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對公安民警執法的作用

刑事訴訟法對公安民警執法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1-11-16 20:55:37

㈠ 實施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給公安刑事執法工作帶來哪些積極變化

《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對於規范公安機關的訴訟活動,改進和加強公安刑偵工作無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是一個極大的推動,同時也是一終嚴峻的考驗。此次刑訴法修改,對公安機關看似挑戰,更是一個促進執法規范化的重大契機,必將倒逼公安機關造就一支更加文明、規范的執法隊伍,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刑訴法修正案共111條,除二十幾條涉及人民法院審判制度等規定與公安執法屬於間接聯系外,其餘條款幾乎都和公安機關刑事執法直接相關。從總體上看,修正案不會影響公安機關的執法力度,反而會促使公安機關的執法活動在法治化的背景下更加規范。
特殊偵查措施的入法,強化了懲罰犯罪的偵查力度。增加了證據種類,使得偵查機關查明犯罪事實的手段更加豐富。這些規定都使得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更加有力、規范。
新刑訴法確實給公安機關辦案帶來一定壓力,但不會帶來辦案模式的根本變化。此次修法,對公安機關而言是授權與規范並重。幾乎每一個條文都體現了這一特點。即使看起來是限制權力的規定,也是為了規范,是要求更是保護。
新刑訴法規定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時要進行全程錄音錄像,同步錄音錄像對辦案民警既是要求,更是一種「保護」。被告人在法庭上以遭到刑訊逼供為由提出抗辯已不罕見。在這種情況下,偵查人員往往無法提供沒有對其刑訊的有力證據。而有了同步錄音錄像,這一問題有望得到解決。但如何規范犯罪嫌疑人被控制到詢問前這一「時間空當」內的偵查行為,仍然有待解決。另外,公安機關硬體能否滿足這一制度要求?錄音錄像如何在法庭上使用等問題也有待明確。由於同步錄音錄像時間長,信息存儲量大,筆者主張「沒有必要全部在法庭上播放」。如果被告人提出遭到刑訊逼供,需要同時指明大概時間和地點,法庭只需播放這一時間段錄像即可。
由於新刑訴法更加強調證據合法性審查,要求辦案人員更加強化證據意識。不僅要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無罪、罪重罪輕各方面的證據,更要注重合法地收集和固定證據。新刑訴法明確規定「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使得「不得自證其罪」這一宣示性規定得到落實。「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實際上已經在2010年「兩個證據規定」中有體現,但實踐中至今尚無這方面的典型案例。這一重大規定在實踐中的效果還有待檢驗。
新刑訴法對辯護制度作出修改,尤其是律師作為辯護人在偵查階段介入,這對公安執法工作也帶來了直接影響。新刑訴法對辯護制度作的修改,使得律師的作用愈發重要,新刑訴法中關於律師與辦案人員直接接觸的規定比比皆是。律師與案件承辦人會見已經無法阻擋。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安機關是否應該設定專門部門來接待律師,以滿足刑訴法的要求?公安機關更要強化支持律師依法執業的意識。

㈡ 簡要說下刑事訴訟法對於刑法有什麼作用

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刑法是實體法。犯罪嫌疑人是否觸犯了刑法,是否應當定罪量刑,都要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進行。

㈢ 刑事訴訟法對公安機關的授權是哪些條款刑事訴訟法對公安機關的明確授權是以上條款中的哪幾條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2059.htm
逐頁ctrl+F查找「公安機關」,全是授權。
刑訴法不是公安機關執法的全部依據,另有內治安管理處罰法、容人民警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等等,另外還有最高解釋和各種條例、細則等等。

㈣ 刑事訴訟法中警察執法是指刑警嗎

這個不一定,警察包括刑事警察,經濟偵查警察,交通警察等等,刑事訴訟法中的警察執法可能包括任何一種警察執法,不僅僅是刑警!

㈤ 論述法律程序對行政執法和司法的意義

當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治環境下,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工作,是整頓和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推動我國刑事法治改革與行政法治創新的重要方面。隨著國務院制定的《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的《人民檢察院辦理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的相繼出台,我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的各項制度已經初步建立,並在實踐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目前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相銜接的工作機制還不夠完善,工作中還存在信息溝通不暢、案件移送不及時、協作配合不規范等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真正建立起行政執法機關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相互配合的長效工作機制,無疑是一個系統的治理工程。對此,本文從分析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內在邏輯關系入手,針對目前困擾兩者銜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著眼於兩者相銜接的程序機制設計,試圖探求切合現實需要的解決方案。
內容:
一、存在的問題
1. 相關銜接規范立法位階低,執行的約束力不強。
目前公安、檢察機關與行政執法部門聯合發布的各種規則和辦法,法律位階較低。均屬法規層級或工作規范性質的法律文件,
1/4
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司法解釋,沒有法律上的普適效力和約束力。而且,現行出台的文件原則性規定多,實務性規定少,不利於行政執法涉嫌犯罪案件進入到刑事司法程序。
2. 當前實踐難以突破行政層面配合的局限。
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法律規定不明確,缺乏必要的程序保障和監督制約,行政機關移交刑事案件存在較大的隨意性。雖然很多部門法都作出了諸如「如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規定,但卻無具體的操作細則,更無相應的罰則配套。
3.檢察機關對行政執法領域涉嫌犯罪案件的監督不足。 在查處職務犯罪方面,除當事人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外,檢察機關缺乏了解和調查行政執法行為的必要手段,難以發現行政執法人員執法過程中的職務犯罪行為。因發現難、立案難、偵查難,由此導致涉嫌犯罪人員逍遙法外。
二、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的幾點建議
1. 完善立法,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司法化。 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程序的法定化。雖然我國《行政處罰法》第22 條明確規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訴訟法》也規定了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的立案監督制度,但對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具體問題仍缺乏可操作性的規定,導致在實踐中移送的隨意性很大。為了保證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渠道的進一步暢通,應該將移送程序法定化。
2/4

2、暢通信息交流機制
信息是建立溝通的媒介和「潤滑劑」。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的各種程序機制要真正得以良性地運轉起來,必須暢通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一方面,在行政執法過程中,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將相關執法情況及時向公安、檢察和相關行政執法部門通報。另一方面,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也要與各行政執法機關建立充分的情況信息通報制度,即公安機關要定期向行政執法機關通報移送案件的受理、立案、查處情況;檢察機關要定期向行政執法機關通報立案監督、批捕、起訴有關行政犯罪案件方面的情況等,做到信息共享、密切合作。
3、健全聯席會議機制
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與人民檢察院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針對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進行研討和交流,對於加強相互之間的工作聯系與協調配合,切實解決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存在的突出問題,使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促進執法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倡導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制度
在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相銜接工作機制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對案件定性、證據把握的優勢,對於行政執法機關查處可能涉嫌犯罪的案件,檢察機關認為有必要時可以主動派員提前介入,以引導行政執法機關圍繞案件的定性進行收集、固
3/4

定和保全證據。
預期價值:
推進「兩法銜接」機制建設後,使錫林浩特市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工作聯系得到進一步加強,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有了明顯增強。

㈥ 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對公安刑事執法有哪些影響

早上我正好在翻修正案
個人覺得:
1.偵查階段,律師作為辯護人參與進來(原來是法律幫助),看港片也知道律師在場,警察常常問不出什麼花來
2.犯罪嫌疑人不得自證其罪,也就是緘默權,港片中常常有的,就是「我有權不回答」,也就是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有點不適應時代
3,非法證據排除,這個其實老早要建立,不過我們的是「閹割版」,後面加了一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
4.偵查人員出庭,這個主要也是為了排除非法證據,國外已經是常態,國內卻還處於「申請」,也就是並不一定出庭
5.三證齊全看犯罪嫌疑人

總的來說,修改的很委婉,實踐中,公安肯定有辦法規避的

㈦ 公安部門的職能和作用

公安機關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行政機關,同時它又擔負著刑事案件的偵查任務,因而它又是國家的司法機關之一。

一、職能

公安部門具有民主與專政兩個方面的基本職能:

1.專政職能,主要是指公安機關有依法對蓄意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其它犯罪分子實施打擊、制裁、監控和改造的社會效能;

2.民主職能,即公安機關有依靠人民、保護人民、用民主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為人服務,充當人民公僕與衛士的社會效能。

二、作用

1.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防範、打擊恐怖活動;

2.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3.管理交通、消防、危險物品;管理戶口、居民身份證、國籍、入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

4.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5.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場所和設施;

6.管理集會、遊行和示威活動;

7.監督管理公共信息網路的安全監察工作;

8.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治安保衛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7)刑事訴訟法對公安民警執法的作用擴展閱讀:

一、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

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這是公安機關的階級屬性,也是它的根本屬性。因為它表明了公安機關的階級本質,是公安機關性質的核心內容和本質特徵。公安機關的這一階級屬性表明:

第一,公安機關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公安機關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必須堅持對人民實行民主,保護人民的利益;對極少數危害國家、危害人民利益的敵對勢力、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第二,公安機關在國家政權中占據重要地位。公安機關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軍隊、法庭、監獄等國家強制機構一道構成了國家政權,在這個政權中,軍隊與警察是最主要的支柱。周恩來講:「國家安危,公安系於一半。」[2]

第三,公安機關是國家意志的忠實執行者。在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公安機關是依據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建立的,忠實地執行人民的意志、國家的意志,以國家賦予公安機關的任務為公安工作的總根據、總目標,以國家政策和法律為全部活動的依據,因而是國家意志的忠實執行者。

公安機關的這一階級屬性,使它與剝削階級國家警察機關劃清了界限:

第一,兩種警察所維護的階級利益不同。人民警察是維護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最長遠利益的,因而他們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剝削階級警察是維護剝削階級利益的,他們為剝削階級的金錢所僱傭,成為剝削階級的打手。

第二,兩種警察在專政對象上不同。人民警察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向敵對勢力和一切敵視社會主義制度和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破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這種專政是大多數人對極少數人的專政。剝削階級警察的專政對象是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群眾,是剝削者極少數人對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專政。

第三,兩種警察在專政的目的上不同。人民警察所代表的人民民主專政目的是為了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加快社會主義建設,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乃至最終消滅剝削制度,消滅階級壓迫,實現共產主義,因而這種專政是革命的專政。剝削階級警察所代表的剝削階級專政的目的,是維護剝削階級的私有制,維護剝削階級的政治統治。

第四,兩種警察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不同。人民警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他們是人民的公僕和忠誠的衛士,因而得到群眾的信賴和支持。剝削階級警察是壓迫人民的工具,所以他們與廣大人民群眾是對立的。他們為了緩和同人民群眾的尖銳矛盾,也要做一些為公眾服務的事,但這僅僅是將此作為一種統治手段和策略,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維護剝削階級的政治統治,同人民警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著本質的區別。

二、公安機關是國家的治安行政機關和刑事執法機關

(一)公安機關是國家治安行政機關

在我國,公安機關是國務院和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的行政職能部門,是國家行政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公安機關不同於普通的行政機關,它是掌管社會治安,行使國家治安管理權的專門機關。治安管理是國家行政管理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其范圍非常廣泛,涉及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社會的各個階層;其作用極其重要,涉及社會秩序、國家安全、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鞏固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的大局。與此相適應,國家賦予公安機關以不同於普通行政機關的各種強制手段,以完成公安機關所擔負的治安管理的職能,同時也使公安機關成為國家其他行政管理活動的堅強後盾。

(二)公安機關是國家刑事執法機關

我國的公安機關不同於其他國家的警察機關。我國的公安機關不單純屬於行政執法機關,而是兼有刑事執法職能的行政機關。根據我國《憲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承擔偵查和執行刑罰的職能,與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共同完成懲罰犯罪的任務,因而公安機關又是我國刑事司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刑事執法機關。

三、公安機關具有武裝性質

公安機關的武裝性質,主要表現為公安機關是擁有武裝性質的警察組織,執行武裝性質的任務,配備武器裝備。公安機關盡管有武裝性質,但它與軍隊是有區別的:一是分工不同。警察的職能是對內,軍隊的職能是對外。二是完成任務的手段不同。警察是通過執法手段來完成任務,軍隊是通過戰爭手段來完成任務。

公安-網路

㈧ 刑法對於打擊各類犯罪發揮了什麼積極作用

刑法有助於發揮在市場經濟中的調節作用,有利於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刑事法律制度,穩,准,無情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社會穩定的積極作用。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一項基本原則,與「憲法」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的刑事法律,以保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的人反對任何非法侵犯的原則立場。



(8)刑事訴訟法對公安民警執法的作用擴展閱讀:

刑法的功能

1、規范(規制)功能秩序維持功能

指刑法通過將一定的行為規定為犯罪並規定相應的刑罰,表明國家對這種行為否定的價值判斷,要求人們不要實施這種行為,並對實施這種行為者給予刑事處罰。而一般公民懾於刑罰的威力,也會按刑法的規定規制自己的行為,不去觸犯刑法,社會秩序也得到了維護。

2、法益保護功能

指國家通過將侵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正當利益的行為規定為犯罪,通過要求人們不要犯罪和對發生的犯罪行為予以刑罰懲罰來遏制犯罪,以來保護國家、社會、公民的正當合法利益不受或不再受犯罪的侵害。

3、人權保障功能

刑法的規定限制了國家司法機關在刑事司法中的行為——要依法辦事,不得濫捕濫判,從而保障合法公民的權益不受刑罰權濫用的侵害,保障犯罪人的合法權益不受刑罰權濫用侵害。西方有些學者稱刑法是「善良公民的大憲章」,是「犯罪人的大憲章」。



㈨ 怎樣理解刑事訴訟法的作用

刑訴法的作用可以從其第一條(立法目的)以及第二條(任務)來理解,專即刑事訴訟法的作屬用是: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最大限度地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熱點內容
魔域手游平民法師 發布:2025-09-20 04:24:25 瀏覽:273
北大法律碩士復試考什麼 發布:2025-09-20 04:07:20 瀏覽:933
制定行政法的意義 發布:2025-09-20 03:55:15 瀏覽:248
新婚姻法2020年新規一夫多妻 發布:2025-09-20 03:55:14 瀏覽:319
民法總則草案對比 發布:2025-09-20 03:38:11 瀏覽:525
法律與道德事例 發布:2025-09-20 03:33:51 瀏覽:281
公司因工作意外死亡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0 03:25:20 瀏覽:262
勞動法三十八 發布:2025-09-20 03:18:38 瀏覽:728
社會與法沖動的代價 發布:2025-09-20 03:01:30 瀏覽:463
婚姻法女方意外身亡怎麼離婚 發布:2025-09-20 02:58:18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