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從事危害職業
①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誰從事職業危害的作業
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在特定的情況下,不得安排女性從事危險、有害的工作。
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② 勞動法中有害 做業的概念是什麼
若是特殊工種連續工齡10年的男可55周歲退休、女可45周歲退休。特殊工種指對操作者本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工種,有害健康的及危險性較強的工種。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政策文件第一部分 綜合文件
1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摘錄國發〔1978〕104號
2 國家勞動總局關於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若干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草案摘錄
3 勞動人事部關於改由各主管部門審批提前退休工種的通知勞人護〔1985〕6號
4 勞動人事部關於提前退休工種審批許可權問題的復函勞人護〔1987〕7號
5 勞動部關於加強提前退休工種審批工作的通知勞部發〔1993〕120號
6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7〕74號
7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從事特殊工種的工作年限折算工齡問題的函勞社廳函〔2000〕143號
8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轉業、復員軍人曾在部隊從事有毒有害工作和在高寒地區服役其退休待遇如何處理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5〕126號
9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 知勞社部發〔1999〕8號
10 關於規范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審批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粵勞社〔2002〕136號
③ 新勞動法中對有害工種有什麼明文規定
新勞動法沒有具體的的法律條文來詮釋你所說的: 什麼明文規定,它是總領版形式的.但這一條權: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④ 勞動法對從事高溫有毒有害工作補助是怎麼規定的
對於高溫工作的是有高溫津貼的,對於有毒有害的補助暫時是沒有的,不過根據依內據《防治法》第四章的容有關規定,要求單位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所有崗位員工,進行全面檢查、治療或保健,造成危害經鑒定或診斷為職業病的,應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給予補償或賠償。
1、要求各地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3℃或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露天環境下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3、同時,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還要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
⑤ 勞動法對在有毒有害的地點工作人員的待遇補貼
現行的勞動法中,不會再有補助補貼之類有特殊的規定的了。這此是職工與企業協商執行的了。
但從事有毒、有害工種人員應該每年到勞動局進行一次備案。這樣,在達到一定年限(8年)之後,可以提前五年退休的。
⑥ 勞動法中的職業危害企業不申報怎麼辦
對於勞動者因工作因而是得職工病的情形,屬於工傷,用人單位不依法申請工傷的,符合相關規定情形的,勞動者可以自行申報工傷,享受工傷待遇。另外,用人單位未依法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相關規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⑦ 勞動法對在職員工安全的規定
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第五十二條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版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權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五十七條國家建立傷亡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⑧ 《勞動法》對患職業病的特殊保護
《中華來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第四十一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⑨ 哪些情況下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工作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證和疑似職業病的人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9)勞動法對從事危害職業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