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簡易程序適用條件
① 在行政訴訟中,哪些情形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行政訴訟法來
第三節 簡易程序
第八十二自條 人民法院審理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一)被訴行政行為是依法當場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額二千元以下的;
(三)屬於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
除前款規定以外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當事人各方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發回重審、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
第八十三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
第八十四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② 求行政法上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的聯系與區別
首先,行來政訴訟法中沒有簡易程序源,民事訴訟中才有,即使在民事訴訟中,已經按照普通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的,發現它符合適用簡易程序的條件,也不得改用簡易程序。這是民訴解釋171條明文規定。行政訴訟可以參照,本來行政訴訟中沒有規定的內容也是參照民訴祝你好運
③ 人民警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作出處罰決定的是
D a超過了200元,b、c違反行政法,對公民是50元以下,才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第一百條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
第三十三條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行政處罰決定。
④ 《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的主體和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是什麼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簡稱行政法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或行政監督主體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構成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⑤ 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的條件
一般情況下,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但一些特定的情形除外,例如: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的
對違反出境入境管理行為處五百元以下罰款的
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罰款
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可以當場收繳罰款的情形有( )。
A.依法給予20元以下的罰款的
B. 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
D.對邊遠地區當事人予以處罰的
⑦ 行政處罰適用簡易程序的必備條件
1.違法事實確鑿。就是說有確實充分的證據表明有違法事實存在,且確實為當事回人所為。
2.對該違法答行為處以行政處罰有明確、具體的法定依據。
3.處罰較為輕微,即對個人處以5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對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拓展資料:
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又稱為當場處罰程序,指行政處罰主體對於事實清楚、情節簡單、後果輕微的行政違法行為,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程序。
簡易程序是指根據《行政處罰法》或《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由法定的行政機關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處罰事項當場進行處罰所應遵循的程序。
《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行政處罰決定。」
⑧ 《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的主體&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是什麼
行政處罰法:
第十五條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第十六條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第十七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八條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第三十三條 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行政處罰決定 。
第三十四條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 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依據、罰款數 額、時間、地點以及行政機關名稱,並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第三十五條 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⑨ 行政訴訟法一審簡易程序的適應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開展行政訴訟簡易程序試點工作的通知》規定:一、專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中,基屬本事實清楚、法律關系簡單、權利義務明確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一)涉及財產金額較小,或者屬於行政機關當場作出決定的行政徵收、行政處罰、行政給付、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案件;(二)行政不作為案件;(三)當事人各方自願選擇適用簡易程序,經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案件。
⑩ 關於行政法中簡易程序的問題:
關於行政訴訟法中簡易程序的規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專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人屬民法院審理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一)被訴行政行為是依法當場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額二千元以下的;
(三)屬於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
除前款規定以外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當事人各方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發回重審、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
第八十三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
第八十四條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