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只是針對企業職工嗎

勞動法只是針對企業職工嗎

發布時間: 2021-02-20 16:22:44

㈠ 關於新勞動法規

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的很清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很明顯,私營企業屬於此范圍,其實新法的范圍已經有所擴大,甚至包括了個體的和政府部門的雇員,所以你不用擔心,你絕對可以去告他們。不過沒有勞動合同你要證明你們的事實勞動關系。所以你現在還得搜集充分的證據。否則他們不認賬也拿不到賠償金。
補充:太好了,你可以有簽到等證明就絕對能指證與公司之間的事實勞動關系。不是叫投訴,是去勞動部門申請沖裁,今年5月起是免費的。不會的,現在國家很重視新法的實施,特別嚴查那種不簽勞動合同隨意解僱的情況,所以會比較重視的,不用擔心。

㈡ 是否有違勞動法

法律只是對於婚喪等幾種假規定了不能扣工資。事假和病假的工資發放法律沒有規定,對於職工請事假期間的工資問題,是否發放或放發多少由企業在工資制度中規定或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全勤獎」是針對職工出勤情況而設定的獎勵制度,沒有滿勤不予發放也是允許的。從目前的法律制度來看你們公司請假制度沒有違法。

㈢ 中國勞動法對中國哪些企業有用。。。是不是只對國企有用

勞動法對任何企業都適用,不光是國企,現在國企比私企還欺負人呢,我就是國企的幹了10年多了也沒給交保險,現在讓自己交有什麼辦法,你還指著這吃飯呢,

㈣ 中國勞動法對中國哪些企業有用是不是只對國企有用啊

根據《勞動法實施細則》 總則
1、《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的「等組織」不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還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基金會等其他依法登記注冊成立的單位。
2、在工商行政部門登記取得營業執照的分公司,經用人單位授權或同意,可以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當分公司不能履行對勞動者的義務時,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
3、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招用除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以外的勞動者,即與其建立了勞動關系,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4、勞動合同法所指的勞動者,應當年滿16周歲,且尚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金。
5、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家庭直接僱傭的保姆以及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等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6、用人單位招用與外單位保持全日制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7、用人單位招用自主擇業轉業退伍軍人,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8、用人單位招用外國人,應當辦理外國人就業證,並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9、用人單位招用港、澳、台地區的人員,應當辦理港、澳、台人員就業證,並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10、外國企業駐華辦事機構、外國使領館、國際組織駐華機構招用勞動者,按照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辦理。
11、用人單位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經過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後,由用人單位決定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的實施。
12、總公司以下發文件的形式要求子公司執行總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子公司在履行《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的程序後,該規章制度才能作為子公司用工管理的依據。

㈤ 勞動法就是企業對員工進行各種式的罰款是否有效

單位違法。從2008.1.15起,國務院已經廢止原《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從此企業單位不得對勞動者進行罰款、警告、記過、留廠察看、開除等行政處罰。

㈥ 新勞動法如何規定的

國家的勞動者保護政策和執行力度正在加大。

希望有朝一日我們國家的法律制度能健全,尤其是稽查制度。

㈦ 國家勞動法規定不的強迫員工加班,為什麼管不到國資廠,不加班當抗工,難道所謂的勞動法只是針對私有企業

那就換個環境,去私企唄,
哪能都那麼十全十美啊

㈧ 新勞動法是否有對企業對員工罰款做出規定

新勞動法怎樣規定對做錯事的員工罰款。〈勞動合同法〉對做錯事的員工,沒有明確約版定處罰條款的,按現行權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對員工進行處罰的,沒有法律依據,不過如果員工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㈨ 勞動法,新勞動法規定是不是不能對員工罰款

1、勞動法有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克服勞動者工資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3、《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

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9)勞動法只是針對企業職工嗎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單位對職工的處罰有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其中,對職工的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有下列特殊事情之一者,予以警告:

1、未經許可,擅自在廠內推銷物品者。

2、上班時間,躲卧休息,擅離崗位,怠忽工作者。

3、因個人過失致發生工作錯誤,情節輕微者。

4、妨害生產工作或團體秩序,情節輕微者。

5、不服從主管人員合理指導,情節輕微者。

6、不按規定穿著服裝或佩掛規定標志或穿拖鞋上班者。

7、不能適時完成重大或特殊交辦任務者。

綜上所述,有時候員工會因為工作疏忽失誤給公司帶來一定損失,有的企業設立獎勵和懲罰機制,對違反規定的員工罰款。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沒有法律依據。一般來說,公司對員工處罰措施有警告、撤職及開除等。通過罰款來加強管理並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熱點內容
江蘇省勞動法職工病假的規定 發布:2025-09-26 15:20:23 瀏覽:246
保密的相關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6 15:17:47 瀏覽:502
最新建設工程合同法試題 發布:2025-09-26 15:16:59 瀏覽:76
確認書和承諾書哪個更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6 15:16:10 瀏覽:518
刑事訴訟法迴避決定權主體 發布:2025-09-26 14:54:01 瀏覽:19
新鄉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6 14:33:10 瀏覽:487
婚姻法哪一年立法 發布:2025-09-26 14:28:23 瀏覽:318
民事訴訟法證人保護 發布:2025-09-26 14:25:11 瀏覽:115
法院事故組 發布:2025-09-26 14:25:07 瀏覽:474
電子商務網路購物類法規案例 發布:2025-09-26 14:11:25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