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勞動法電話
1. 東莞市最新勞動法
新勞動法規定條例
2008/01起實施!
想辭工的一定要等到一月一號以後,因為那時即使是你自己本人提出來的辭工,也
有一定數額的賠償金的,如果在公司工作了兩年,也是你自己主動提出來的辭職,那麼公
司就應該賠償你三個月的工資 請看下面第四十七條.
> >>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
資的
> >> 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
動者
> >> 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 >>
> >>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
年度
> >> 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
支
> >> 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 >>
> >>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 >>
> >> 目 錄
> >>
> >>
> >>
> >> 第一章 總 則
> >>
> >>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
> >>
> >>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 >>
> >> 第四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 >>
> >> 第五章 特別規定
> >>
> >> 第一節 集體合同
> >>
> >> 第二節 勞務派遣
> >>
> >> 第三節 非全日制用工
> >>
> >> 第六章 監督檢查
> >>
> >> 第七章 法律責任
> >>
> >> 第八章 附 則
> >>
> >>
> >>
> >> 第一章 總 則
> >>
> >>
> >>
> >> 第一條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
護勞
> >> 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 >>
> >>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
(以
> >> 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
合
> >> 同,適用本法。
> >>
> >>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
變
> >> 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 >>
> >>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
用的
> >> 原則。
> >>
> >>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
義
> >> 務。
> >>
> >>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
> >> 利、履行勞動義務。
> >>
> >>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
全衛
> >> 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
益的
> >> 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
意
> >> 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 >>
> >>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
用人
> >> 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 >>
> >>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
者告
> >> 知勞動者。
> >>
> >>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健全
協調
> >> 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
> >>
> >> 第六條 工會應當幫助、指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並
與用
> >> 人單位建立集體協商機制,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 >>
> >>
> >>
> >>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
> >>
> >>
> >>
> >>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
職工
> >> 名冊備查。
> >>
> >> 第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
工作
> >> 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
用人
> >> 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 >>
> >>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
得要
> >> 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 >>
> >>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 >>
> >>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
立書
> >> 面勞動合同。
> >>
> >>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
> >>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
報酬
> >> 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
合同
> >> 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 >>
> >> 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
定工
> >> 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 >>
> >> 第十三條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
動合
> >> 同。
> >>
> >>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
> >> 第十四條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
的勞
> >> 動合同。
> >>
> >>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
一,勞
> >> 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 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
> >>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 >>
> >>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
時,勞
> >> 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 >>
> >>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
十條
> >> 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 >>
> >>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
與勞
> >> 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
> >> 第十五條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
定以
> >> 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
> >>
> >>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
同。
> >>
> >>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
勞動
> >> 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 >>
> >>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 >>
> >>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 >>
> >>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 >>
> >>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 >>
> >> (三)勞動合同期限;
> >>
> >>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 >>
> >>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 >>
> >> (六)勞動報酬;
> >>
> >> (七)社會保險;
> >>
> >>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 >>
> >>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 >>
> >>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
訓、保
> >> 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 >>
> >>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
用人
> >> 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
者集
> >> 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
動條
> >> 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 >>
> >>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
動合
> >> 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
定期
> >> 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 >>
> >>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 >>
> >>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
約定
> >> 試用期。
> >>
> >>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
期限
> >> 為勞動合同期限。
> >>
> >>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
動合
> >> 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 >>
> >> 第二十一條 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
二項
> >> 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
的,應
> >> 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 >>
> >>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
的,可
> >> 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 >>
> >>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
額不
> >> 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
務期
> >> 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 >>
> >>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
在服
> >> 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 >>
> >>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
密和
> >> 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 >>
> >>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
約定
> >> 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
勞動
> >> 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
金。
> >>
> >>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
其他
> >> 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
競業
> >> 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 >>
> >>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
> >> 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
類產
> >> 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 >>
> >>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
勞動
> >> 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 >>
> >>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 >>
> >>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
立或
> >> 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 >>
> >>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 >>
> >>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 >>
> >>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
確
> >> 認。
> >>
> >>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
效。
> >>
> >> 第二十八條 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
動者
> >> 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
酬確
> >> 定。
> >>
> >>
> >>
> >>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 >>
> >>
> >>
> >> 第二十九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
務。
> >>
> >>
> >>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
付勞
> >> 動報酬。
> >>
> >>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
請支
> >> 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 >>
> >>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
動者
> >> 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 >>
> >> 第三十二條 勞動者拒絕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不視
為違
> >> 反勞動合同。
> >>
> >> 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
舉和
> >> 控告。
> >>
> >> 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
項,不
> >> 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 >>
> >>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
合同
> >> 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 >>
> >>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
更勞
> >> 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 >>
> >>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 >> 第四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 >>
> >>
> >>
> >>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
> >>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
同。勞
> >> 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
> >>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
> >>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 >>
> >>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 >>
> >>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 >>
> >>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 >>
> >>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 >>
> >>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 >>
> >>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
用人
> >> 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
合
> >> 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 >>
> >>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
> >>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 >>
> >>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 >>
> >>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 >>
> >>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
成嚴
> >> 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
> >>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 >>
> >>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 >>
> >>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
人或
> >> 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
> >>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
不能
> >> 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
> >>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
> >>
> >>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
> >> 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 >>
> >>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
但占
> >> 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
> >> 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
減人
> >> 員:
> >>
> >>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 >>
> >>
> >>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 >>
> >>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
裁減
> >> 人員的;
> >>
> >>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
合同
> >> 無法履行的。
> >>
> >>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 >>
> >>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 >>
> >>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 >>
> >>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 >>
> >>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
知被
> >> 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 >>
> >>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
四十
> >> 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 >>
> >>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
似職
> >> 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 >>
> >>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
> >>
> >>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 >>
> >>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 >>
> >>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 >>
> >>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
> >>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用人單
位違
> >> 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
單位
> >> 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 >>
> >>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 >>
> >>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 >>
> >>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 >>
> >>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 >>
> >>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 >>
> >>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
的;
> >>
> >>
> >>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
> >> 第四十五條 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
當續
> >> 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
失勞
> >> 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 >>
> >>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 >>
> >>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 >>
> >>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
者協
> >> 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 >>
> >>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 >>
> >>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 >>
> >>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
意續
> >> 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 >>
> >>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 >>
> >>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
> >>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
資的
> >> 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
動者
> >> 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 >>
> >>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
年度
> >> 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
支
> >> 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 >>
> >>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 >>
> >>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
履行
> >> 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
合同
> >> 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 >>
> >> 第四十九條 國家採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
度。
> >>
> >>
> >>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
同的
> >> 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 >>
> >>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
勞動
> >> 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 >>
> >>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 >>
> >>
> >>
> >> 第五章 特別規定
> >>
> >>
> >>
> >> 第一節 集體合同
> >>
> >>
> >>
> >> 第五十一條 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
時
> >> 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訂立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
當提
> >> 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 >>
> >> 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訂立;尚未建立工會的用人單
位,由
> >> 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的代表與用人單位訂立。
> >>
> >> 第五十二條 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可以訂立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權益保
> >> 護、工資調整機制等專項集體合同。
> >>
> >> 第五十三條 在縣級以下區域內,建築業、采礦業、餐飲服務業等行業可以由
工會
> >> 與企業方面代表訂立行業性集體合同,或者訂立區域性集體合同。
> >>
> >> 第五十四條 集體合同訂立後,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
集體
> >> 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 >>
> >> 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行業性、區域性集體合
同對
> >> 當地本行業、本區域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
> >>
> >> 第五十五條 集體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不得低於當地人民政府規
定的
> >> 最低標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不得
低於
> >> 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
> >>
> >> 第五十六條 用人單位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
求用
> >> 人單位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法
申請
> >> 仲裁、提起訴訟。
> >>
> >>
> >>
> >> 第二節 勞務派遣
> >>
> >>
> >>
> >> 第五十七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
於五
> >> 十萬元。
> >>
> >>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
的義
> >> 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
定的
> >> 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 >>
> >>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
付勞
> >> 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
定的
> >> 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 >>
> >>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
(以
> >> 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
量、派
> >> 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 >>
> >>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
連續
> >> 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 >>
> >> 第六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 >>
> >>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
報
> >> 酬。
> >>
> >>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 >>
> >> 第六十一條 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勞動報
酬和
> >> 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
> >>
> >> 第六十二條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 >>
> >> (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 >>
> >>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 >>
> >>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 >>
> >>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 >>
> >> (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 >>
> >>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 >>
> >> 第六十三條 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
位無
> >> 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
定。
> >>
> >> 第六十四條 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
織工
> >> 會,維護
2. 東莞勞動法
首先勞動法在來那裡都一源樣,不一樣的是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而你這種情況,發工資不定時,只要工資不超過1個月發放,即5月份工資,6月底前發完就不違反勞動法,而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這個你可以要求簽訂勞動合同,不過在這種既定事實中,勞動局是會判定雙方有勞務關系,不過如果你長時間離職後,後面沒有人給你證明,那麼這個勞務關系就不牢固了
3. 老闆不給工資咋辦、勞動法有用嗎、東莞市勞動局電話是多少
勞動監察科的電話是2203612!市勞動局電話是22203612,去投訴。勞動局仲裁
4. 東莞常平鎮勞動法電話號碼是多少
常平鎮勞動局的電話是:8333-2024,你要到勞動局去填寫投訴表格,註明原因,然後工作站的人會去了解情況,之後才會處理問題。
5. 廣東東莞勞動法電話是多少
可以撥打12333勞動保障、社會保險咨詢服務和投訴電話。
6. 廣東東莞勞動法咨詢電話號碼是多少
到 www.zixun.renzheng.com 咨詢!
7. 東莞勞動局投訴電話
1、當撥打12333遇忙時,為節約你的寶貴時間,請先掛機,稍後再撥。
2、發生勞動爭議後,請按照信訪程序逐級上訪。即:先到所在村勞動服務站進行調解,一般的勞動爭議事項很快能在此得到合理解決,請勞動者不要盲目越級上訪。對勞動違法案件的舉報、投訴,一般先到所在鎮街人力資源分局進行處理,由勞動分局根據情況立案處理。對未經基層部門直接到市人力資源局的信訪投訴、舉報,市人力資源局信訪科一般只進行來訪登記,並適當引導勞動者到相應部門進行投訴、舉報。因此,為避免增加市人力資源局12333電話服務熱線不必要的運作壓力,減少電話線路繁忙,請需要投訴舉報的勞動者在撥通12333電話服務熱線後,先接入到相應的鎮街人力資源分局進行投訴舉報。
3、為使用戶在撥通12333勞動保障電話服務熱線後能夠快捷、准確地接入到有關人力資源分局,請記住您所在鎮街人力資源分局的代號,以便在撥打服務熱線時根據語音提示直接輸入,減少等待時間。
各鎮街人力資源分局服務代碼表
石龍分局
02
虎門分局
03
東城分局
04
萬江分局
05
南城分局
06
中堂分局
07
望牛墩分局
08
麻涌分局
09
石碣分局
10
高埗分局
11
洪梅分局
12
道滘分局
13
厚街分局
14
沙田分局
15
長安分局
16
寮步分局
17
大嶺山分局
18
大朗分局
19
黃江分局
20
樟木頭分局
21
鳳崗分局
22
塘廈分局
23
謝崗分局
24
清溪分局
25
常平分局
26
橋頭分局
27
橫瀝分局
28
東坑分局
29
企石分局
30
石排分局
31
茶山分局
32
松山湖分局
33
莞城分局
34
◆ 服務時間:
自動服務時間:每天24小時服務。
人工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節假日除外)
上午:08:30——12:00
下午:14:00——17:30
◆ 撥打方式及程序:
東莞地區及撥打程序
東莞地區直接撥打:12333
其他地區撥打:0769-12333
◆ 收費標准:
○本地網內固定電話用戶撥打12333按營業區內「3+1」收費方式收取通話費。
○行動電話按現時收費標准收取。
(所有通訊費用標准由相關通訊部門指定)
8. 東莞勞動法咨詢電話
十二月上一天班就急辭不做了,還扣社保扣十一月工資去,社保卡也還不給我
9. 東莞的勞動法
東莞市區的勞動法執行情況好一點.其它工業區.鎮差很多了.扣培訓費(如果有專門送你去培訓學校就要扣.如果沒有可以到當地勞動部門投訴)
10. 勞動法里有明確規定辭急工要扣多少工資東莞市和塘夏勞動部門的咨詢電話是多少
企業辭退員工,工作一年給予一個月工資補償,不足半年給予半個月,另立刻辭退外加一個月代通知金(一個月工資);
自己辭職,沒有約定培訓服務期和禁止同業(員工違約),不需要支付任何補償。
電話1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