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424

勞動法424

發布時間: 2021-03-09 20:41:12

勞動法有規定蘇州普工的底薪是多少了沒有,是不是850啊

對,蘇州去年底就有這個規定了,普工最低工資850元每月(22.5天)

㈡ 勞動法病假

我國有關病假薪資規定
http://8020rc.com/news/22/21305.html
勞動法病假工資
http://8020rc.com/news/21/20425.html
病假工資規定
http://8020rc.com/news/21/20423.html
上海市病假工資相關規定
http://8020rc.com/news/22/21081.html
北京市病假工資待遇
http://8020rc.com/news/22/21080.html
病假工資計算
http://8020rc.com/news/21/20424.html

㈢ 失業保險怎麼領取

目前社會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由於工作崗位飽和,很多人面臨著失業的困境。而這些失業人群的權益如何來保障呢?為解決這一問題,相關部門推出了失業保險金來保障失業人群的基本生活。
失業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它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之一。失業保險具有如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是普遍性。它主要是為了保障有工資收入的勞動者失業後的基本生活,其覆蓋范圍包括城鎮勞動力隊伍中的絕大部分成員。
二是強制性。它是通過國家制定法律、法規來強制實施的。按照規定,在失業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內的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參加失業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不履行繳費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是互濟性。失業保險基金主要來源於社會籌集,由單位、個人和國家三方共同負擔,繳費比例、繳費方式相對穩定。籌集的失業保險費,不分來源渠道,不分繳費單位的性質,全部並入失業保險基金,在統籌地區內統一調度使用,以發揮互濟功能。
失業保險的覆蓋范圍很廣,城鎮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各類企業及事業單位都必須參加失業保險並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上述單位的職工也要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失業後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城鎮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業主及其僱工是否參加失業保險,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
失業保險是國家給予失業人群的權益保障,失業人群可通過申請失業保險金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

根據國家規定,失業保險金是有著規范的發放標準的。失業保險金的發放以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為准則,主要是用來保障失業人員最根本的生活水平。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中關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和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問題。根據《失業保險條例》關於統籌層次的規定,失業保險基金在直轄市和設區的市實行全市統籌;在其他地區的統籌層次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的規定規定。發放標准中的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和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即是指統籌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和統籌地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如果統籌層次所在地區沒有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者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與統籌層次所在的地區不一致,以哪個城市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作為參照,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來確定。
至於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和高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規定。主要考慮失業保險金,是為了保障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而發放的一項社會保險待遇,它有兩大基本功能,即保障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和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從這一原則出發,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應不高於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所得工資的最低標准,即最低工資標准,如果超過這個標准,容易形成養懶漢的制度,不利於失業人員積極尋找工作,實現再就業;同時,也不應低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如果低於這個標准,不但難以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也不利於失業保險制度的實施。正是基於上述各方面考慮,條例對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作了上述規定。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與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掛鉤,主要考慮到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應逐步提高,與此相適應,失業保險待遇的水平也應逐步提高,使失業人員和其他勞動者一樣,享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將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與最低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掛鉤,可使失業保險金隨著最低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調整而調整,有利於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
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標准

領取失業保險金是有著自己的領取標準的,並非個人狹義上理解的全額領取。那麼其標准又是什麼呢?失業人員需要了解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標准,來領取失業保險金。
為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務院《失業保險條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四川實際,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的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和國家機關中的事業編制人員、勞動合同制工人(以下簡稱單位和職工),應按規定參加失業保險。
單位繳2%個人繳1%
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
社會團體按照本單位專職人員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專職人員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
國家機關按照本單位事業編制人員、勞動合同制工人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事業編制人員、勞動合同制工人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
農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職工個人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由單位從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
難以確認工資總額的單位,按照單位所在市、州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人數計算工資總額。
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或者職工本人工資低於所在市、州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據介紹,按照宜賓市實際情況,失業保險金應不少於最低工資的70%,以翠屏區的最低工資計算,失業保險金為:最低工資550元×70%=385元。失業保險待遇為失業保險+門診費 (失業保險金385元×10%)=385元+39元=424元。

申領失業保險金應具備的條件
一是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
二是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即失業人員不願意中斷就業,但因本人無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斷就業。勞動保障部發布的《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對哪些情形屬於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作了規定,主要包括:終止勞動合同,職工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職工被用人單位開除、除名和辭退的,用人單位違法或違反勞動合同導致職工辭職。出現上述情形造成職工失業的,職工有權申領失業保險金。
三是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辦理失業登記是為了掌握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確認其資格。須有求職要求,是考慮到失業保險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這是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一個前提,也是失業人員應盡的義務。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二的,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並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一)重新就業的;
(二)應征服兵役的;
(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五)被判刑收監執行或者被勞動教養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當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或者機構介紹的工作的。
凡是符合領取條件的失業人員,都可以申請失業保險金來保障自己最根本的生活。

經濟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大全

司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政策性銀行法;價格法,環保法以及自然資源保護法;財政法、預演算法、稅法以及國債法;勞動法等;社會保障法。

㈤ 勞動法424規則

㈥ 失業保該如何領取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
根據國家規定,失業保險金是有著規范的發放標準的。失業保險金的發放以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為准則,主要是用來保障失業人員最根本的生活水平。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中關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和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問題。根據《失業保險條例》關於統籌層次的規定,失業保險基金在直轄市和設區的市實行全市統籌;在其他地區的統籌層次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的規定規定。發放標准中的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和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即是指統籌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和統籌地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如果統籌層次所在地區沒有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者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與統籌層次所在的地區不一致,以哪個城市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作為參照,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來確定。
至於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和高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規定。主要考慮失業保險金,是為了保障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而發放的一項社會保險待遇,它有兩大基本功能,即保障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和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從這一原則出發,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應不高於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所得工資的最低標准,即最低工資標准,如果超過這個標准,容易形成養懶漢的制度,不利於失業人員積極尋找工作,實現再就業;同時,也不應低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如果低於這個標准,不但難以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也不利於失業保險制度的實施。正是基於上述各方面考慮,條例對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作了上述規定。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與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掛鉤,主要考慮到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應逐步提高,與此相適應,失業保險待遇的水平也應逐步提高,使失業人員和其他勞動者一樣,享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將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與最低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掛鉤,可使失業保險金隨著最低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調整而調整,有利於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
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標准
領取失業保險金是有著自己的領取標準的,並非個人狹義上理解的全額領取。那麼其標准又是什麼呢?失業人員需要了解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標准,來領取失業保險金。
為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務院《失業保險條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四川實際,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的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和國家機關中的事業編制人員、勞動合同制工人(以下簡稱單位和職工),應按規定參加失業保險。
單位繳2%個人繳1%
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
社會團體按照本單位專職人員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專職人員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
國家機關按照本單位事業編制人員、勞動合同制工人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事業編制人員、勞動合同制工人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
農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職工個人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由單位從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
難以確認工資總額的單位,按照單位所在市、州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人數計算工資總額。
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或者職工本人工資低於所在市、州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據介紹,按照宜賓市實際情況,失業保險金應不少於最低工資的70%,以翠屏區的最低工資計算,失業保險金為:最低工資550元×70%=385元。失業保險待遇為失業保險+門診費 (失業保險金385元×10%)=385元+39元=424元。

失業保險金的領取程序
多失業人員失去了工作,沒有了經濟來源,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威脅。為了擺脫自身生活的困境,符合領取條件的失業人員都選擇了去領取失業保險金。而失業保險兼的領取是有著自己的具體程序的,申請人需要了解這些程序來維護自身的權益。
首先要督促公司人事部到社保局辦理解聘報備,並獲得審核回復。到社保局領取失業保險的大致過程如下:
一、 社保局規定辦理失業報備。這需要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之日前15日內出面派員到各失業保險交納地的社保局辦理,辦理報備不直接對失業本人。如果辦理總人數超過8名,公司人事部還得提前通知社保局預約報備。公司隨後在辦理員工離職手續時應向離職人員轉交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回復的審核意見。
二、社保局規定繳納失業保險金超過一年以上才能辦理領取失業金。要求個人具備
1、不是個人原因失業的。
2、已辦理失業登記的。
3、有再就業要求的。
4.願意接受再就業培訓的
三、辦理報備中用

㈦ 安照勞動法4月24號上班至5月15號工資怎麼發

看單位工資管理辦法,查看工資發放日期,按月結算工資就可以了,不滿勤的按出勤天數發放,符合勞動法即可。

㈧ 工資計算

新勞動法下的工資計算新勞動法規定,月工作時間是20.83,月計薪天數是21.75。解析: 1、月工作時間,僅僅指勞動者全年法定工作日時間平均到每個月究竟是多少,其計算方法是: 年工作日定為250天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基於每周五天工作日,周六日加班2倍,平時加班1.5倍,法定假日3倍,算一下你的。
正常工作時間:18天
平時加班4小時每天:18天×4小時/天=72小時,平時加班費合計為770/21.75/8×1.5×72=477.9元
周六加班12小時/天:12小時×4=48小時,周六加班費合計770/21.75/8×2×48=424.8元
二月分總資:
15號,16號加班12小時/天應當是3倍工資770/21.75/8×12小時/天×3×2=318.6
二月份的工資合計:770+477.9+424.8+318.6=1991.3
不是很清楚你每天的加班小時,先這樣算了,你可以根據你實際工作時間計算,邏輯是一樣的。

㈨ 失業金如何領取

一,如果領失業金,離職證明(解除勞動關系證明)上必須註明是非個人意願(如辭退、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等原因)才能夠領取失業金。如果是自己辭職,是不能領取失業金的。
二、失業金領取,必須是在已和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後,且非個人意願解除勞動關系才能領取,累計繳費達到一年,你如果自己辭職或者合同到期個人不續簽,是不能領取失業金的。具體如下:
1, 能不能領
根據失業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一)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三)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2, 領多少: 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3,怎麼領 符合失業金領取條件的,需要提供解除勞動關系的材料、身份證、戶口本、照片等向參保地市社保機構申請領取失業金,失業人員經過失業登記和培訓之後方能領取到失業金。一般在辦理失業後次月領取,是打卡發放,按月在當地領取。具體程序由於各地辦理流程不一樣,建議你咨詢一下當地社保機構

熱點內容
修飾法規 發布:2025-09-22 04:54:13 瀏覽:692
司法活動公開 發布:2025-09-22 04:53:38 瀏覽:674
法院車報廢 發布:2025-09-22 04:19:38 瀏覽:243
勞動法員工有權預支工資嗎 發布:2025-09-22 03:59:26 瀏覽:396
法律咨詢費怎麼入賬 發布:2025-09-22 03:54:25 瀏覽:902
婚戀道德 發布:2025-09-22 03:54:18 瀏覽:201
袁誠惠律師 發布:2025-09-22 03:46:19 瀏覽:739
婚姻法在線 發布:2025-09-22 03:06:59 瀏覽:534
公證處是法律服務機構 發布:2025-09-22 03:02:51 瀏覽:600
民航規章體系 發布:2025-09-22 03:02:39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