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傳喚多少款

行政法傳喚多少款

發布時間: 2025-09-22 13:21:28

A. 可以拒絕警察的口頭傳喚嗎詳細看補充

作為一名業內人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二條 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使用傳喚證傳喚。

對現場發現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

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

1、對於你所提出的,對你的傳喚你可以申辯,但無權拒絕,否則就要被強制傳喚了。

其實你提出的理由是正當的,但是警察辦案不會理會你說的這種問題,基本上說了也是白說。

所以,你只有配合,沒辦法,去紀委、督查反映也是白說。

2、詢問、訊問證人、嫌疑人、被害人等必須2名警察在場,但是現在警力不夠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最關鍵是你沒證據證明人家是一個人對你進行的詢問。

如果能證明是一個人對你進行詢問,你所做的筆錄將無效,相關警察也會被追究責任(不是大案子基本也追究不了什麼責任,就算大案子也就是紀律處分,這不犯罪)。

還有不明白的可以繼續問。

(1)行政法傳喚多少款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之規定「對於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指定的地點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單位進行訊問。

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傳喚的目的是保證刑事訴訟活動有計劃進行,及時處理案件,傳喚必須使用法定的訴訟文書--傳喚證。

(一)在消防執法過程中,需要傳喚的,承辦執法人員應當填寫《傳喚證》呈批報表,報領導批准後,出具《傳喚證》。

(二)承辦執法人員依法將《傳喚證》送達被傳喚人;被傳喚人應當在《傳喚證》回執上簽名或蓋章,並註明收到日期。

(三)對被傳喚人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傳喚或逃避傳喚的,經領導批准,依法實施強制傳喚。

(四)被傳喚人傳喚到案後,應及時進行訊問查證,製作訊問筆錄,每次訊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五)對當場發現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為,承辦人員可以口頭傳喚有關人員。

宣布口頭傳喚時,承辦人員應當說明傳喚的理由,並在訊問時將口頭傳喚的情況記入筆錄。

B. 派出所最多可以拘留幾天

派出所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人,在沒有經過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的情況下,無權直接決定拘留;若經過批准決定拘留,拘留期限根據具體情況有所不同,但最長不超過20天。具體說明如下:

  1. 詢問查證時間: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公安機關傳喚後應當及時詢問查證,詢問查證的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八小時;情況復雜,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2. 行政拘留期限:對於違反行政法的行為人,若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拘留期限一般是十五天。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針對單一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情況。

  3. 合並執行拘留期限:若行為人違反兩種以上治安管理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應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綜上所述,派出所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人決定拘留時,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確保拘留期限在法定范圍內。

C. 2012司考行政法:治安管理處罰的一般程序

行政處罰的程序、特別是治安管理處罰的程序(包括決定程序和執行程序)是每年司法考試的必考點,必須熟練掌握。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簡易程序和一般程序都是針對決定程序而言的。

作為行政處罰的一種,治安管理處罰的決定程序也包括簡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包含聽證程序)。《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治安管理處罰的簡易程序以及一般程序中的聽證程序的規定,僅僅較《行政處罰法》有個別調整,對此已經在《行政處罰法》中結合相應法條一並進行了講解。而對於治安管理處罰的一般程序,《治安管理處罰法》作了更加詳細的規定,需要重點掌握其以下特殊規定:

1. 受理。對治安管理案件,在受理後應當進行登記。(第77條)

2. 傳喚。掌握以下三點:(1)傳喚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 (2)傳喚方式:原則上使用傳喚證傳喚;現場辦案可以口頭傳喚,但必須出示工作證件,且在詢問筆錄中註明。(3)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第82條)

注意:傳喚只適用於違法人員,對於受害人、證人不適用;對於口頭傳喚須出示工作證件可以推而廣之,即只要在公安機關以外辦案,均須出示證件。

3. 詢問查證。掌握以下五點:(1)詢問查證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8小時;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得超過24小時。(2)通知義務:及時將傳喚的原因和處所通知被傳喚人家屬。(3)詢問不滿16周歲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到場。(4)被詢問人可以就被詢問事項自行提供書面材料。(5)詢問筆錄:由被詢問人簽名或蓋章,詢問人(警察)簽名。

注意,以上規定是針對違法人員的詢問查證,對於被害人和證人的詢問只適用上述第(4)(5)項規定。此外還要注意詢問的地點:對違法人員經傳喚後在公安機關詢問;對被害人和證人可以在單位、住所或公安機關詢問。(第83~85條)

4. 檢查。從以下三個方面把握:(1)人數要求:檢察人員不得少於2人。(2)證件要求:原則上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和縣級以上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對確有必要立即進行檢查的,只出示工作證件就可以當場檢查,但檢查公民住所都應當出示縣級以上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3)檢查筆錄:由檢查人、被檢查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蓋章;被檢查人拒絕簽名的,應當在筆錄上註明。

注意檢查筆錄與詢問筆錄的區別:如果被檢查人拒絕簽名的,在筆錄上註明即可,檢查筆錄仍有效;詢問筆錄必須由被詢問人簽名,否則無效。

5. 扣押登記。(1)扣押的對象:只能對需要作為證據的物品予以扣押;對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佔有的財產不得扣押,但應當予以登記。(2)對扣押物品的處置:與案件無關的退還;屬於他人合法財產的,登記後立即退還;滿6個月無人主張權利或者權利人不明的,收歸國有。(第89條)

6. 處罰決定書的送達。處罰決定書宣告後當場交付;無法當場宣告的,2日內送達;有被侵害人的,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家屬(注意與一般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期限的區別)。(第97條) 法律||教育網

7. 辦案期限。一般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結案;特殊情況可以延長30日,須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注意鑒定所用時間不計入辦案期限。(第99條)

8. 其他規則(第79、81、93條)

(1)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證據不得作為處罰依據。

(2)迴避規則:警察的迴避由所屬公安機關決定;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上一級公安機關決定(注意:對公安機關的正職領導的處分決定由本級人民政府做出)。

(3)重證據輕陳述規則:只有本人陳述而無其他證據的,不能作出處罰決定。

【例題】

1.某縣公安局接到有人在薛某住所嫖娼的電話舉報,遂派員前往檢查。警察到達舉報現場,敲門未開破門入室,只見薛某一人。薛某拒絕在檢查筆錄上簽字,警察在筆錄上註明這一情況。薛某認為檢查行為違法,提起行政訴訟。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09年卷二多選第88題)

A某縣公安局應當對電話舉報進行登記

B警察對薛某住所進行檢查時不得少於二人

C警察對薛某住所進行檢查時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和縣級以上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

D因薛某未在警察製作的檢查筆錄上簽字,該筆錄在行政訴訟中不具有證據效力

答案:ABC

2.2006年5月2日,吳某到某縣郊區旅社住宿,拒不出示身份證件,與旅社工作人員爭吵並強行住入該旅社。該郊區派出所以擾亂公共秩序為由,決定對吳某處以300元罰款。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2006年卷二多選第82題)

A派出所可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該處罰決定

B派出所可以當場作出該處罰決定

C公安機關應當將此決定書副本抄送郊區旅社

D吳某對該罰款決定不服,應當先申請復議才能提起行政訴訟

答案:AC

D.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一)對財產的行政強制執行方式:1、強制劃撥;2、強制扣繳;3、強行退還;4、強行拆除。(二)對人身的行政強制執行方式:1、強制拘留;2、強制傳喚;3、強制履行;4、遣送出境。(三)對行為的行政強制執行措施。
法律分析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特定行政機關採取強制手段保障法律、法規和行政決定得到貫徹落實的一種執法行為。其特點表現為:一是行政性,發生於行政管理過程中,由特定行政機關實施;二是強制性,基於國家行政機關的權力作用,強行抑制相對人的意志,迫使相對人服從;三是執行性,旨在確保實現法律、法規或行政決定所要求達到的行政管理的目的和狀態。這是行政強制執行最本質的特徵。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主體和法院為執行主體。2.行政強制執行以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為執行內容。3.強制執行的目的在於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用代執行等方式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之狀態,最終確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實現。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行政機關如放棄強制執行而與被執行人和解,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即為失職。這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行政強制執行既存在由行政機關實施的情況,也存在由司法機關實施的情況,即行政機關和法院都可以成為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行政強制執行許可權的分配,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概括為「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為原則,以行政機關自行強制執行為例外」。這一行政強制執行制度是在總結各國行政強制執行制度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形成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九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行政機關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由行政機關依法強制執行。
第九十四條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
第九十六條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下列措施:(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款額,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賬戶內劃撥;(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負責人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三)將行政機關拒絕履行的情況予以公告;(四)向監察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五)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E. 我國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廣義的行政處罰除了包含上述狹義的內容外,也包含企事業單位規定的一些行政人事處罰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八條的規定,行政處罰有以下7種:

1.警告。 是國家對行政違法行為人的譴責和告誡,是國家對行為人違法行為所作的正式否定評價。從國家方面說,警告是國家行政機關的正式意思表示,會對相對一方產生不利影響,應當納入法律約束的范圍;對被處罰人來說,警告的制裁作用,主要是對當事人形成心理壓力、不利的社會輿論環境。適用警告處罰的重要目的,是使被處罰人認識其行為的違法性和對社會的危害,糾正違法行為並不再繼續違法。
2.罰款。是行政機關對行政違法行為人強制收取一定數量金錢,剝奪一定財產權利的制裁方法。適用於對多種行政違法行為的制裁。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是行政機關將行政違法行為人佔有的,通過違法途徑和方法取得的財產收歸國有的制裁方法;沒收非法財物,是行政機關將行政違法行為人非法佔有的財產和物品收歸國有的制裁方法。
4.責令停產停業。是行政機關強制命令行政違法行為人暫時或永久地停止生產經營和其他業務活動的制裁方法。
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是行政機關暫時或者永久地撤銷行政違法行為人擁有的國家准許其享有某些權利或從事某些活動資格的文件,使其喪失權利和活動資格的制裁方法。
6.行政拘留。即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在短期內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性懲罰措施。由於行政拘留是行政處罰中最嚴厲的一種,因而法律對其適用作了嚴格的規定:1)在適用機關上,只能由公安機關決定和執行;2)在適用對象上,一般只適用於嚴重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自然人,但不適用於精神病患者、不滿14歲的公民以及孕婦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一周歲以內的嬰兒的婦女,同時也不適用於我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3)在適用時間上,為1日以上,15日以下;4)在適用程序上,必須經過傳喚、訊問、取證、裁決、執行等程序。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法全文 發布:2025-09-22 14:55:20 瀏覽:14
21世紀法學規劃教材商法 發布:2025-09-22 14:50:55 瀏覽:824
刑法前5條 發布:2025-09-22 14:38:09 瀏覽:315
疫情下的法院如何開庭 發布:2025-09-22 14:32:40 瀏覽:33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致命快遞 發布:2025-09-22 14:32:10 瀏覽:206
律師助理和實習律師 發布:2025-09-22 14:21:15 瀏覽:917
汽車常見倉庫安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2 14:08:59 瀏覽:265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發布:2025-09-22 14:01:44 瀏覽:404
合同法的論述題 發布:2025-09-22 13:47:10 瀏覽:169
學校聘請法律顧問的決定 發布:2025-09-22 13:21:29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