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補償怎樣算

勞動法補償怎樣算

發布時間: 2021-11-17 08:01:23

㈠ 新勞動法賠償標准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上年度平均工資指的是所有工資、補貼(比如:電話補貼、交通補貼、中餐補助)和獎金的總和,不包括個人繳納的保險部分。
賠償金是否要扣稅?可參考: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應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2007年10月31日
問題: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應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回復:
您在我們網站上提交的納稅咨詢問題收悉,現針對您所提供的信息簡要回復如下: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的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安置費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一次性補償收入。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含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其他補助),其收入在當地(所在省市)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繳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並按照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計算方法為:個人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減去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再減去按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費,用此余額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實際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出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然後再乘以年限數,就是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個人在該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安置費收入。對於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納個人所得稅。
上述回復僅供參考。有關具體辦理程序方面的事宜請直接向您的主管或所在地稅務機關咨詢。
歡迎您再次提問。
國家稅務總局
2007/04/03

㈡ 新勞動法補償

一、1,提前讓你辭職,那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05年到08年三年即三個月的補償金;
08年到10年,總共工作兩年零五個月,可以要求賠償金(為2.5個月補償金的兩倍即5個月的賠償);
那麼總共有8個月的錢。

2,還可以要求提前一個月代通知金。那麼就有9個月的錢。

3,當然如果是雙方協商解除,那麼工作四年零五個月,只能獲得4.5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加上一個月代通知金,總共5.5個月補償。

二、4,合同期滿提前一個月通知的話,那麼只能獲得08年到10年兩年即兩個月的經濟補償。

自己看著辦吧,找個律師操作一下,律師是有區別的。呵呵

㈢ 勞動法辭退賠償金怎麼計算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㈣ 2017年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怎麼計算的

用人單位除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外,其它情況根據解除的原因不同,賠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1、如果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這里所稱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按應發工資計算。

2、如果單位沒有正當合法理由單方辭退,需要按上面標准支付雙倍的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4)勞動法補償怎樣算擴展閱讀:

內容

職工薪酬准則規定的辭退福利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1、在職工勞動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論職工本人是否願意,企業決定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而給予的補償。

2、在職工勞動合同尚未到期前,為鼓勵職工自願接受裁減而給予的補償,職工有權利選擇繼續在職或接受補償離職。

針對這兩種情況,會計處理上也有所不同;一個是確定的,一個是預計的。辭退福利包括當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動時,對辭退的管理層人員進行補償的情況。

確認

1、確認的條件:

在同時滿足下列兩個條件時,企業應當確認由於辭退福利而產生的應付職工薪酬,同時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已經制定正式的解除勞動關系計劃; 提出自願裁減建議,並即將實施。

企業不能單方面撤回解除勞動關系計劃或自願裁減建議。

2、確認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正式的辭退計劃或建議應當由企業與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組織達成一致意見後,經過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批准。

2)如果企業的辭退計劃和裁減建議還在制定和討論中,未最後經過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準的情況下,對該項辭退福利不能確認。

3)該計劃或建議應當包括准備辭退的職工所在部門、職位及數量;根據有關規定按工作類別或職位確定的辭退補償金額;以及實施辭退的時間。

4)企業的辭退計劃和裁減建議必須制定的較為完整,已具有可操作性,這是評判能否即將實施的標准。

5)企業在制定辭退計劃和提出裁減建議時就可以確認預計負債,同時計入當期損益,而不需要等到實際支付補償款時再進行確認。

6)要求企業不能單方面撤回辭退計劃或裁減建議,是因為只有辭退計劃或裁減建議具有不可撤銷性,才能保證會計確認和計量具有可靠性,否則在會計上無法對該項辭退福利進行確認和計量。

7)辭退福利的支付應全部計入當期費用。因為該筆款項的支付,並不是職工為企業提供了服務,而是企業要辭退職工,而被辭退職工不能再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也就不能計入資產成本。

8)實質性辭退工作一般應當在一年內實施完畢,但因付款程序等原因使部分付款推遲到一年後支付的,視同符合確認條件。

㈤ 最新勞動法經濟補償金怎樣計算的啊

你好,經濟賠償金=原經濟賠償金+額外經濟賠償金

賠償金=應得工資*25%

賠償總金額=直接經濟損失+因獲取商業秘密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

經濟賠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㈥ 新勞動法中的賠償金和補償金有什麼不同,怎樣算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
經濟賠償金是用人單位違回反勞動法規答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在《勞動合同法》中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而經濟賠償金的支付標準是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

熱點內容
北大法律碩士復試考什麼 發布:2025-09-20 04:07:20 瀏覽:933
制定行政法的意義 發布:2025-09-20 03:55:15 瀏覽:248
新婚姻法2020年新規一夫多妻 發布:2025-09-20 03:55:14 瀏覽:319
民法總則草案對比 發布:2025-09-20 03:38:11 瀏覽:525
法律與道德事例 發布:2025-09-20 03:33:51 瀏覽:281
公司因工作意外死亡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0 03:25:20 瀏覽:262
勞動法三十八 發布:2025-09-20 03:18:38 瀏覽:728
社會與法沖動的代價 發布:2025-09-20 03:01:30 瀏覽:463
婚姻法女方意外身亡怎麼離婚 發布:2025-09-20 02:58:18 瀏覽:811
交通規則條例 發布:2025-09-20 02:56:51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