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基礎簡答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

行政法基礎簡答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

發布時間: 2021-03-11 21:35:17

① 具體行政行為行為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一、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
(一)行政立法的成立要件:
1、經享有相應行政立法權的行政機關討論決定;
2、經行政首長簽署;
3、公開發布
(二)其他抽象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
1、其他抽象行政行為的成立不以相應行政機關正式會議討論決定為必要條件。
2、行政首長簽署是所有抽象行政行為成立的要件。
3、公開發布也是所有抽象行政行為成立的必備要件。
(三)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
1、行政主體作出行政決定;
2、行政決定已送達行政相對人;
3、行政決定為行政相對人受領。
二、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一)行政行為主體合法
1、行為主體是行政主體。
2、行為在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內。
3、應通過一定會議作出的行政行為,通過了相應會議討論決定,並且相應會議有法定人數出席、相應決定有法定票數通過。
(二)行政行為內容合法
1、行政行為有事實根據,證據確鑿。
2、正確適用了法律、法規規章和行政規範文件。
3、行為目的合乎立法目的。
(三)行政行為程序合法
1、行為符合法定方式。
2、行為法定步驟、法定順序。
3、行為符合法定時限。

② 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具體行政行為成立的一般條件是:

1、在主體上,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是享有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實施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工作人員意志健全具有行為能力。如果作出行政決定的不是執行國家職務、可以承擔國家責任的國家機關或者其他合法的實施者,該決定不能發生法律上的效力,也無法按照行政法上的救濟方式追究法律責任

2、在內容上,向對方當事人作出具有效果意思的表示。效果意思是行政機關作出行政決定所希望達到的法律效果,即設立、變更和消滅對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行政機關要求對方當事人應當做什麼或者不準做什麼的意思,應當以正確和可識別的方式清楚地表示出來,使對方當事人知道行政機關為其安排了什麼樣的權利義務。

3、在程序上,按照法律規定的時間和方式進行送達。對方當事人履行義務的內容限於領受送達的內容,領受送達的時間是對方當事人開始履行義務的最早時間點。未經送達領受程序的具體行政行為,不發生法律約束力。

(2)行政法基礎簡答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擴展閱讀:

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可以分為若干種,一般包括拘束力、執行力和確定力。

  1. 拘束力,是指具體行政行為一經生效,行政機關和對方當事人都必須遵守,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成員必須予以尊重的效力。對於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不但對方當事人應當接受並履行義務,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不得隨意更改,而且其他國家機關也不得以相同的事實和理由再次受理和處理該同一案件,其他社會成員也不得對同一案件進行隨意的干預。

  2. 確定力,是指具體行政行為不再爭議、不得更改的效力,具體行政行為因此取得不可撤銷性。一般而言,具體行政行為作出後都會有一個可爭議和可更改期。權益受到損害的當事人可以利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或者其他法定途徑獲得救濟,行政機關也可以通過行政監督程序撤回已經生效卻有法律缺陷的具體行政行為。但是出於穩定行政管理關系的需要,這一期限不可能無限延長。當法定的不可爭議不可更改期限到來時,該具體行政行為也就取得了確定力。當然這是形式意義的確定力。

  3. 執行力,是指使用國家強制力迫使當事人履行義務或者以其他方式實現具體行政行為權利義務安排的效力。這是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國家意志性的體現。理論上,具體行政行為發生拘束力後,有關當事人應當積極主動地履行相關義務。如果當事人不能自動履行這些義務,具體行政行為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無法實現,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力就可以發生作用。有關機關可以根據法律的規定依職權或者依申請採取措施,強制實現具體行政行為的權利義務安排。

③ 行政行為成立的有效要件及其效力是什麼

具體行政行為成立的一般條件是: 1.在主體上,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是享有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2、內容:具有法律依據。3、程序:符合法定程序。
效力:
通常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實施的能夠產生法律效力的行為。這種行為是行政主體所有行為中的一個部分,而不是全部。行政行為的效力主要表現為:
(1)行政行為具有確定力
行政行為具有確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為,具有不可變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隨意變更或撤銷和不可爭辯力。
(2)行政行為具有拘束力
行政行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為成立後,其內容對有關人員或組織產生法律上的約束力,有關人員或組織必須遵守、服從。主要表現為對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拘束力。
(3)行政行為具有公定力
所謂「公定力」是指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不論合法還是違法,都推定為合法有效,相關的當事人都應當先加以遵守或服從。這是行政效率原則的要求。
(4)行政行為具有執行力
行政行為具有執行力是指行政行為生效後,行政主體依法有權採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為的內容得以實現的效力。

④ 具體行政行為的構成要件急

行政行為,按對象分為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是針對不特定行政管理對象實施的行政行為,包括行政立法,決定,命令等;具體行政行為是針對特定對象和特定行為的行政決定。
具體行政行為構成要件,包括:
一主體要件,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1 實施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工作人員具有行為能力;
2 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在自身法定的許可權分工的范圍內作出的決定。
二內容要件
行政行為的內容是涉及設立、變更和消滅對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且合法、適當、真實、明確。
三程序和形式要件 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定程序和具備法定的形式。
1除即時作出的行政決定外,規定有聽證程序,聽證程序開始前,行政機關要履行告知;
最後決定正式作出,例如:《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聽證程序開始之前,行政機關往往告知行
2行政決定告知,告知是通過送達的方式完成。告知成立的時間以告知到達並為相對人受領的時間為准。
四期限要件,
具體不作為的行政行為成立, 要具備期限要件。
有法定期限的,期限屆滿即成立;無法定期限的,60日期滿即成立;緊急情況的,即時成立。

⑤ 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

1.主體:必須是行政主體
2.必須有明確的意思表示
3.必須送達當事人
注意:在單行法律另有規定的情況下,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可能還有其他要件。如行政處罰法41條的規定。

⑥ 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與合法要件分別是什麼

行政行為合法要件包括: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行政行為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以及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程序。

1、行政行為的主體應當合法:

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主體要件。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2、行政行為應當在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內:

許可權合法是指行政主體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為,這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許可權方面的要件;

3、行政行為內容應當合法與適當:

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內容要件。行政行為的內容合法是指行為所涉及到的權利、義務以及對這些權利、義務的影響或處理,均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所謂行政行為內容適當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明確、適當,而且應當公正、合理。

(6)行政法基礎簡答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擴展閱讀:

行政行為包含了下列幾層含義:

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所作出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的主體要素。

2、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職責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的職權、職責要素。

3、行政行為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作為法律概念的法律要素。

特徵:

1、行政行為是執行法律的行為,任何行政行為均須有法律根據,具有從屬法律性,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或授權,行政主體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為。

2、行政行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這是由立法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廣泛性、變動性、應變性所決定的。

3、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具有單方意志性,不必與行政相對方協商或徵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為中,在行政合同的締結、變更、解除與履行等諸方面,行政主體均具有與民事合同不同的單方意志性。

⑦ 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1、行為的主體必須是擁有行政職權或有一定行政職責的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者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或個人。2、行為主體有憑借國家行政權產生、變更或消滅某種行政法律關系的意圖。3、行為主體在客觀上有行使行政職權或履行職責的行為。4、功能要件,即行為主體實施的行為能直接或間接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簽定勞動合問的規定 發布:2025-09-21 21:28:05 瀏覽:641
拖欠工資屬於哪條勞動法 發布:2025-09-21 21:26:44 瀏覽:861
勞動法關於僱傭臨時工的規定 發布:2025-09-21 21:24:53 瀏覽:778
河南全國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21 21:24:51 瀏覽:724
有工商法嗎 發布:2025-09-21 21:18:09 瀏覽:613
勞動法休息日 發布:2025-09-21 21:12:13 瀏覽:501
各法規的備案 發布:2025-09-21 21:07:21 瀏覽:447
反貪污立法提出 發布:2025-09-21 20:59:23 瀏覽:787
勞動法能考什麼證 發布:2025-09-21 20:57:07 瀏覽:604
未入額法官怎麼辦 發布:2025-09-21 20:54:33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