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食品安全行政法規的制定者是

食品安全行政法規的制定者是

發布時間: 2021-03-10 03:37:14

Ⅰ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由誰制定

1.制定食品安全標准,應當以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為宗旨,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
2.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准。除食品安全標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強制性標准。
食品安全標准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簽、標志、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七)與食品安全有關的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食品安全法》第27條明確規定: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公布,國務院標准化行政部門提供國家標准編號。
食品中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的限量規定及其檢驗方法與規程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國務院農業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屠宰畜、禽的檢驗規程由國務院農業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八條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應當依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並充分考慮食用農產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參照相關的國際標准和國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並將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草案向社會公布,廣泛聽取食品生產經營者、消費者、有關部門等方面的意見。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應當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審評委員會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生物、環境等方面的專家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的代表組成,對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草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等進行審查。
第二十九條對地方特色食品,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制定並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標准,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制定後,該地方標准即行廢止。
第三十條國家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制定嚴於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或者地方標準的企業標准,在本企業適用,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一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其網站上公布制定和備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供公眾免費查閱、下載。
對食品安全標准執行過程中的問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給予指導、解答。
第三十二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分別對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和地方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修訂食品安全標准。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應當對食品安全標准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匯總,並及時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行業協會發現食品安全標准在執行中存在問題的,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Ⅱ 中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是指什麼

有關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構成的有機體系,稱為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政府就頒布了一系列有關保證食品安全的衛生管理要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政府制修訂了一系列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條例(辦法)。其中由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有30多種,各部委制定法規、條例、管理辦法等近100種。同時,各地方也配套出台了許多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為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礎。經過長期的努力,我國目前已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等法律為基礎,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食品標簽標注規定》、《食品添加劑管理規定》,以及涉及食品安全要求的大量技術標准等法規為主體,以各省及地方政府關於食品安全的規章為補充的食品安全法規體系。

2007年底,國務院法制辦會同有關部門對食品衛生法修訂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並根據修訂內容,將「食品衛生法修訂草案」名稱改為「食品安全法草案」,由此這一概念首次正式浮出水面。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頒布。相對於以往的政策法規,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有以下亮點。

1.食品免檢成歷史名詞

新法第六十條規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食品不得實施免檢。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食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樣檢驗。不收取檢驗費和其他任何費用。

2.明星代言要擔責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3.食品添加劑目錄外的不能用

新法從第四十三到第四十八條規范了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應用,食品添加劑應當在技術上確有必要且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不得在食品生產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4.消費者可索10倍賠償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

5.統一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安全法》第三章共九條明確了統一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原則。要求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對現行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食品衛生標准、食品質量標准等予以整合,統一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法規是哪個部門制定的

在我國,憲法和基礎性法律(刑法民法、刑訴法、民訴法等等)由全國人大制訂,除上述之外的法律一般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訂和頒布。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則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訂,其實施條例是由國務院制訂的行政法規,而從屬於食品安全法的一些由國家食葯總局制訂的管理辦法則屬於部門規章。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屬於行政法規嗎

食品安全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屬於法律。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是國務院制定的,屬於行政法規。

Ⅳ 為什麼在制定了《食品安全法》後還需要制定配套的執行性行政法規及地方法規

這是必須要的,制度、流程、操作缺一不可,《食品安全法》作為方向及規矩的制定者,一定要有配套的規范性流程,以及操作,否則的話,就是就光說了,難以執行與操作。

Ⅵ 什麼是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定有何特點

有關食品生產和流通的安全質量標准、安全質量檢測標准及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構成的有機體系,稱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食品安全法律體系規范和保障食品安全體系。

總觀我國食品安全的法律現狀,由《食品衛生法》為主導,《食品衛生行政處罰法》、《食品衛生監督程序》等數部單行的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以及諸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法律中有關食品安全的相關規定構成的集合法群形態,是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框架的現實。

(6)食品安全行政法規的制定者是擴展閱讀:

與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地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相比,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還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食品法律法規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較差:

我國現已頒布的涉及食品監管的法律法規數量多達十幾部,總體性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等這些法律僅對食品質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規定,由於出台時間早,標准要求低,覆蓋面窄,沒有充分顯示新形勢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需求。

另外,有些法律法規在制定時,並沒有充分考慮食品安全問題。當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突出問題時,就顯得很不適應。

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就是如此,該法在總體上偏重於工業產品標准和強制性標准,而農產品的產品質量標准多為推薦性標准,而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制定強制性標准。

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對食品安全體系內其他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指導作用大大降低。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所調整的范圍過於狹窄,僅對食品生產、經營階段發生的食品安全進行規定,沒有包括種植、養殖、儲存等環節中的食品以及食品相關的食品添加劑,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生產、經營或使用。

而食品安全問題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法律應該反映出整個食品鏈條,這就使法律出現了較大的法律監管盲區,以致造成對飼料中加入瘦肉精、農葯大量殘留、濫用抗生素、食品儲存污染等諸多問題的監管滯後和監管不力。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應對執法主體職責做出相應的調整。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行政法規么

食品安全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屬於法律。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是國務院制定的,屬於行政法規。

Ⅷ 《食品安全法》所採用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由誰負責制定

《食品安全法 第二十一條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公布,國務院標准化行政部門提供國家標准編號。

Ⅸ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食品安全標准;食品生回產經營;食品檢驗;食品進答出口;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監督管理;法律責任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容器中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包括營養強化劑。



(9)食品安全行政法規的制定者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於2018年12月29日修正。

Ⅹ 食品安全法屬於行政規章嗎

1.食品安全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所以屬於「全國性法律文件」。版
2.行政法規分為全國性行政法規和地權方性行政法規。一般國務院以及其所屬部委制定的為全國性行政法規。
3.規范性文件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規范性文件,一般是指屬於法律范疇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國家機關和其他團體、組織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總和。狹義的規范性文件,一般是指法律范疇以外的其他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熱點內容
修飾法規 發布:2025-09-22 04:54:13 瀏覽:692
司法活動公開 發布:2025-09-22 04:53:38 瀏覽:674
法院車報廢 發布:2025-09-22 04:19:38 瀏覽:243
勞動法員工有權預支工資嗎 發布:2025-09-22 03:59:26 瀏覽:396
法律咨詢費怎麼入賬 發布:2025-09-22 03:54:25 瀏覽:902
婚戀道德 發布:2025-09-22 03:54:18 瀏覽:201
袁誠惠律師 發布:2025-09-22 03:46:19 瀏覽:739
婚姻法在線 發布:2025-09-22 03:06:59 瀏覽:534
公證處是法律服務機構 發布:2025-09-22 03:02:51 瀏覽:600
民航規章體系 發布:2025-09-22 03:02:39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