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的審判和執行程序

民事訴訟法的審判和執行程序

發布時間: 2021-03-06 01:46:43

法院判決書下來,原告申請執行,法院的執行程序是什麼

既然二審判決生效,那麼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至於法院採取什麼樣的強制措施,得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首先,法院會先向被告下達履行判決通知書,通知被告在多少日內履行判決書上的義務,逾期不履行將採取強制措施。

其次,如果在通知書期滿後被告不自動履行,那麼根據判決確定的履行義務條件,根據不同的情況法院採取不同的辦法。

如果是金錢給付,那麼法院會查詢被告人的銀行賬戶,看是否有存款。可以要求被告人所在單位不得支付其工資,要向法院支付工資;可以向被告人的債務人要求其向法院履行還款義務等。

如果是行為,並且是可以代為執行的話,那麼法院可以採取代執行的方式,代替被告履行,然後產生的費用由被告承擔。

如果是不得代替的行為,那麼法院會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比如,向房產部門要求不得為其辦理買賣手續等。

不過,這僅是公平情況下法院會採取的一些辦法。如果被告比較有勢力,他至少會拖,在拖的時間內把自己的財產全部轉移走,讓法院無法查找。

(1)民事訴訟法的審判和執行程序擴展閱讀:

(一)申請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需要向法院依法繳納以下標準的費用:

按照一般規定,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執行無需預先繳納申請執行費,但是人民法院在執行到位的首批執行款中會扣除人民法院依法應收取的執行費。

1、一般的繳費標準是:

(1)執行金額或價額在1萬元以下的,每件交納50元;

(2)一萬元至50萬元的,按執行金額或價額的千分之五交納;

(3)50萬元以上的,按執行金額或價額的千分之一再加2000元交納;

2、除了應交的執行費,申請人還需負擔以下幾項的費用:

根據具體的規定,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收取執行中產生的實際支出費用,如交通、住宿等費用也需要申請人負擔。

一般地,法院執行立案後,法院將會在6個月內採取執行措施。

要是法院不按規定期限採取強制措施的,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申請提級執行。

② 簡述民事訴訟中, 當事人的處分權在審判程序與執行程序中的具體適用。

第一,當事人的民抄事權襲益受到侵犯,或與他人發生爭議,是否起訴,由當事人決定;
第二,訴訟開始後,原告是否變更或放棄訴訟請求,被告是否承認或反駁原告的訴訟請求,有其自己決定;
第三,訴訟進行中,雙方當事人是否通過和解或者達成調解,有他們自己決定;
第四,對一審法院作出的裁判,依法可以上訴的,是否提出上訴,由他們自己決定;
第五,對訴訟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有執行內容,可以申請執行的,是否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由權利人自己決定。

③ 民事執行程序和民事訴訟程序的區別。

民事訴訟程序,由民事審判程序、民事執行程序和民事訴訟附屬內程序三大體系構成。容民事審判程序具有解決爭議的功能,它是民事訴訟程序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民事訴訟程序體系的基礎。民事審判程序按照其解決爭議的性質不同,分為民事爭議案件的審判程序和民事非爭議案件的審判程序。民事執行程序的功能,在於憑借國家強制力量,實現權利主體經過法院或者其他機關、組織確認的權利。民事執行程序,分為一般民事執行程序和特殊民事執行程序(即破產清償程序)。民事訴訟附屬程序,是指由民事訴訟法規定,由法院操作,並服務於民事權益的確認或者民事權益的實現的程序性規范。

④ 民事案件申請強制執行的程序

(1)申請。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專行。屬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2)法院受理。(3)申請復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4)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強制執行。(5)採取強制措施 。執行法院可以通過以下強制執行的措施: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等措施。

⑤ 民事判決書下來後,怎麼走執行程序

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對方的可執行財產。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除對被執行人予以處罰外,還可以根據情節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將被執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義務的信息向其所在單位、徵信機構以及其他相關機構通報。
對方如果有藏匿、轉移財產等拒不執行行為,法院可以採取司法拘留措施。
如果對方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罪,要承擔刑事責任。
如果對方確無可執行財產,法院會裁定中止執行,待中止執行情形消失後,申請人可以申請恢復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5〕5號)
第五百一十八條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除對被執行人予以處罰外,還可以根據情節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將被執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義務的信息向其所在單位、徵信機構以及其他相關機構通報。第五百一十九條
經過財產調查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在申請執行人簽字確認或者執行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並經院長批准後,可以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依照前款規定終結執行後,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的,可以再次申請執行。再次申請不受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第10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裁定中止執行:
(2)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第一百一十三條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條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⑥ 民事訴訟法中審判和執行的程序

一、民事訴訟審判來程序源主要有:普通程序、 簡易程序、 第二審程序、 法院調解、 民事判決、裁定、決定和命令、 特別程序、 督促程序、 公示催告程序、 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二、民事訴訟執行程序主要有:執行的申請和移送、執行措施、執行中止和終結。

⑦ 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問題


被執行人

利害關系人
(即第三人)都可以申請執行異議
被執行人可以申請執行復議
案外人異議審查期間,法院不停止執行。

⑧ 關於民事訴訟判決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我們復國家把執行法放在制民事訴訟法中的,有很多國家把執行法獨立出來作為單獨的民事執行法。 在理論上,程序有非訴訟程序和訴訟程序的區別。訴訟程序是通過法院司法權解決爭議的程序,非訴訟程序是通過法院以外的機關解決爭議的程序,如仲裁。 在訴訟程序中,又有爭訟程序和非訟程序的區別。前者是解決實體權利義務爭議的訴訟程序,後者是不解決實體權利義務爭議的訴訟程序,如督促程序、認定無行為能力程序、破產程序等。民事執行程序按照通常的說法是「訴訟程序」中的「非訟程序」。 訴訟程序裡面也可以分為審判程序和執行程序,審判程序除了解決實體權利義務糾紛的程序以外還包括非訟審判程序。

熱點內容
中國十大知名律師 發布:2025-09-22 21:01:20 瀏覽:992
工業創業園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2 20:56:27 瀏覽:536
法學體系與法律體系 發布:2025-09-22 20:47:30 瀏覽:551
2019民事訴訟法解釋 發布:2025-09-22 20:44:50 瀏覽:420
勞動者違法勞動合同法的後果 發布:2025-09-22 20:37:11 瀏覽:517
法官出入茶樓 發布:2025-09-22 20:35:22 瀏覽:748
裝修破壞結構刑法 發布:2025-09-22 20:34:47 瀏覽:373
道德說明書 發布:2025-09-22 20:20:50 瀏覽:365
私辦教育機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2 20:08:54 瀏覽:269
138婚姻法 發布:2025-09-22 20:01:48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