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勞動法時效
❶ 勞動仲裁的時效是60天還是1年
❷ 勞動仲裁時效勞動法規定為60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又規定為1年
1、以《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1年為准;
2、從2008年5月舊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延長了勞動仲裁的申請時效,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而此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仲裁的申訴時效是60天。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為一年;
3、法律依據:《勞動法》
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❸ 《勞動法》第82條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7條里,關於仲裁時效的問題。
60天!
《中華來人民共和國源勞動法》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通過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勞動法新於仲裁法!
❹ 勞動法規定的60天仲裁時效
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申版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由權原來的六十天延長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一年時效並非絕對。在一定條件下,超出一年仍然可以申請仲裁,這類情形包括:
勞動爭議發生後一年之內,勞動者向用人單位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用人單位同意履行義務。在這些情形下,一年時效期間發生中斷,仲裁時效期間自勞動者主張權利、尋求救濟、用人單位同意履行義務時起重新計算一年期間。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一年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勞動者可隨時提出仲裁申請。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綜上,你還可以去申請勞動仲裁。
❺ 如果現在申請勞動爭議仲裁,仲裁委會按照《勞動法》來算時效,還是按照新的《仲裁法》來算謝謝
2008年1月1日以後的勞動爭議仲裁,實體部分依<勞動合同法>;
2008年5月1日以後的勞動爭議仲裁,程序部分依<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❻ 勞動法仲裁爭議時效
對方來是否有權利要求申仲裁,需自要看對方要求對哪些事由進行仲裁。不能一概而定,要看案由。
勞動者只要附合下列條件,便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1、申訴人必須是與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勞動者;
2、申請仲裁的爭議必須是勞動爭議;
3、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必須屬於仲裁委員會的受案范圍;
4、必須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5、有明確的被訴人 和具體的仲裁請求及事實依據;
6、除非遇到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申請仲裁必須在規定的時效內;
7、申請書及相關材料齊備並符合要求。
❼ 勞動仲裁法時效期
新仲裁法
理由:法律執行,應當以現行法律為准。舊法律和先行法律抵觸的,視為舊法律無效,參照新法律執行
所以,肯定是新仲裁法
同理也使用於新勞動法
❽ 請問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時效多長60天還是1年新勞動法是怎麼規定的謝謝!
1、仲裁時效為一年;
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仲裁時效】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❾ 勞動法訴訟時效是幾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專裁的時效期間為屬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9)仲裁法勞動法時效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目的: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時間及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通過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范圍: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