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日本新勞動法實行情況

日本新勞動法實行情況

發布時間: 2021-11-17 16:25:50

『壹』 日本勞動法

《日本勞動法(增補版)》為日本著名勞動法專家、東京大學法學院荒小尚志教授為向外國人系統介紹日本勞動法所著。此次引進中國,作者專門補寫了新的內容,使《日本勞動法(增補版)》涵蓋了日本勞動法的最新發展。《日本勞動法(增補版)》以非常清晰簡潔的語言對日本勞動法進行了全面的介紹,講述了日本勞動法的起源、發展和現狀,並展望了日本勞動法的未來。其中既有深入的理論介紹,又有大量的案例研究,使讀者可以深入地了解日本勞動法的傘貌、特點、形成原因以及發展。《日本勞動法(增補版)》適合法律理論和實務工作者閱讀,並適合企業管理人士,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士閱讀。讀者在對日本勞動法進行了解的同時,一定會從《日本勞動法(增補版)》中獲得深刻的啟發。
第1章 日本勞動法介紹
1 日本的經濟情況和勞動力
2 日本勞動法的特色
3 日本勞動法律制度概況
4 勞動法的執行機制
第2章 僱傭安定和日本的僱傭制度
1 僱傭安定和僱傭制度
2 長期僱傭模式:滲透在日本勞動法中的觀念
3 對解僱的限制
4 強制性的退休制度
5 僱傭安定的觀念性標准
6 國家的就業維持政策
第3章 非正式工
1 固定期限合同工
2 非全日制工(小時工)
3 承包合同勞動者
4 勞動者派遣
第4章 僱傭條件的規制體系
1 強制性法律確定的最低勞動條件
2 勞動合同
3 工作規章
4 集體協議
5 工作條件的靈活規制和長期僱傭制度
第5章 招募、僱傭和試用
1 日本的僱傭實踐
2 僱傭自由
3 招募、就業安置和勞動力供給的規制
4 工作條件
5 初步僱傭決定
6 試用期
7 僱傭自由和對解僱的限制
第6章 工資
1 日本工資制度的特色
2 「工資」的法律含義
3 對工資數額的規制
4 對工資支付的規制
5 僱主支付不能時對工資請求權的保護
第7章 工作時間和年休假
1 工作時間、休息期間和休息日的規制原則
2 原則性規定的例外
3 加班、休息日和夜班的規定
4 靈活工時制度
5 工作時間的計算
6 帶薪年休假
第8章 平等僱傭與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和諧
1 日本勞動市場中的女性
2 男女平等與家庭和諧的立法進展8l
3 《勞動基準法》中關於禁止對女性工資歧視的規定
4 關於工資以外的歧視待遇的判例法
5 1985年《僱傭機會平等法》及其在1997年的修改
6 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和諧
第9章 勞動者事故補償制度
1 勞動者事故補償制度概述
2 《勞動者事故補償保險法》
3 民事責任和勞動者事故補償之間的關系
第10章 勞動者調動和公司重組
1 公司內部的調配(配轉)
2 將勞動者調到公司之外的借調
3 勞動者的轉讓和在另外一個公司中的僱傭地位
4 對拒絕調動命令勞動者的解僱
5 公司重組和僱傭關系的轉移
第11章 工作場所秩序和紀律
1 長期僱傭和紀律處分措施
2 處罰措施的理論依據
3 紀律處分的類型
4 紀律處分的依據
5 紀律處分的適當性
第12章 工會
1 日本集體勞動關系的法律框架
2 工會的成立.
3 企業工會主義
4 企業工會主義的補救制度
5 工會的內部事務
第13章 集體交涉與集體協議
1 集體交涉的法律框架
2 分散性的集體交涉
3 集體協議的規定
4 集體交涉協議的法律效力
5 集體協議的標准性約束力的擴展(普遍約束力)
6 聯合勞資磋商會的廣泛興起與集體交涉的非正式化
第14章 爭議行動與工會活動
1 勞動爭議行動的減少
2 爭議行動的法律保護
3 爭議行動的正當性
4 當爭議行動期間的工資
5 僱主的應對措施
6 勞動爭議的處理
7 爭議行動的限制
8 工會活動
第15章 不當勞動行為
1 不當勞動行為救濟制度概述
2 日本不當勞動行為救濟制度的特徵
3 對不當勞動行為負責的「僱主」
4 不當勞動行為的種類
5 多會制與不當勞動行為
6 不當勞動行為案件的救濟程序
第16章 日本勞資關系及勞動法的發展:回顧與展望
1 日本勞資關系及勞動法的歷史發展
2 日本勞動關系及經濟發展中政府角色的特點
3 日本勞動法的展望
補遺2003年以來日本勞動法發展的概要

『貳』 2015年日本的新勞動法有規定可以兩去勞務嗎

現在還沒有頒布這項政策.
日本的勞動法體系相當完善 1、促進就業方面 這些法律法規通過為職業技術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培訓大量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熟練工人和技術管理人才,以及對失業者給予救濟,並由政府舉辦公共事業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在促進工人就業方面卓有成效,從而對日本工業現代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年份 促進就業方面的法律 1945 工會法 1946 勞動關系調整法 1947 勞動標准法 1947 職工安定法失業保險法和勞動者傷害補償保險法 1949 緊急失業對策法和煤礦離職者臨時措施法 1958 職業訓練法 70 年代初 《職業訓練基本計劃》 2、保障工人權益方面 這些門類細致,分工明確的法律法規,為避免工人在經濟不景氣時生活困難,保障失業工人的生活安定和促進就業,保證老人、婦女和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合法權利,以及促進婦女就業和保障,男女平等待遇,可以說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年份 保障工人權益的法律 1945 工會法 1959 最低工資法 1966 僱傭對策法 1970 國內勞動法 1971 勤勞者財產形成促進法 1972 勞動安全衛生法 1974 僱傭保險法 1976 關於工資支付的保障法 1963 老人福利法 1982 老人保險法 1972 勤勞婦女福利法 1970 勤勞青少年福利法 1986 男女同工同酬法 3、保障工資的支付方面, 1976 年5 月27 日,日本又制定了關於工資支付保障法,其規定具體的保障措施有:公司內儲蓄金保全措施,退職津貼保全措施,支付退職勞動者的工資遲付利息和支付政府墊付的未付工資。尤其是政府的墊款制,更顯其保障的強制性,所謂政府墊款是指政府對因工負傷的勞動者代交的屬於工傷保險的勞保福利性質的墊款。政府代替僱主所支付的墊款,僱主有義務償還。

『叄』 日本勞動法的內容簡介

《日本勞動法(增補版來)》為日本著名勞動源法專家、東京大學法學院荒小尚志教授為向外國人系統介紹日本勞動法所著。此次引進中國,作者專門補寫了新的內容,使《日本勞動法(增補版)》涵蓋了日本勞動法的最新發展。《日本勞動法(增補版)》以非常清晰簡潔的語言對日本勞動法進行了全面的介紹,講述了日本勞動法的起源、發展和現狀,並展望了日本勞動法的未來。其中既有深入的理論介紹,又有大量的案例研究,使讀者可以深入地了解日本勞動法的傘貌、特點、形成原因以及發展。《日本勞動法(增補版)》適合法律理論和實務工作者閱讀,並適合企業管理人士,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士閱讀。讀者在對日本勞動法進行了解的同時,一定會從《日本勞動法(增補版)》中獲得深刻的啟發。

『肆』 日本勞動法是怎樣規定勞務工加班工資

日本勞動法勞務工加班規定:
日本的勞動法規定是,一個月上班是23天的,時間是184小時。除那以外都算加班。加班費是正常上班的百分之0.25,22點以後是乘0.5.

『伍』 有誰懂日本勞動法啊/請幫幫忙!

1樓說的也是一個方法,但是找律師,相談,一次就是最少5000日元。我看你可以版這樣,先在你的周圍看看有沒權有與你同樣的人,如果有就跟他們打聽,如果沒有,你就拿著你和公司的合同(復印件)區咨詢一下[勞動基準監督署],問問看吧。現在這種事情多的是。

『陸』 日本勞動法工傷賠償

您好,您可以要求其賠償醫葯費,誤工費以及護理費等費用的

『柒』 日本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工作時間和工資計算

  1. 日本的勞動法規定是,一個月上班是23天的,時間是184小時。除那以外都算加班。加班費是正常上班的百分之0.25,22點以後是乘0.5。

2.加班是職工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從事工作的時間,一般來說,在規定的工作時間之外工作就算加班。

3.大阪市中央區谷町2-1-22フェアステージ大手前ビル7F,06-6949-5931這個是大阪府入國管理局的地址跟電話號碼,可以提前打電話咨詢一下。在大阪可以找一下叫做經營情報組合的地方,那個地方也是維護研修生合法權益的地方.

(7)日本新勞動法實行情況擴展閱讀:

《日本勞動法(增補版)》為日本著名勞動法專家、東京大學法學院荒小尚志教授為向外國人系統介紹日本勞動法所著。

此次引進中國,作者專門補寫了新的內容,使《日本勞動法(增補版)》涵蓋了日本勞動法的最新發展。《日本勞動法(增補版)》以非常清晰簡潔的語言對日本勞動法進行了全面的介紹,講述了日本勞動法的起源、發展和現狀,並展望了日本勞動法的未來。

其中既有深入的理論介紹,又有大量的案例研究,使讀者可以深入地了解日本勞動法的傘貌、特點、形成原因以及發展。

《日本勞動法(增補版)》適合法律理論和實務工作者閱讀,並適合企業管理人士,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士閱讀。讀者在對日本勞動法進行了解的同時,一定會從《日本勞動法(增補版)》中獲得深刻的啟發。

參考資料:

日本勞動法-網路

『捌』 日本研修生勞動法

(1)日本的勞動法體系相當完善 1、促進就業方面 這些法律法規通過為職業技術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培訓大量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熟練工人和技術管理人才,以及對失業者給予救濟,並由政府舉辦公共事業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在促進工人就業方面卓有成效,從而對日本工業現代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年份 促進就業方面的法律 1945 工會法 1946 勞動關系調整法 1947 勞動標准法 1947 職工安定法失業保險法和勞動者傷害補償保險法 1949 緊急失業對策法和煤礦離職者臨時措施法 1958 職業訓練法 70 年代初 《職業訓練基本計劃》 2、保障工人權益方面 這些門類細致,分工明確的法律法規,為避免工人在經濟不景氣時生活困難,保障失業工人的生活安定和促進就業,保證老人、婦女和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合法權利,以及促進婦女就業和保障,男女平等待遇,可以說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年份 保障工人權益的法律 1945 工會法 1959 最低工資法 1966 僱傭對策法 1970 國內勞動法 1971 勤勞者財產形成促進法 1972 勞動安全衛生法 1974 僱傭保險法 1976 關於工資支付的保障法 1963 老人福利法 1982 老人保險法 1972 勤勞婦女福利法 1970 勤勞青少年福利法 1986 男女同工同酬法 3、保障工資的支付方面, 1976 年5 月27 日,日本又制定了關於工資支付保障法,其規定具體的保障措施有:公司內儲蓄金保全措施,退職津貼保全措施,支付退職勞動者的工資遲付利息和支付政府墊付的未付工資。尤其是政府的墊款制,更顯其保障的強制性,所謂政府墊款是指政府對因工負傷的勞動者代交的屬於工傷保險的勞保福利性質的墊款。政府代替僱主所支付的墊款,僱主有義務償還。 (2)修改及時,通過試錯機制不斷的完善法律: 日本勞動者以勞動省令形式發布有關勞動法的實行規則即實施細則,例如《職業安全法實施細則》、《僱傭保險法實施細則》等。它注重根據實際需要及時立法,特別是能依客觀實際情況的變化而經常地、不斷地修改法律,幾乎每年都有修改。 (3)日本工會的自主性及集體合同的法律地位: 日本的工會是以勞動者為主體,為維護和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經濟地位而成立的自主團體或聯合團體,日本勞動者建立工會的目的,決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是謀求維持與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其經濟地位。 對於工會會員的資格及條件,日本工會法第2 條指出,工會是以勞動者為主體的自主地組織起來的團體或者聯合體。這里所說的勞動者,即指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具有僱傭關系,聽從別人命令,靠工資來謀生的人。另外,處於監督地位或代表資方利益者,不得加入工會組織,這主要是為了保持工會組織的純潔性和獨立性,充分體現工會會員當家作主的權利。 工會的主要職責是通過簽訂勞動協約即集體合同維護勞動者的權益,集體合同的締結主要經過兩個程序即集體談判和談判後合同的訂立。集體談判也稱團體交涉,集體談判的雙方當事人是勞資雙方,勞方為基層工會,資方為僱主或僱主組織,在日本,所有的基層組織都有談判權。集體談判權和團體行動權是日本勞動三權中的二權,受憲法保護,日本工會法規定禁止僱主的不當勞動行為,即規定僱主沒有權利拒絕和被僱傭勞動者代表團工會進行談判。經集體談判後,雙方當事人達成的一致協議稱為勞動協約即集體合同。勞動協議具有自治法律准則的效力。在工會法中明確規定:勞動合同中違反勞動協約、勞動條件及其他待遇所規定的標准部分,視為無效。無效部分,適用勞動協約規定的標准。同時勞動協約也不能違反憲法和勞動法律的規定,勞動協約是第二位的法律准則。 在日本雖然名義上存在各產業工會、各行業工會,但是實際上起到真正作用的還是各企業工會。每年春季各工會都會發動一起叫做「春斗」的爭取提高工資改善勞動條件的運動,但是隨著泡沫經濟等不景氣的影響,該運動的主要目的已經變為維護僱用、維持工資水平等,並積極發起反對政府的各關聯法案的利益修改與制定運動。 進入上個世紀末期以後,工會的加入率、組織率大幅降低,目前只有大型企業的工會起到應有的作用,用數字來說明的話,據去年的統計,中國的工會組織率不高於30%。這樣也可以得出我國工會的發展也是深入傳統產業革命國家的影響,但是誕生之初就與政治緊密地捆綁在了一起,並且構築成了一個難分你我的結合體。應該說這一點,是深受以前蘇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司考總結 發布:2025-09-20 00:43:06 瀏覽:277
勞動法賠款的雙限 發布:2025-09-20 00:42:13 瀏覽:555
依法治國的利弊 發布:2025-09-20 00:40:34 瀏覽:584
電視劇道德與法治 發布:2025-09-20 00:34:38 瀏覽:581
蒼南法院拍賣網站多少錢 發布:2025-09-20 00:32:22 瀏覽:542
融關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0 00:32:20 瀏覽:804
廈門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0 00:22:43 瀏覽:149
全國人大和常委會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0 00:14:55 瀏覽:950
湖北宜昌律師 發布:2025-09-20 00:14:06 瀏覽:990
新野律師 發布:2025-09-20 00:13:54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