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人力資源市場行政法規

人力資源市場行政法規

發布時間: 2025-09-27 15:44:34

⑴ 我國現行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法律法規

人力資源不僅僅是招聘、培訓、績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需要掌握很專多的法律知識,其中最主要的屬、經常會用到的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傷管理條例、以及涉及養老、醫療、生育方面的保險條例等,同時也會涉及到合同法、商事法律、職業病防治法、交通法規、婚姻法、戶籍管理甚至是治安管理等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規都會涉及。

⑵ 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法律法規

一、法律層面抄的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就業促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保護法、社會保險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二,法規層面的有: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職工帶薪休假條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險條例、工傷保險條例、失業保險條例、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等;三,司法解釋和部門解釋層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勞動法解釋(一)、(二)、(三)、(四),原勞動部關於勞動法若干問題意見等;五,部門規定層面:如原勞動部相關規定和現人社部有關人力資源規定。
以上介紹的只是一部分,你最好到書店查找關於勞動合同或人力資源工具書,要最新的,里邊會很全的。

⑶ 未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擅自從事網路招聘服務的,如何處罰

網路招聘服務,是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以網路招聘服務平台、平台內經營、自建網站或者其他網路服務方式,為勞動者求職和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提供的求職、招聘服務。
網友咨詢:
未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擅自從事網路招聘服務的,如何處罰?
律師解答:
從事網路招聘服務,應當符合就業促進、人力資源市場管理、電信和互聯網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網路招聘服務,應當依法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涉及經營電信業務的,還應當依法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未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擅自從事網路招聘服務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予以關閉或者責令停止從事網路招聘服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律師補充:
用人單位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單位基本情況、招聘人數、招聘條件、用工類型、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基本勞動報酬等網路招聘信息,應當合法、真實,不得含有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視性內容。勞動者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行網路求職,應當如實提供本人基本信息以及與應聘崗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工作經歷等情況。
從事網路招聘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建立完備的網路招聘信息管理制度,依法對用人單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審查內容應當包括以下方面:
(一)用人單位招聘簡章;
(二)用人單位營業執照或者有關部門批准設立的文件;
(三)招聘信息發布經辦人員的身份證明、用人單位的委託證明。
【法律依據】
《網路招聘服務管理規定》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第九條規定,未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擅自從事網路招聘服務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照《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登記未書面報告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照《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予以處罰。

⑷ 做人力資源應該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1、《勞動合同法》:涉及員工的入職、離職與調動,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內

2、《勞動合同法實施容條例》:相當於《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需要全面了解。

3、《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是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的條例。

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而制定的法律。

5、《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為了規范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而制定的辦法。

6、《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是為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規。

7、《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為規范社會保險稽查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的條例。

⑸ 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自什麼時間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700號

《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已經2018年5月2日國務院第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總理李克強
2018年6月29日

⑹ 湖南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培育和完善人力資源市場,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保護勞動者、用人單位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通過人力資源市場進行的求職招聘、人力資源服務以及對人力資源市場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人力資源市場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平等、自願、公開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培育和完善人力資源市場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協調解決人力資源市場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有關人力資源服務的基礎性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人力資源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發展和改革、教育、財政、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人力資源市場的有關工作。第六條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推進行業誠信建設,維護會員合法權益。第二章促進與扶持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培育和完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化、專業化和產業化建設,增強人力資源服務供給能力。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人力資源服務業予以產業引導和政策扶持,落實促進就業、創業的財政稅收政策,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為求職者免費提供公共就業服務,並按照國家規定做好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等工作。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專場招聘、人才引進、人員測評、人力資源培訓等人力資源服務活動。第十一條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逐步建立覆蓋城鄉和各行業的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實現政府各有關部門、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的網路互聯,做到人力資源信息社會共享。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完善人力資源信息網上採集、歸類、分析和發布制度,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和合理配置。第三章求職與招聘第十二條求職者有自主擇業、不受歧視的權利,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或者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真實的招聘信息。
求職者求職應當如實提供個人基本情況,出示與求職就業有關的證件和證明材料;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或者特種作業工種的,還應當出示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第十三條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遵循公開、平等、競爭的原則,為求職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不得設置歧視性條件。第十四條用人單位委託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聘人員、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布招聘信息或者參加人力資源交流會,應當提供營業執照(副本)或者設立批准文件、經辦人的身份證件和委託證明。
招聘簡章應當載明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崗位名稱、招用人數、工作內容、工作地點、錄用條件、用工類型、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保護和職業危害等情況。第十五條用人單位錄用求職者的,應當與被錄用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並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第十六條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提供虛假招聘信息,發布虛假招聘廣告;
(二)招用無合法身份證件的人員;
(三)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招用的其他人員;
(四)扣押求職者的身份證、學歷證或者職業資格證等證件;
(五)未經求職者書面同意,將求職者的個人信息、智力成果向第三方披露或者作其他商業性使用;
(六)以報名費、登記費、培訓費、服裝費、風險金、保證金、抵押金或者其他名義向求職者或者被錄用人員收取財物,或者強迫被錄用人員集資入股;
(七)要求求職者或者被錄用人員提供擔保;
(八)以招用人員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
(九)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四章人力資源服務第十七條本條例所稱人力資源服務,是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的就業和創業指導、職業介紹、人力資源培訓、人員測評、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中介服務及其他相關服務。
本條例所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依法成立,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求職招聘、人力資源開發配置以及相關服務的組織。

熱點內容
上虞民間律師 發布:2025-09-27 17:41:45 瀏覽:66
信託相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7 17:38:24 瀏覽:968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萬家燈火 發布:2025-09-27 17:38:22 瀏覽:97
民訴司法解釋67 發布:2025-09-27 17:29:43 瀏覽:25
經濟法的基本理論 發布:2025-09-27 17:24:49 瀏覽:444
法治沂源在線 發布:2025-09-27 16:54:02 瀏覽:364
公司的法規 發布:2025-09-27 16:53:53 瀏覽:376
2018法律碩士刑法分則 發布:2025-09-27 16:52:51 瀏覽:751
國家開放大學民事訴訟法期末案例 發布:2025-09-27 16:44:26 瀏覽:620
行政訴訟法的溯及力 發布:2025-09-27 16:42:50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