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20廣東勞動法

2020廣東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02-18 23:31:08

① 最新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標准2020

辭退員工是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來計算的,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其月工資是按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1)2020廣東勞動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② 勞動法2020年新規定是什麼

最新《勞動法》年假規定

1、最新《勞動法》年假規定之年假計算方法:

按《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當年度的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生產、工作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應在1個年度內安排。

2、最新《勞動法》年假規定之工資計算:

(1)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資怎麼算

用人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年休假。用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年休假或者跨1個年度安排年休假的,應徵得職工本人同意。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職工未休年假的工資計算: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2)2020廣東勞動法擴展閱讀:

《勞動法》工作時間相關規定

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不得超過44小時。超過8小時的,應當支付勞動者150%的平時工資作為加班報酬,且每天最多加班不得超過3小時。

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③ 勞動法年假規定2020

一、勞動法年假標準是什麼
按《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當年度的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生產、工作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應在1個年度內安排。
二、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資怎麼算
用人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年休假。用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年休假或者跨1個年度安排年休假的,應徵得職工本人同意。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職工未休年假的工資計算: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勞動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勞動法中對於年假的條例保證了勞動者合法享受假期福利的權利。小編想說,享受帶薪年假是我們每個職工的合法權益,大家要學會運用《勞動法》的相關法條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年假標准,合理休假,也能極大的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④ 2020年勞動法標准工資是多少

各個省份最低工資標準是不一樣的,並且差距較大。沒有標准工資一說。

⑤ 工作一天按照2020年勞動法怎麼算呢

工作一天按照2020年勞動法怎麼算呢?
從來沒有什麼新勞動法
更沒有什麼2020年的勞動法
工作一天怎麼算
一般是按約定的月報酬/當月應該工作天數

⑥ 勞動法2020年新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是什麼

解除勞動合同是按照雙方要求解除合同的一種行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版勞動合同權。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6)2020廣東勞動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⑦ 2020勞動法新規拖欠工資怎麼辦

勞動者工資被拖欠怎麼辦?

盡管法律如此規定,但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良企業無故拖欠工資,如果勞動者遇到此種情況,應該採取什麼的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拖欠工資可以得到哪些補償或者賠償?

(一)、冷靜理智地對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農民工的工錢被拖欠問題,已引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採取相關解決措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即是其中之一,因此,勞動者應當保持冷靜的心態,理智處事。

(二)、用法律的武器維權

如果工資被拖欠了,可以向各地勞動執法部門舉報,也可以到各地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去申請仲裁,如果對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強制執行。如果請不起律師,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勞動爭議訴訟費每件也只有10元錢。因此請運用法律的武器,藉助政府、法律的幫助,獲得應得的報酬。

(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已要求各地,重視對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護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已經把不良企業惡意拖欠、剋扣勞動者工錢,作為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的重點,依法嚴厲查處剋扣農民工工資的違法行為,責令用人單位補清所拖欠的工資,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特別對拖欠農民工資的,舉報一件就會查處一件。

具體來講,在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情況下,要先和用人單位協商,如果協商無法解決,則可以通過以下法律途徑來解決:

1、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勞察機構投訴舉報。《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2、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勞動法》關於仲裁時效規定於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3、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分三種情況:(1)針對勞動糾紛案件,經勞動仲裁後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2)經仲裁後都服從,勞動仲裁裁決生效後,用人單位不執行的,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3)屬於勞務欠款類(持有欠條)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熱點內容
行政法徐金桂簡歷 發布:2025-09-27 01:24:24 瀏覽:977
勞動法法定結婚 發布:2025-09-27 01:22:26 瀏覽:463
小學教師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9-27 00:42:37 瀏覽:130
南開大學法律碩士法學綜合 發布:2025-09-27 00:21:09 瀏覽:821
法院防疫宣傳 發布:2025-09-27 00:07:45 瀏覽:728
合同法實務與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5-09-27 00:06:13 瀏覽:22
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6 23:54:44 瀏覽:447
動物中的法官 發布:2025-09-26 23:25:21 瀏覽:316
吉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6 23:13:54 瀏覽:352
慶雲法院六子 發布:2025-09-26 23:02:54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