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關於發回重審

刑事訴訟法關於發回重審

發布時間: 2021-11-17 06:54:06

❶ 刑事訴訟中發回重審的案件能適用簡易程序嗎

最高人民法院《簡易程序規定》規定,發回重審的案件往往在事實認定或者訴訟程序方面存在錯誤,為保證案件的審判質量,不適宜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適用簡易程序應注意的事項:
(1)簡易程序可以變更為第一審普通程序。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在適用簡易程序審判時,發現不得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判時,應當轉為第一審普通程序進行審判。
此時原起訴書繼續有效,也就是說,自訴人或公訴人未必另行起訴而是由人民法院將變更的決定通知自訴人或公訴人。
(2)庭前審查程序。對於公訴案件,在庭前審查程序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將足以認定被告人犯罪的證據或復印件以及被告人認罪供述等移送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經過庭前審查,認為符合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不符合簡易程序條件的,轉為普通程序審理。
(3)庭審程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公訴人不出庭的,被告人可以直接針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和辯解;對於自訴案件、自訴人宣讀起訴書後經獨任審判員許可,對方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就可以互相辯論。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並給予刑事制裁(如罰金、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的案件。基本特點:
(一)外在表現為直接侵害形態;
(二)多數案件存在明顯的犯罪現場;
(三)案件因果聯系復雜多樣;
(四)案件形成具有階段性與突發性。
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即當事人不主動向國家司法機關請求,國家司法機關一般不介入干預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受害人或者群眾報案、舉報後,公安、檢察機關即會介入偵查。然後由檢察院代表國家對被告人提起公訴,由法院作為法律的裁判者進行公正的審判從而達到制裁犯罪人和保護人民的刑法目的。

❷ 發回重審的案件就一定是錯案嗎

1、不一定就是錯案。
2、民事案件發回重審情況:
《關於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發回重審和指令再審有關問題的規定》
《民訴意見》第181條。
181、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有下列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之一,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應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1)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迴避未迴避的;
(2)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的;
(3)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
(4)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
3、刑事案件發回重審情況:
一、是原判決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的案件;
二是第二審法院發現第一審法院的審理有下列違反發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
(1)違反刑事訴訟法有關公開審判規定的;
(2)違反迴避制度的;
(3)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的,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4)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
(5)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❸ 發回重審的案子,重新審理的期限

案件性質不同,審限也不同。
1.如果判決還沒有生效,發回重新審理的,以一審的普通程序進行審理。(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8條的規定,公訴案件的一審,應當在受理後1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只有在符合下列條件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a.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b.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c.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d.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自訴案件,根據《刑訴解釋》第109條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被羈押的,同公訴案件;未被羈押的,6個月,特殊的可延長3個月。(2)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5條的規定,一審審限是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2.如果判決已經生效的,發回重審,原來是第一審的,以第一審的普通程序進行審理,審限同前。原來是第二審的,以第二審的程序進行審理,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96條的規定,審限同一審公訴案件,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也即不受上述審限的限制。《民事訴訟法》第159條規定,二審審限是自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無論判決是否生效,發回重審的案子,均不得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

❹ 刑事訴訟法里,所有審判程序中,依法改判是否必然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是否必然撤銷原判

發回重審的前提是撤銷原判,因此發回重審必然撤銷原判;依法改判不必然撤銷原判,依法改判可針對部分判決改判,部分判決維持,對改判的部分撤銷,對沒有改判的部分不會撤銷,因此依法改判不必然撤銷原判,(另外,在理解法條時凡是法條中涉及「應當」的詞語均屬強制性規范,不允許選擇,涉及「可以」的詞語屬於引導性規范,允許選擇)具體參見:
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原審人民法院對於依照前款第三項規定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後,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不得再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二百二十七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一)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
(二)違反迴避制度的;
(三)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四)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❺ 刑事案件發回重審後一審法院怎麼處理

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或根據實際情況退回補充偵查。

❻ 發回重審刑事案件期限

按《刑事訴訟法》,發回重審的情形包括:1、二審經審理發回重審;2、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3、對於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予以改判。
發回重審的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與重審法院按審理級別的審理期限相同。即:1、原審為二審的, 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訴訟法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2、原審為一審的, 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❼ 刑事訴訟二審應當發回重審的情形有哪些

發回重審適用於兩種情形:
一是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二是提出上訴或者抗訴的理由具有《刑事訴訟法》第227條規定的情形之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撤銷原判 : (一)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 (二)違反迴避制度的; (三) 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四)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對於發回重審的案件,需要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發回重審的次數僅限於一次。《刑事訴訟法》第225條第3款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因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後,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不得再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二,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對於重新審判後的判決,可以提出上訴、抗訴。

❽ 二審法院發回重審以一次為限出自刑事訴訟法哪個法條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專案件,經過審理後,屬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原審人民法院對於依照前款第三項規定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後,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不得再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❾ 刑事再審案件是否可以發回重審

請看以下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法釋〔2012〕21號

第三百七十九條 上級人民法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適用法律錯誤,或者案件疑難、復雜、重大,或者有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情形的,也可以提審。

上級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一般應當指令原審人民法院以外的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更有利於查明案件事實、糾正裁判錯誤的,可以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審理。

第三百八十一條 對人民檢察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審理。對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包括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可能有錯誤,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一個月內作出決定,並將指令再審決定書送達抗訴的人民檢察院。

熱點內容
北大法律碩士復試考什麼 發布:2025-09-20 04:07:20 瀏覽:933
制定行政法的意義 發布:2025-09-20 03:55:15 瀏覽:248
新婚姻法2020年新規一夫多妻 發布:2025-09-20 03:55:14 瀏覽:319
民法總則草案對比 發布:2025-09-20 03:38:11 瀏覽:525
法律與道德事例 發布:2025-09-20 03:33:51 瀏覽:281
公司因工作意外死亡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0 03:25:20 瀏覽:262
勞動法三十八 發布:2025-09-20 03:18:38 瀏覽:728
社會與法沖動的代價 發布:2025-09-20 03:01:30 瀏覽:463
婚姻法女方意外身亡怎麼離婚 發布:2025-09-20 02:58:18 瀏覽:811
交通規則條例 發布:2025-09-20 02:56:51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