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告知義務

行政法告知義務

發布時間: 2021-03-14 01:16:40

『壹』 在法律上,屬於常識性知識是否有文字告知義務

程序法規定的告知事項應當告知,與是不是常識無關。

『貳』 我國告知義務上的立法形式

《保險法》來:在保險、合源同簽定之前和保險合同執行過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所承擔的把有關保險標的的重要事實告訴保險人的義務。

《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勞動合同,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與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情況。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法》規定消費者有知情權,在消費者選購時有義務告知,並在單據上註明,以避免發生消費糾紛。商家沒有盡到提醒和告知義務,對於消費者的選擇失誤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叄』 行政法規有告知義務嗎

有的.
《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肆』 行政執法者有哪些告知義務

1、告知執法身份。行政主體在進行行政執法活動時,應首先向行政相對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如出示證件、按規定穿制式服裝、佩帶執法標志、使用專用執法工具等。我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人民警察法第九條規定,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在當場盤問、檢查他人之前,要出示相應證件。
2、告知相對人享有的權利和救濟方法。告知行政相對人權利和救濟方法,是行政執法主體作出處罰決定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同時也是相對人的一項重要權利。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處罰決定前,應「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如陳述權、申辯權、申請復議權、起訴權等。其第四十二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3、告知所實施的行政行為內容。行政執法主體對行政相對人採取某項行政行為,必須告知其該項行政行為的具體內容,讓相對人充分了解有關事項,這樣便於當事人及時履行為其設定的相關義務。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種類、數額、時間、地點等,並當場交付當事人。如執法人員對於罰款,就必須告知當事人在一定的期限內到指定的地點繳納罰款。
4、告知實施行政行為的法律依據和理由。行政主體在告知相對人行政行為內容的同時,還要向其說明作出該種行政行為的法律依據及事實理由。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其第四十一條還規定,行政執法者未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法律根據的,該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5、告知相關法律後果。作為行政執法的一部分,行政主體在對相對人採取諸如行政強制措施等行政行為時,應當告知相對人逾期不履行相關義務的嚴重法律後果,如將會受到更重的處罰、罰款、強制執行等,以促使其自覺履行。

『伍』 公安機關採取公告方式履行告知義務的, 公告期為幾天

七日,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四十四條:對違法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予以行政處罰,因違法行為人逃跑等原因無法履行告知義務的,公安機關可以採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自公告之日起七日內,違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辯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陸』 什麼是交通行政機關是否行使了告知義務的體現

《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告知當事人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那麼,行政機關應否告知當事人處罰的種類和幅度?筆者認為,這是行政機關履行告知義務的必要的內容。其一,只有告知當事人處罰的種類和幅度,當事人對處罰不服才可以行使其享有的陳述和申辯的權利,行政機關沒有履行這種告知義務實質上是剝奪了當事人陳述和申辯的權利。其二,只有當事人在被告知處罰種類和幅度,其認為屬於可以申請聽證的,其享有申請聽證的權利才能得到保證。 與此相關的另一個問題,行政機關作出處罰決定的處罰種類、幅度與告知當事人的不一致,是否屬於違法處罰。個人認為,如果作出的處罰比告知的較輕,應認為行政機關在聽取了當事人陳述、申辯後作出有利於當事人的處罰,是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但行政機關不得作出比告知的處罰更重的處罰,因為《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的申辯而加重處罰。 還有一個問題,在一般程序中,行政機關應在作出處罰決定前中國天履行告知程序?這一點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我認為,告知當事人的時間與作出處罰決定的時間應有合理的間隔期限。這個間隔期限至少應當保證當事人針對被告知的違法事實、理由和依據進行陳述和申辯。這樣的行政處罰在程序上是違

『柒』 請立即刪除行政機關未履行告知義務情形下涉及不動產案件的行政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馬式輝律師】----專業的刑事辯護、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債務糾紛、經濟合同、交通事故、醫療糾紛律師 ,我是他的助理-馬式輝律師辯護經驗非常豐富,上百起案件的高勝訴率,有任何涉及法律問題你可以網路下「馬式輝律師」,相信他會幫助到你。 哎呦,遇到一個和我同樣無聊的人吶~~~~ 逛逛天涯和貓撲唄看看網路貼吧首頁的那些被頂得最高的帖子逛逛自己感興趣的貼吧時間過得咋那麼慢啊~~~~

『捌』 什麼是行政機關公示有關行政許可規定義務

《行政許可法》第七章法律責任中規定的就是責任形式。第七十一條 違反本法第十七條規定設定的行政許可,有關機關應當責令設定該行政許可的機關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銷。第七十二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一)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行政許可申請不予受理的;(二)不在辦公場所公示依法應當公示的材料的;(三)在受理、審查、決定行政許可過程中,未向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履行法定告知義務的;(四)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申請人必須補正的全部內容的;(五)未依法說明不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或者不予行政許可的理由的;(六)依法應當舉行聽證而不舉行聽證的。第七十三條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辦理行政許可、實施監督檢查,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七十四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行政許可或者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二)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不予行政許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三)依法應當根據招標、拍賣結果或者考試成績擇優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未經招標、拍賣或者考試,或者不根據招標、拍賣結果或者考試成績擇優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第七十五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擅自收費或者不按照法定項目和標准收費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退還非法收取的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實施行政許可依法收取的費用的,予以追繳;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七十六條 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給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給予賠償。第七十七條 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監督不力,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七十八條 行政許可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許可,並給予警告;行政許可申請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第七十九條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取得的行政許可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八十條 被許可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塗改、倒賣、出租、出借行政許可證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行政許可的;(二)超越行政許可范圍進行活動的;(三)向負責監督檢查的行政機關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的真實材料的;(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第八十一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行政許可,擅自從事依法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活動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採取措施予以制止,並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侮辱女性的刑法 發布:2025-09-21 09:12:21 瀏覽:658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隨案移送 發布:2025-09-21 08:59:32 瀏覽:743
主管會計離職後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1 08:49:13 瀏覽:700
民法是程序法嗎 發布:2025-09-21 08:46:17 瀏覽:714
崆峒區法院 發布:2025-09-21 08:26:06 瀏覽:611
公證書法律效力認定 發布:2025-09-21 08:18:12 瀏覽:791
國際經濟法馬工程期末 發布:2025-09-21 08:13:44 瀏覽:193
上海醫療糾紛律師 發布:2025-09-21 08:13:08 瀏覽:7
司法局服務高考 發布:2025-09-21 08:12:21 瀏覽:681
廣西企業民主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1 08:11:38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