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訴訟的原告和被告

行政法訴訟的原告和被告

發布時間: 2021-02-14 10:26:04

① 被告與原告有什麼區別

原告是主動提出訴訟,引起訴訟程序發生的人。被告是經人民法院依法傳喚應訴的人。

被告,在民事案件中,是指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責任,並經法院通知其應訴的人。

原告,是指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從而引起訴訟程序發生的人。

拓展資料

一、刑事被告人享有辯護、最後陳述、拒絕回答與本案無關問題的權利,申請通知新證人到庭、調取新物證、重新鑒定或勘驗的權利,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申請迴避、提起上訴、要求再審的權利,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和侮辱其人身的行為提出控告的權利等。

二、在行政訴訟中,原告是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人;在刑事自訴案件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原告是認為被告人犯罪行為侵犯其正當權益的人。

三、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刑事訴訟中的原告人稱為自訴人,相對於公訴人而言。公訴人是代表國家提起刑事訴訟的檢察人員,他們既處於原告人的地位,又負有法律監督任務。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的原告人稱為原告。也就是說,只有民事訴訟及行政訴訟才有原告。

四、被告,在民事案件中,是指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責任,並經法院通知其應訴的人;在行政訴訟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某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中,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及人員。

② 行政訴訟原告和被告是恆定的嗎

1、行政訴訟的抄被告必須是行政主體,一般是行政機關,還有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2、行政訴訟的原告不受限制,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但必須是行政相對人(即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
3、不排除某些情況下,行政機關成為原告(此時他並不在行使行政職權)。

③ 在行政訴訟中,怎樣確實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其依據是什麼請詳細一點謝謝!

原告是指對行政主體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以自己回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所以說,行政訴訟原告大多是行政管理中的行政相對方。
行政訴訟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訴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權益和與之發生行政爭議,而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主體。行政主體作被告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作被告2、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作被告。3行政復議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和原決定機關為共同被告
行政訴訟第三人: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在行政訴訟過程中申請參加訴訟或有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如:甲和乙打丙被公安局行政拘留,甲為原告,公安局為被告,受害人丙和共同被處罰人乙為第三人!

④ 法律中被告和原告的區別

在民事方面,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其權益,因而使訴回訟成立的人是原告。我國《行答政訴訟法》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該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成為原告。刑事訴訟中的原告人稱為自訴人,相對於公訴人而言。公訴人是代表國家提起刑事訴訟的檢察人員,他們既處於原告人的地位,又負有法律監督任務。
被告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犯罪而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在民事案件中,被指明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責任,並經法院通知其應訴的人;在行政訴訟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某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中,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及人員。在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可更換不符合當事人條件的被告,即通知符合條件的被告參加訴訟。如果被告不符合當事人條件,而原告又不同意更換,人民法院應該裁定駁回起訴。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此時被告即成為反訴的原告,本訴的原告即成為反訴的被告。

⑤ 行政訴訟的原告和被告拒不出庭的,應當承擔什麼後果

《行政訴訟法》第58 條規定,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訴處理;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⑥ 行政訴訟費由原告還是被告承擔

一般情況下,行政訴訟的費用由當事人預交,在案件審結後,按實際費用確定由何方當事人負擔。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74條規定:「訴訟費由敗訴方承擔,雙方都有責任的由雙方分擔」。但這只是原則規定,對一些特殊情況下的費用承擔問題並作出具體規定,根據司法實踐和有關司法解釋,有關當事人負擔訴訟費費的規則主要有: (1)由敗訴方承擔。這是人民法院確定訴訟費用承擔的一般原則。訴訟費用由敗訴方分擔,如果是共同訴訟人敗訴,由人民法院視情況決定各自應負擔的金額。人民法院二審判決一並撤銷一審判決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一、二審訴訟費用均由敗訴的行政機關負擔。 (2)雙方當事人分擔。對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判決當事人部分勝訴部分敗訴的,訴訟費用按雙方責任大小分擔。 (3)駁回起訴的案件受理費由起訴人負擔。 (4)駁回上訴的由上訴人負擔上訴訟案件受理費,雙方都上訴的,由雙方負擔。 (5)撤訴的案件,案件受理費由原告負擔。根據《人民法院訴訟費用收費辦法》的規定,撤訴的案件由原告負擔受理費,減半收取。在行政訴訟中如果被告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碑申請撤訴,人民法院准許的,案件受理費由被告負提,減半收取。 (6)申請執行和執行中實際支出的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7)申請訴訟保全的申請費由敗訴人負擔。 (8)由當事人的不正當的訴訟行為所支出的費用,由該行為人自己負擔。

⑦ 行政訴訟原告與行政訴訟當事人的區別

行政訴訟當事人是指因發生行政爭議,以自己名義進行訴訟,並受人民法院裁判約束的公民版、法人或者其權他組織和行政機關。行政訴訟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稱為原告和被告、在二審程序中稱為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在執行程序中稱為申請執行人和被申請執行人。被訴的行政機關的主管人員是被告方的代表,也是當事人。

行政訴訟原告與行政訴訟當事人的區別

主要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談其區別就是行政訴訟原告肯定是行政訴訟當事人

行政訴訟當事人不一定是行政訴訟原告

⑧ 行政訴訟的原告可以向被告收集證據嗎

行政訴訟的原告可以向被告收集證據。
因為《行政訴訟法》只規定被告不能向原告收集證據,並沒有禁止原告向被告收集證據。
根據法無明文禁止性規定即為許可的原則,原告向被告收集證據就是可以的。

⑨ 行政訴訟中原告與被告的權利是什麼呀

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回權益,有權依照本法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 當事人、法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
3 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
4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⑩ 誰能回答,為什麼原告和被告只存在於民事和行政訴訟當中

准確的講,原告只存在於民事、行政訴訟案件,以及刑事的自訴案件當中。版而被告存在於民事權、行政和刑事訴訟案件。
在民事方面,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其權益,因而使訴訟成立的人。中國《行政訴訟法》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該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成為原告。
刑事案件,在中國一般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作為原告,直接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稱為自訴。公訴人在訴訟中居於原告地位,但因還擔負法律監督任務,不是一般原告。
被告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犯罪而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在民事案件中,被指明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責任,並經法院通知其應訴的人;在行政訴訟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某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中,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及人員。

熱點內容
江蘇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下載 發布:2025-09-28 07:09:09 瀏覽:995
新婚姻法不結婚天涯 發布:2025-09-28 07:07:44 瀏覽:949
監管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8 07:04:40 瀏覽:748
破壞司法物證 發布:2025-09-28 06:52:56 瀏覽:396
執法證專業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9-28 06:52:07 瀏覽:325
法院小區凶宅 發布:2025-09-28 06:34:05 瀏覽:821
道德模範評選辦法 發布:2025-09-28 06:17:02 瀏覽:993
世界最早立法的國家 發布:2025-09-28 06:07:50 瀏覽:122
國際勞動法實施 發布:2025-09-28 06:07:06 瀏覽:444
道德之句 發布:2025-09-28 06:05:41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