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根據勞動法工傷骨折可以休幾個月

根據勞動法工傷骨折可以休幾個月

發布時間: 2021-11-17 02:42:58

A. 工傷骨折能休息幾個月

具體休息時間,主要根據骨折的類型決定,骨折以後恢復時間最少得3個月以上,對於輕微的骨折一般3個月完全可以達到功能正常恢復狀態,這時候可以停止休息,有些骨折類型還是比較麻煩的。
骨折比較嚴重的話,或者影響到局部的血管和神經,這些並不是單純的骨折,就需要休息更長時間,恢復時間比較長。比如說腰椎骨折,骨折以後3個月可以恢復,但是負重是腰椎最主要的功能,所以最少6個月的恢復期比較安全的。所以說工傷骨折需要根據不同骨折類型以及部位來決定休息時間。

B. 手腳摔骨折了,勞動法規定能請多少天的病假

勞動法沒有規定病假天數,可以申請的病假長短和什麼病是沒有關系的,只和工作年限長短有關系,具體如下: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2)根據勞動法工傷骨折可以休幾個月擴展閱讀:

在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具體如下: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二條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如果醫療期結束了,不能參加工作的,可以辦理退休,具體如下: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六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

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C. 骨折工傷規定休假時間是有多久

簡單來說,工傷休息多久是由傷病情的嚴重程度決定的

《工傷保險條例》裡面規定了停工留薪期,是指工傷職工遭受事故傷害、停止工作、接受工傷治療的期限,包括住院治療和出院後休養期間。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
關於停工留薪期的期限,《工傷保險條例》沒有明確的規定,基於此部分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制定有《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 (如福建省、北京市、山東省、重慶市等),對各類傷情停工留薪期期限進行了規定:
1.企業根據工傷醫療服務機構確診的診斷證明,對照《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確定停工留薪期;
2.對於多處傷害部位或不同組織器官都受到傷害的,以傷害部位對應最長的停工留薪期確定;對傷害部位和傷害程度未列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的,以臨床治癒或傷情相對穩定的時間確定其停工留薪期;
3.具體期限由用人單位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經治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確定,並書面通知工傷職工本人;
4.工傷職工或者用人單位有異議的,以及停工留薪期期限滿12個月的,提交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4.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滿,拒不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D. 工傷骨折能休息幾個月,工資什麼樣發放。

農民工工傷骨折工資要休息三個月如何賠付款
1、能確定勞動關系,盡快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然後根據鑒定結果盡快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按照工傷賠償。
2、時效只有1年,超過了時效的,喪失勝訴權。

E. 工傷骨折能批幾個月

不同部位停工留薪期不同。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包括住院治療和出院後休養期間)確定,各地規定不同,大致有以下三種方法:
1、根據治療工傷醫療機構書面證明,由所在單位按照當地勞動部門《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確定,滿一年的以及發生爭議的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2、根據治療工傷醫療機構書面證明,有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3、根據治療工傷醫療機構書面證明確認,滿一年的以及發生爭議的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F. 工傷骨折能休息多久

工傷骨折一般屬於十級工傷,停工留薪一般不超過12個月。具體骨折情況需要到醫院檢查核實。

根據最新《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6)根據勞動法工傷骨折可以休幾個月擴展閱讀: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四條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G. 輕微工傷骨折勞動法規定休養多久

工傷停工留薪期由當地醫療機構確定,不由勞動法統一規定。

熱點內容
北大法律碩士復試考什麼 發布:2025-09-20 04:07:20 瀏覽:933
制定行政法的意義 發布:2025-09-20 03:55:15 瀏覽:248
新婚姻法2020年新規一夫多妻 發布:2025-09-20 03:55:14 瀏覽:319
民法總則草案對比 發布:2025-09-20 03:38:11 瀏覽:525
法律與道德事例 發布:2025-09-20 03:33:51 瀏覽:281
公司因工作意外死亡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0 03:25:20 瀏覽:262
勞動法三十八 發布:2025-09-20 03:18:38 瀏覽:728
社會與法沖動的代價 發布:2025-09-20 03:01:30 瀏覽:463
婚姻法女方意外身亡怎麼離婚 發布:2025-09-20 02:58:18 瀏覽:811
交通規則條例 發布:2025-09-20 02:56:51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