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誠信原則中的誠實守信

行政法誠信原則中的誠實守信

發布時間: 2021-03-05 23:34:34

① 請問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包不包括「合法行政原則 、 合理行政原則、誠信原則、高效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原則:行政法治原則、適度性原則、互動性原則、程序正當原則。包括「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誠信原則、高效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2、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

程序正當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它包括了以下幾個原則:

行政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公開,以實現公民的知情權。

公眾參與原則。行政機關作出重要規定或者決定,應當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特別是作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利的決定,要聽取他們的陳述和申辯。

迴避原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迴避。

4、高效便民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則。首先是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者不完全作為;其次是遵守法定時限,禁止超越法定時限或者不合理延遲。延遲是行政不公和行政侵權的表現。

第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是法律禁止的行政侵權行為。在國際貿易中,行政當局不合理延遲和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也被認為是政府設置的貿易壁壘形式。

5、誠實守信原則

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無論是向普通公眾公布的信息,還是向特定人或者組織提供的信息,行政機關都應當對其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是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6、權責統一原則

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

第二是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權力和法律責任的統一,即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1)行政法誠信原則中的誠實守信擴展閱讀:

相比於其他的部門法而言,行政法是最具時代精神的部門法,因為它調整的是行政機關與公民的關系。政府與公民的關系問題是行政法的現實起點,也是行政法理論的基本起點,對這種社會關系的研究是明確行政法性質與功能的關鍵。

從行政管理的角度看,行政管理範式的變化往往帶來的是政府的社會角色及政府與公民關系方面所進行的改革,即便不是行政管理範式的變化,而只是在一種現實的行政管理範式內所進行的局部改變,也可能帶來政府的社會角色和政府與公民關系方面的改變。

② 行政法中,信懶保護原則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具體體現正確還是錯誤

錯誤。
信賴保護原則也是基本原則,與誠信原則並列。

信賴保護原則最先專由德國屬等大陸法系行政法學者提出,後為立法所接受,現已成為大陸法系行政法上一項重要原則,對完善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律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由於理論研究的滯後,至今沒有在立法上確立該原則,造成與此相關的制度極不完善。行政法信賴保護原則肇始於德國行政法院判例,後經日本及中國台灣地區等的效仿、繼受與發展,已成為大陸法系行政法之一般原則。依據該原則進行的制度設計在保障人權、維護法的安定性、實現實質的法治行政方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法上誠實信用原則、行政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和民訴上的誠實信用原則三者比較

可以寫篇論文了。比較點在於民事主體處分權利的平等性中的誠信是對平等主體間信賴利益的期待,行政法中則側重於公權力的合法合理行政,而民訴則是以誠信使得司法過程得以順利進行。

④ 行政法誠實守信原則概念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誠實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義務,不得濫用權得及規避法律或合同規定的義務;同時,誠信原則要求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

⑤ 講誠實守信用",這體現的是合同法中的哪一個原則

您好,這體現的是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法》第六條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回當遵循誠實答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合同法》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原則。它常常稱為是債法中的最高指導原則或稱為「帝王原則。」

一、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誠實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義務,不得濫用權利及規避法律或合同規定的義務。同時,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具體來說,誠實信用原則具有如下內容和功能:1、確定誠實守信,以善意方式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等行為規則;2、誠信原則要求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各種利益沖突和矛盾;3、解釋法律和合同的作用。

二、在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的各個階段,甚至在合同關系終止以後,當事人都應當嚴格依據誠信原則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⑥ 如何理解行政法上的誠信守信原則

誠實守信原則(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第二是信賴保護原則——相對人基於對行政機關的決定或意思表示的信賴而對自己將來的行為進行籌劃和安排,由此產生的信賴利益應受法律保護,第三是行政允諾應予兌現)

⑦ 我國哪些法律、法規中有「誠實守信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含義是,當事人在市場活動中應講信用,恪守諾言,誠實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要求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維持雙方的利益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
誠實信用原則是民法的基本原則,簡稱誠信原則,要求人們在民事活動中應當誠實、守信用,正當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誠實信用原則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一項基本道德准則,是現代法治社會的一項基本法律規則,誠實信用原則是一種具有道德內涵的法律規范。誠實守信原則在以下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 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二條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 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

⑧ 最大誠信原則中誰要做到最大化的誠實守信

我覺得這個應該是需要雙方的約定與實現,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去約定好誠實守信用的話,肯定是非常容易造成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這點對你來說非常重要

⑨ 誠信原則是我國什麼法中的基本原則

誠信原則,即誠實守信原則,是我國民法中的基本原則,民法典的第七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熱點內容
工業創業園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2 20:56:27 瀏覽:536
法學體系與法律體系 發布:2025-09-22 20:47:30 瀏覽:551
2019民事訴訟法解釋 發布:2025-09-22 20:44:50 瀏覽:420
勞動者違法勞動合同法的後果 發布:2025-09-22 20:37:11 瀏覽:517
法官出入茶樓 發布:2025-09-22 20:35:22 瀏覽:748
裝修破壞結構刑法 發布:2025-09-22 20:34:47 瀏覽:373
道德說明書 發布:2025-09-22 20:20:50 瀏覽:365
私辦教育機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2 20:08:54 瀏覽:269
138婚姻法 發布:2025-09-22 20:01:48 瀏覽:127
大學生法律知識競賽策劃案 發布:2025-09-22 19:50:58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