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復議維持級別管轄
❶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由誰管轄
由做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因此,訴訟的對象應該是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管轄權屬於由該機關所在地法院,一般情況下是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❷ 行政復議有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嗎
有。行政復議管轄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受理復議申請的許可權和分工,即某一行政爭議發生後,應由哪一個行政機關來行使行政復議權。
法條鏈接:行政爭議發生後,行政機關行使行政復議權的管轄規定:
一、由人民政府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
1.對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政府申請行政復議;2.對省、自治區政府派出機關(即地方行政公署)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派出機關申請行政復議;3.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不服的,既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終局裁決(即行政相對人可以選擇,但如果選擇向國務院申請裁決的,國務院作出裁決後就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二、由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
1. 對於縣級以上地方各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既可以向本級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但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這些機關屬垂直領導體制)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只能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2.對國務院各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國務院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既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終局裁決。
三、由派出機關.派出機構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
1.對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派出機關(即地區行政公署、區公所、街道辦事處)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關得政府申請行政復議;2.對政府工作部門派出機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既可以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部門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地方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四、由法律法規授權組織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
對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分別向直接管理該組織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工作部門或者國務院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五、其他情況
1.對兩個以上行政部門以共同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2.對被撤銷的行政機關在撤銷前作出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繼續行駛其職能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❸ 簡述我國行政訴訟法中對級別管轄的有關規定
行政訴訟法關於級別的管轄有以下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八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第十九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二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二十三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十四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或者指定管轄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3)行政訴訟法復議維持級別管轄擴展閱讀:
確定級別管轄的標准:
民訴法是根據以下三個方面的標准來確定案件的級別管轄的:
1、案供的性質。
案件性質不同,審理起來難易程度也不同。重大涉外案件在性質上不同於一般涉外案件。專利案件、海事。
海商案件專業性強。在性質上也不同於一般案件。這些性質特殊的案件,應當由較高級別的法院管轄。
2、案件的繁簡程度。
案件情節有簡單和復雜之分,簡單的案件審理起來相當容易,復雜的案件審理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案情越復雜,審理的難度越高。
因而在確定級別管轄時,有必要考慮案件的繁簡程度,將簡單的案件分配給低級別的法院,將復雜的案件分配給級別較高的法院。
3、案件的影響范圍。
案件的處理結果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有的案件僅在基層法院的轄區內有一定影響,有的案件則在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有重大影響。
案件影響范圍越大,對審判質量要求就越高,所以要根據案件影響范圍的大小來劃分級別管轄,將影響范圍大的案件分配給級別較高的法院。
並且影響范圍與法院的級別呈正相關關系,影響范圍越大受理該案件的法院的級別越高。
❹ 行政復議決定既有維持又有改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根據《抄最高人民法院適用<中華人襲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四條 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原告只起訴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或者復議機關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追加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另一機關列為共同被告。
行政復議決定既有維持原行政行為內容,又有改變原行政行為內容或者不予受理申請內容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為共同被告
所以應當將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為共同被告
16081245
❺ 復議改變結果,以政府為被告,級別管轄怎麼確定 例:區公安分局做出了一個行政行為罰款200元,向區
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按照《行政訴訟法》規定,一審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經過復議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❻ 行政訴訟中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由什麼法院管轄
由原機關和行政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兩個法院你可以自由選擇
❼ 行政訴訟中經復議案件如何確定級別管轄
第一種情況,如果不是將原機關與復議機關作為共同被告的,可以由原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依據為《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在此地域管轄的基礎上,按照《行政訴訟法》的一般規定確定級別管轄。
第二種情況,如果將二者作為共同被告的,「父隨子原則」。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八條,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為共同被告的,以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確定案件的級別管轄。
《行政訴訟法》關於級別管轄的規定為:
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❽ 行政復議維持原判由誰管轄
原行政機關及復議機關住所地法院均可受理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十八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第二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或者職權變更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8)行政訴訟法復議維持級別管轄擴展閱讀
不同級別法院的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