和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就可以託管檔案。這個情況下,醫療保險要個人繳,一年交一次。但中間中斷可能會影響享受醫保待遇。

個人繳納:帶身份證、戶口本、銀行存摺,到戶口所在地的社保中心辦理即可。

三、失業保險

辭職後員工滿足一定條件可以申請享受失業保險待遇。辭職後失業保險關系自動解除。部分城市失業保險待遇與失業保險關系可以轉移,但具體必須根據本地失業保險政策執行。

四、生育保險、工傷保險

由單位支付,個人無需繳存,沒有個人賬戶,辭職後自動解除。辭職後繼續找工作的,由新單位按照規定繳存生育保險。不同城市生育保險繳費標准不同。

五、住房公積金

公積金(每月)=單位繳8~12%+自己繳8~12%

公積金停繳後還是歸你本人所有,只要符合提取規定,還是可以隨時提取,以後也可以續交,永不作廢和清零。

⑥ 買斷工齡最新政策

買斷工來齡是改革開放初期我自國一些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安置富餘人員的一種辦法,即參照員工在企業的工作年限、工資水平、工作崗位等條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經企業與員工雙方協商,報有關部門批准,由企業一次性支付給員工一定數額的貨幣,從而解除企業和富餘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把員工推向社會的一種形式。
自城鎮職工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普及以後,買斷工齡就被法律所禁止了。《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16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72條)。如果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員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業,也能依法享受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員工離開單位就沒人管的問題,因此也就無須買斷工齡。
所以,題目中所說的買斷工齡應該是養老保險在臨近退休時不足十五年,為了辦理退休一次性繳足十五年的政策。濟南政府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新政策稱,符合條件的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可在一次性補繳1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後,納入全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⑦ 新勞動法怎麼規定買斷工齡的補償問題

是違反勞動法的。工作16年,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月工資x16x2。保險不計入工資補償。

1、2013年新勞動法是不允許買斷工齡的,企業不能以員工年齡大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3、《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4、解僱時所涉及到的經濟補償金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其中工資指的是應發工資,並非是扣除個人繳費金額後的實發工資。所以不算醫療保險。

拓展資料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1)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1)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2)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3)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資料來源:網路詞條勞動合同法

熱點內容
法院調查局 發布:2025-09-29 06:02:22 瀏覽:120
食品行政法的主要特徵 發布:2025-09-29 06:01:46 瀏覽:649
報價郵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9 05:55:14 瀏覽:681
合同法司法解釋運費 發布:2025-09-29 05:55:13 瀏覽:583
關於勞動法中降職的規定 發布:2025-09-29 05:54:37 瀏覽:882
民事訴訟法142條釋義 發布:2025-09-29 05:44:38 瀏覽:446
侯永斌中級經濟法講義 發布:2025-09-29 05:40:57 瀏覽:623
債與合同法題型 發布:2025-09-29 05:32:33 瀏覽:979
昆明劉潔律師 發布:2025-09-29 05:18:54 瀏覽:681
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著力點 發布:2025-09-29 05:18:52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