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檔案真實性

勞動法檔案真實性

發布時間: 2021-02-11 11:29:02

Ⅰ 簡歷與檔案不符違反勞動法

只要你沒有隱瞞主要信息

Ⅱ 勞動法 和 檔案管理

1、按照法律規定,必須給勞動者一份,合同如果符合法律規定,肯定有效並生效
2、現在沒有違約回這一說答法,勞動者可以辭職試用期提前3天通知,不是試用期提前30天書面辭職,這個是自由的
3、勞動者合理離職,單位沒有權利扣押勞動者的任何物品。檔案肯定會給你。
4、如果產生什麼糾紛,可以去勞動局投訴,或者提起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Ⅲ 真學歷,假檔案勞動局能查出來嗎

你說的這個檔案應該是你的工作經歷吧,如果你沒有在一個地方工作,但是你內在一家單容位或者公司上班填寫簡歷的時候填寫過往工作,簡歷的時候,你填了,如果這個公司認真審查的話,應該是可以查到的,因為現在很多公司都是強制買了些五險的,完全可以從勞動局或者社保局查你這個交保險的歷史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學歷,如果是真的的話,沒什麼問題的,因為學歷的那個畢業證書號都是統一的,沒有重復的,都是一馬歸一碼,所以學歷在那些學歷網站上面都可以查到,但是你這個檔案在勞動。不一定會查到,因為有的公司並沒有完全跟勞動局做檔案的交接,因為有的部門他是有一定的怎麼說灰色地帶,他不會把自己員工以及一些的全部資料都上交給勞動局,她應該只是會在一些社保局啊,或者住房公積金管理局那些給你上繳勞動法規定的那些五險一金,在這些地方可以查到,如果跟你的所填寫的當然不服,那麼在社保局或者公積金管理局應該是查不到你所填寫的那些時候的繳費情況的,從這個繳費就可以看出來你的檔案是做假的,但是這個也要投入成本去查。而且這種要有那種執法部門的配合,因為查這種東西是涉及個人隱私的,沒有一些正當理由是不能查出這些的,所以這個很難說。

Ⅳ 新勞動法對離職後檔案的問題

1、你的行為不在應繳納賠償違約金的范圍內,你不用繳納5萬元,你也可以那會你的檔案,

Ⅳ 勞動法和檔案的管理

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應當依法簽訂並人手一份,單位沒有給你,肯定是單版位違法;但是否生效,這主要權看合同的內容是否合法,當然由勞動行政部門裁定了.如果你想辭職,需要提前一個月書面通知單位才行,並不能因為單位違法在先,你也可以違法,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了.如果你辭職,單位無權扣留你的檔案,更加不能扣留你的畢業證,目前所上的社保也應當中止,並給你中止單.如果單位扣留的話,你直接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投訴.

Ⅵ 個人檔案在個人手中,算工齡么

首先說,檔案嚴禁自己拿著,並且絕對不能拆封,必須找街道、單位或人才中回心存,否則用人單位有權質答疑你檔案的真實性

其次,工齡的計算以派遣證(報到證)為准,如果你大學畢業前找到了工作,簽署了三方協議,學校會發給你派遣證。沒有派遣證的話原則上視為失業,不計算工齡。當然,你可以拿著工作合同找單位作為計算工齡的依據,但辦理起來會比較麻煩。 如果沒有當時學校發的派遣證,是不計算工齡的。
檔案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個人帶著的,有些企業也沒有權利接收和管理個人檔案。如果你想計算工齡,可以把它放到戶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他們開具的證明會承認保存期間的工齡,但是每年要收費的。

最後,換工作可以續上工齡

Ⅶ 檔案關系可以否認定勞動關系嗎

由於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沒有勞動法,勞動者從甲單位到乙回單位工作,最主答要的就是將其個人檔案從甲單位轉到乙單位,勞動者在哪個單位上班,其檔案也由哪個單位保管。這種「檔隨人走」的管理體制給相當一部分人造成了一種錯覺:檔案關系就是勞動關系,只要檔案在這個單位,這個單位就應該承擔勞動法規定的用人單位的責任,即使是他沒有在這個單位工作。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Ⅷ 勞動法關於檔案的規定

勞動法沒有關於個人檔案的規定,有規定企業要對離職的員工的檔案保留兩年的規定。

Ⅸ 勞動法,我該如何拿回檔案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除了《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之外,用人單位不得和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所以,你們之前約定的違約金條款無效,你可以不履行。
你只需要提前三十日書面申請即可解除勞動合同,無論用人單位同意與否,不影響你解除勞動合同。而且,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勞動合同解除之日起15之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的手續。

以下是《勞動合同法》的相關條文: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以上意見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Ⅹ 簽署勞動合同時,必須保證其真實性,萬一被查出來怎麼辦,後果如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6的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
1.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無效。雙方應當在訂立勞動合同、擬定勞動合同條款時出於自願,要遵守誠實信用原則。欺詐、脅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關系的一方違背了他們的真實意願。
2.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無效。勞動合同訂立應遵循公平原則,核心含義就是要求勞動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免除己方法定責任如「一律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生死病老都與企業無關」等條款無效。
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勞動合同主體、內容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否則不能產生法律效力。主體必須合法。即簽訂勞動合同的雙方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用人單位資格和勞動者資格。內容必須合法,我國在《勞動法》以及相關的法律規定中,有很多強制性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遵守。如果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則該條款無效。程序必須合法。
無效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
(1)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2)不管哪方沒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經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認定勞動合同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謝謝!

熱點內容
大學生與誠信道德的關系 發布:2025-09-29 03:48:18 瀏覽:667
民事訴訟法有無規定聾啞人訴訟 發布:2025-09-29 03:47:42 瀏覽:741
刑事訴訟法法條總論填空題 發布:2025-09-29 03:46:59 瀏覽:145
協議和補充協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9 03:40:13 瀏覽:88
社區群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9 03:21:00 瀏覽:567
書法治抑鬱症 發布:2025-09-29 03:05:22 瀏覽:893
民法2007年99號文件 發布:2025-09-29 03:03:18 瀏覽:36
江蘇司法廳盧 發布:2025-09-29 02:47:12 瀏覽:58
市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制度 發布:2025-09-29 02:40:47 瀏覽:333
小學法律知識心得體會作文 發布:2025-09-29 02:40:11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