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規22條規定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條規定 怎麼寫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
4、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
5、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采購人可以根據采購項目的特殊要求,規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1)行政法規22條規定擴展閱讀:
政府采購的法律責任
政府采購不僅是指具體的采購過程,而且是采購政策、采購程序、采購過程及采購管理的總稱,是一種對公共采購管理的制度,是一種政府行為。
政府采購法律責任的主體包括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供應商、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法律責任的種類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
一、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的法律責任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1、應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擅自採用其他方式采購的。
2、擅自提高采購標準的。
3、委託不具備政府采購業務代理資格的機構辦理采購事務的。
4、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的。
5、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投標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6、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不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的。
7、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1、與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2、在采購過程中接受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3、在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中提供虛假情況的。
4、開標前泄露標底的。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上述違法行為之一影響中標、成交結果或者可能影響中標、成交結果的,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1、未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的,終止采購活動。
2、中標、成交供應商已經確定但采購合同尚未履行的,撤銷合同,從合格的中標、成交候選人中另行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
3、采購合同已經履行的,給采購人、供應商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因違法給供應商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違反政府采購法規定隱匿、銷毀應當保存的采購文件或者偽造、變造采購文件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采購人的法律責任
1、采購人對應當實行集中采購的政府采購項目,不委託集中采購機構實行集中采購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預算向其支付資金,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2、采購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標准和采購結果的,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三、采購代理機構的法律責任
采購代理機構在代理政府采購業務中有違法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處以罰款,可以依法取消其代理采購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B. 《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是關於供應商應當具備哪些條件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第二十二條
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
(四)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
(五)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采購人可以根據采購項目的特殊要求,規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第七十七條
供應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采購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一至三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成交的;
(二)採取不正當手段詆毀、排擠其他供應商的;
(三)與采購人、其他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四)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行賄或者提供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采購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六)拒絕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供應商有前款第(一)至(五)項情形之一的,中標、成交無效。
C.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條規定怎麼寫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 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回:(一)具有獨答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二)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四)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五)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采購人可以根據采購項目的特殊要求,規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二十二條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政府采購法》第抄二十二條的具體內容如下:
第二十二條 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
(四)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
(五)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采購人可以根據采購項目的特殊要求,規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E. 《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的具體內容
《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的具體內容如下:
第二十二條 供應商參加政版府采購活動應權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
(四)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
(五)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采購人可以根據采購項目的特殊要求,規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F. 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是什麼內容
《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的具體內容如下:
第二十二條 供應商參加政版府采購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權件:
(一)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
(四)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
(五)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采購人可以根據采購項目的特殊要求,規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G. 誰能講講《政府采購法》第22條的詳細條款
《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對供應商准入條件作出的六項規定,只要能夠得到真正執行,是完全能夠保證供應商行為能力和采購質量的。從我們日常監管的統計數據來看,凡是采購文件只規定了法定基本准入條件(沒有自行增設限定條款),采購公告又在財政部指定媒體向全國廣泛發布的項目,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沒有少於8家的。參與者眾多,也就基本上不會出現少於三家而流標的情形,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同時,競爭充分,采購質量也完全得到了保障。由此可見,供應商不足三家,不是法律規定有缺陷、不可操作,而是部門利益、權力意識在作祟。我們要做的不是降低依法行政水準,違法作數量上的遷就(二家),給自身帶來法律風險;恰恰相反,而且要反思該不該取消那些增設的不適當限制條款,反思我們是否實踐了《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降低門檻、鼓勵競爭的立法原旨,是否做到了依法采購。其實很多時候,擅自增設准入條件、人為提高市場准入門檻,也極易違反國務院第303號令《關於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帶來廢標風險,反而得不償失。對於政府采購監管部門而言,我們要做的,一是加強宣傳,提高采購機構依法采購意識,消除采購人不必要的顧慮,促進實施陽光政府采購;二是從嚴把關,通過采購文件備案,對超出法定條件增設的限制性條款從嚴審查,凡是不合理的、甚至帶有明顯不正當目的的限制條件,一律取消,保障充分競爭,降低監管風險。至於采購人對於供應商履約能力和采購質量的擔憂,完全可以通過細化采購文件、提高編制質量、強化合同責任以及嚴管重罰等進行制約和保障。
H. 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
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或者過度疲勞影響安全駕駛的,不得駕駛機動車。
任何人不得強迫、指使、縱容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
(8)行政法規22條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條駕駛機動車,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申請機動車駕駛證,應當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的駕駛許可條件;經考試合格後,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給相應類別的機動車駕駛證。
持有境外機動車駕駛證的人,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的駕駛許可條件,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考核合格的,可以發給中國的機動車駕駛證。
駕駛人應當按照駕駛證載明的准駕車型駕駛機動車;駕駛機動車時,應當隨身攜帶機動車駕駛證。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收繳、扣留機動車駕駛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條機動車的駕駛培訓實行社會化,由交通主管部門對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實行資格管理,其中專門的拖拉機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由農業(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實行資格管理。
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學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駕駛技能的培訓,確保培訓質量。
任何國家機關以及駕駛培訓和考試主管部門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條駕駛人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不得駕駛安全設施不全或者機件不符合技術標准等具有安全隱患的機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