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17條

民事訴訟法17條

發布時間: 2021-02-16 09:00:00

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七條規定的條件是哪些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關規定》第十七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

(一)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1)民事訴訟法17條擴展閱讀

《關於民事訴訟的若干規定》的其它法條

第十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

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

第十一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形成的,該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

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是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形成的,應當履行相關的證明手續。

第十二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應當附有中文譯本。

第十三條對雙方當事人無爭議但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當事人提供有關證據。

⑵ 民事訴訟法二百一十七條

適用217條、104條是被執復行制人不報告自己的財產狀況的強制措施。第二百一十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第一百零四條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⑶ 民事訴訟法一一百一十七條

第一百一十七條 人民法院派出人員進行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調查筆錄經被調查人校閱後,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

⑷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執行第十七條規定細則查看

淺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七條
2014-04-01  哈哈冷啊...  + 關注獻花(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以下簡稱《查封規定》)第十七條「被執行人將其所有的需要辦理過戶登記的財產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已經支付部分或者全部價款並實際佔有該財產,但尚未辦理產權過戶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第三人已經支付全部價款並實際佔有,但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如果第三人對此沒有過錯,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凍結。」,該條規定的出台對人民法院執行此類案件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該司法解釋出台的背景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就《查封規定》答記者問中講到「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是人民法院執行工作中廣泛使用的極為重要的執行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和《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的許多條文涉及查封、扣押、凍結措施。但是,執行工作是一項操作性、實踐性很強的司法活動,執行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非常復雜,由於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釋的條文較為原則,不夠詳細、具體,加之對一些問題未作規定,許多情況下無法可依,導致執行實踐中實施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時存在一定程度的隨意性和失范,影響了部分案件的執行。為了進一步規范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維護執行當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權益,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在廣泛徵求國家立法機關、行政管理機關、專家學者及社會公眾意見的基礎上,結合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實踐經驗,制定了《查封規定》。
在起草過程中,我們堅持貫徹憲法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所有權;考慮到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既要從實際出發,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注意吸收其它國家和地區先進的立法成果;既要為解決執行難提供法律措施和手段,也要進一步規范執行秩序,以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權益。」該講話闡述了《查封規定》出台的必然性和出台的目的。

⑸ 新訴訟法第十七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979年7月1日五屆人大二次會內議通過 1996年3月17日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容一次修正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二次修正 同日公布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七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相互請求刑事司法協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年4月9日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 2007年10月28日十屆人大常委會三十次會議、2012年8月31日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二十八次會議修正 同日公布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年4月4日七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人大常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修訂 同日公布 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⑹ 新民訴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採取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必須由人民法院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採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者予以拘留、罰款。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

如實向人民法院申報自己的財產,按照規定自訴訟前一年開始。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

該條有第二來款,但源是沒有項。
第二百一十七條 人民法院收到債務人提出的書面異議後,經審查,異議成立的,應當裁定終結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
支付令失效的,轉入訴訟程序,但申請支付令的一方當事人不同意提起訴訟的除外。

⑼ 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

申報吧。

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處決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內容為:
採取對版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權必須由人民法院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採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者予以拘留、罰款。

熱點內容
沒有編號的限期拆除決定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7 22:02:22 瀏覽:700
司法體制改革情況 發布:2025-09-27 21:53:32 瀏覽:966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三個條例 發布:2025-09-27 21:50:14 瀏覽:869
法院改革法官的工資 發布:2025-09-27 21:48:49 瀏覽:696
解讀准則條例 發布:2025-09-27 21:37:19 瀏覽:687
勞動法關於職工供暖費物業費補貼依據 發布:2025-09-27 21:24:49 瀏覽:124
婚姻法中對同房 發布:2025-09-27 21:11:33 瀏覽:647
社會與法男主人失蹤案 發布:2025-09-27 21:00:54 瀏覽:166
無恥律師 發布:2025-09-27 20:58:26 瀏覽:702
王軼法學院 發布:2025-09-27 20:39:09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