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刑事訴訟法
1. 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有那些
根據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共同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其中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有關設立特別行政區及特別行政區內管理制定的法律等。這些法律涉及到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因此,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來行使這些法律的制定權。
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這些法律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國防、外交、社會各個領域。改革開放20多年來,大部分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包括一大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面的法律,以及許多其他方面的法律。例如:為了保障公民權利、健全國家機構組織制度和規范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修改了選舉法和地方組織法等法律。為了促進教育、科技、衛生事業的發展,制定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執業醫師法等法律。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了一批保護環境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方面的法律。為了加強國防建設,制定了國防法和人民防空法。還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制定了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等。
2. 關於人大代表拘留逮捕的程序
《最高檢規則》第79條第1款規定:「擔任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犯罪嫌疑人因現版行犯被拘權留的,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向該代表所屬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報告;因為其他情形需要拘留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報請該代表所屬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許可。」
檢察院拘留人大代表,需要向人大代表所屬機構報告或報請許可程序。現行犯是「報告」,其他情形是「報請許可」。
人民檢察院對擔任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犯罪嫌疑人批准或者決定逮捕,應當報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許可。檢察院拘留人大代表,需要向人大代表所屬機構報告或報請許可程序。
(2)人大代表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最高檢規則》第93條第2款規定:「對擔任上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犯罪嫌疑人批准或者決定逮捕,應當層報該代表所屬的人民代表大會同級的人民檢察院報請許可。」
《最高檢規則》第13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決定對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立案,應當按照本規則第七十九條規定的程序向該代表所屬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通報。」
3. 人大代表犯罪警察有權利抓嗎
人大代表犯罪警察沒有權利直接抓捕,需上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方可抓捕。如果是現行犯可以直接抓捕,抓捕後應當立即向該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
如果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向該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報告。
(3)人大代表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三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選民的監督。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單位和選民有權隨時罷免自己選出的代表。代表的罷免必須由原選舉單位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或者由原選區以選民的過半數通過。
第三十九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因故不能擔任代表職務的時候,由原選舉單位或者由原選區選民補選。
4. 刑事訴訟法關於政協規定是那一條
刑事訴訟法來沒有關自於政協的特別規定。你想了解的可能是人大代表涉嫌犯罪的處理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第三十條規定: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如果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的機關應當立即向該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
對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如果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應當經該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
5. 對政協委員立案偵查和採取強制措施有哪些法律法規
我國《憲法》、《全國人大組織法》、《地方人組織法》僅對全國人大和縣級以上地方人大代表作出有「豁免權」的規定。對政協委員還沒有相關規定,也沒有政協組織法之類的法律,只能依《刑事訴訟法》,按一般人對待。
6. 逮捕人大代表需要哪些特別程序
口訣:
同級直接報、上級要層報、
下級兩路報、兩級分別報、
外地委託報、鄉級縣里報。專
解析:
本級屬:報請本級人大主席團或者常委會許可
上級:層報所屬人大同級的檢察院報請許可
下級:直接報請該代表所屬人大主席團或者常委會許可,也可以委託該代表所屬的人大同級的檢察院報請許可;
兩級:分別依照以上幾款的規定報請許可
外地:委託該代表所屬的人大同級的人民檢察院報請許可。
鄉級:由縣級檢察院報告鄉、民族鄉、鎮人大。
7. 人大代表的批捕
由公安局或檢察院執行。由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閉會期間經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方可逮捕。
1、我國《憲法》 第七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四十四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如果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第三十五條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如果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向該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報告。
3、公安部《關於對有犯罪行為的人大代表採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等問題的通知》
一、拘留或逮捕有犯罪行為的人大代表,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第三十條規定的程序執行。
4、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省級以下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案件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逮捕的規定(試行)》也有相關規定。
8. 刑事訴訟中對外國人和人大代表如何適用強制措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外國人和人大代表有所特殊:
一是外國人犯法中國能不能採取強制措施要看具體情況。
首先看該外國人犯罪地點在哪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其次要看這個外國人犯罪侵犯的客體是什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如果涉及國際犯罪,如:毒品罪、劫持民用航空器罪、恐怖主義犯罪等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條規定: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其三,能否對此外國人進行刑事處罰還要看這個外國人是否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如果這個外國人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一條規定,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其四,能否判無期或死刑要看具體犯罪情節。
二是代表法規定,縣級以上的各級人大代表,非經本級人大主席團許可,在人大會議閉會期間,非經本級人大常委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如果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的機關應當立即向該級人大主席團或者人大常委會報告。對縣級以上的各級人大代表,如果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應當經該級人大主席團或者人大常委會許可。鄉、民族鄉、鎮的人大代表,如果被逮捕、受刑事審判、或者被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執行機關應當立即報告鄉、民族鄉、鎮的人大。代表人身特別保護權的主要含義包括:(1)人大代表的人身特別保護權只限於刑事案件,不包括民事案件的傳訊和審判。(2)如果人大代表確屬犯罪,必須在得到人大主席團或常委會的許可後才能實施逮捕。(3)未經人大主席團或者常委會許可,不得對人大代表採取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勞動教養、監視居住等強制性措施。(4)人大代表如果因為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機關必須立即向該級人大主席團或常委會報告。對人大代表實施逮捕或拘留,必須履行嚴格的法律程序,否則,執行逮捕或者拘留的機關就是違法,應當受到法律追究。
參考《代表法》等。
9. 公安機關傳喚人大代表需要什麼手續
法律沒有規定公安機關傳喚人大代表需要特別的手續。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之規定:對於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指定的地點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單位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五十三條規定,傳喚程序如下:
(一)在公安機關執法過程中,需要傳喚的,承辦執法人員應當填寫《傳喚證》呈批報表,報領導批准後,出具《傳喚證》。
(二)承辦執法人員依法將《傳喚證》送達被傳喚人;被傳喚人應當在《傳喚證》回執上簽名或蓋章,並註明收到日期。
(三)對被傳喚人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傳喚或逃避傳喚的,經領導批准,依法實施強制傳喚。
(四)被傳喚人傳喚到案後,應及時進行訊問查證,製作訊問筆錄,每次訊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五)對當場發現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為,承辦人員可以口頭傳喚有關人員。宣布口頭傳喚時,承辦人員應當說明傳喚的理由,並在訊問時將口頭傳喚的情況記入筆錄。
(9)人大代表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也指出,關於傳喚的若干問題:
第五十二條詢問違法嫌疑人,可以到違法嫌疑人住處或者單位進行,也可以將違法嫌疑人傳喚到其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進行。
第五十四條使用傳喚證傳喚的,違法嫌疑人被傳喚到案後和詢問查證結束後,應當由其在傳喚證上填寫到案和離開時間並簽名。拒絕填寫或者簽名的,辦案人民警察應當在傳喚證上註明。
第五十五條對被傳喚的違法嫌疑人,應當及時詢問查證,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案情復雜,違法行為依法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的形式變相拘禁違法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