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解釋口頭裁定
1. 法律,司法解釋哪些規定對執行異議案件可以口頭裁定
來依、執行法院不在規定期限內對異自議作出裁定的,異議人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提出異議。 貳、法院收到執行異議申請後,應當在法定期限內作出異議裁定,逾期不受理,也不作出裁定的,異議人可以上一級法院提出異議。 《最高法院關於執行異議的解釋》 第三條 執行法院收到執行異議後三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受理裁定,或者受理後無正當理由超過法定期限不作出異議裁定的,異議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異議。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後認為理由成立的,應當指令執行法院在三日內立案或者在十五日內作出異議裁定
2. 民事訴訟法7種可上訴裁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專對管轄權有異議屬的;
(三)駁回起訴;
(四)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
(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九)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第(一)、(二)、(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
《民訴意見》第二百五十二條:破產還債案件,一律用裁定;當事人除對駁回破產申請的裁定可以上訴外,對其他裁定不準上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三條:人民法院對破產申請不予受理的,應當作出裁定。破產申請人對不予受理破產申請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3. 口頭上訴是否有效
口頭上訴是否有效,關健要看是什麼案件。
1、如果是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案件,則上訴應當提交上訴狀,口頭上訴無效。
2、如果是刑事訴訟案件,則被告人可以以口頭形式進行上訴,並不是必須提交上訴狀,口頭上訴是有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二十條 一審宣判時或者判決書、裁定書送達時,當事人口頭表示上訴的,人民法院應告知其必須在法定上訴期間內遞交上訴狀。未在法定上訴期間內遞交上訴狀的,視為未提起上訴。雖遞交上訴狀,但未在指定的期限內交納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六條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4. 法院可以口頭裁定嗎
口頭裁定是「書面裁定」對稱。以口頭形式作出裁定,裁定形式之一。
在我國,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就訴訟程序或部分實體問題作出對案件影響不大的裁定時,可採用口頭裁定。通常做法是,審判庭作出裁定後,由審判人員當庭口頭宣布裁定內容以及處理結論,勿需製作裁定書,但應記入筆錄。口頭裁定一般於宣告之時即發生法效力,應予執行。
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就訴訟程序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出的決定。裁判的一種。裁定是解決訴訟進行中的程序問題,大部分是形式裁 判、中間裁判。例如關於延期執行的裁定。小部分是終局裁判、實體裁判。前者如移送案件的裁定,後者如執行過程中的減刑裁定。
(4)民事訴訟法解釋口頭裁定擴展閱讀:
裁定、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過程中,根據案件事實和法律對各類案件的審理結果和審理案件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作出的結論和決定。但二者的適用是有嚴格區別的:
1、解決問題的性質不同。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就實體所作的決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就訴訟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
2、適用范圍不同。刑事判決在於解決確定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種罪應否處罰、如何處罰以及刑罰的執行方法等問題;刑事裁定主要適用:①駁回自訴。②駁回上訴或抗訴。③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④停止執行死刑。⑤依法應予減刑或假釋等。
3、採用形式有所不同。判決必須採用書面形式;而裁定則可書面或口頭形式作出。例如延期審理、傳喚未到庭的證人。更換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等可以製作口頭裁定。但必須將口頭裁定記入筆錄。
4、發生法律效力的條件和時間不同。刑事判決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10日,刑事裁定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5日。在此期間內不上訴和不抗訴的,在期滿後即發生法律效力。第二審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不準上訴。
參考資料: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5.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適用民事裁定解決的事項包括( )。
對於當事人申請迴避的處理,應當使用「決定」而不是裁定。其他事版項,均使用「裁權定」,即正確選項為:ABCE。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1、第一百五十四條 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三)駁回起訴;
(四)保全和先予執行;
(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九)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裁定書應當寫明裁定結果和作出該裁定的理由。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
2、第四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6. 在民事訴訟法里什麼時候用判決什麼時候用裁定啊
《民事訴訟法》
第十二章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五節判決和裁定
第一百三十八條【判決書內容】判決書應當寫明: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四十條【裁定適用范圍】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三)駁回起訴;
(四)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
(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九)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第(一)、(二)、(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
7. 民訴法簡易轉普通裁定包括口頭裁定嗎
1室1廳1人住,1菜1湯1人吃,1枕1被1人睡,1來1去1人過,1衣1襪1人洗,1喜1憂1人愁,1工回1作1人累,1事1擔1人承,答1影1視1人看,1薪1酬1人花,1心1意1身輕,1生1世1輩子,1個人有1個人的精彩,1個人有1個人的快樂!2|0|1|5|年|我們繼續走單身路……
8. 庭審中當事人對部分請求口頭申請撤訴,法庭當即口頭裁定允許,過後該當事人又以此部分請求起訴,是否能夠
當事人在撤訴後,可以以同一理由再次起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屬>的解釋》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 原告撤訴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原告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原告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六個月內又起訴的,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七項的規定不予受理。
9. 法院下過的裁定是否可以口頭撤銷
口頭裁定是「書面裁定」對稱。以口頭形式作出裁定,裁定形式之一。
在專我國屬,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就訴訟程序或部分實體問題作出對案件影響不大的裁定時,可採用口頭裁定。通常做法是,審判庭作出裁定後,由審判人員當庭口頭宣布裁定內容以及處理結論,勿需製作裁定書,但應記入筆錄。口頭裁定一般於宣告之時即發生法效力,應予執行。
10.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適用民事裁定解決的事項包括哪些
第一百五十四條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三)駁回起訴版;
(四)保全和先予執行權;
(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九)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裁定書應當寫明裁定結果和作出該裁定的理由。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