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關於詢問未成年證人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關於詢問未成年證人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12-01 09:17:27

⑴ 刑事訴訟法與未成年人保護人中關於訊問未成年人時,監護人到場的問題,請問哪一個是

刑事訴訟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均有關於訊問未成年人時,監護人到場的問題。回另外刑訴法是一般法答,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特殊法,但是按現時的法律規定,刑訴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的規定更加詳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條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訊問和審判的時候,應當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認為辦案人員在訊問、審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意見。訊問筆錄、法庭筆錄應當交給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閱讀或者向他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六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詢問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通知監護人到場。

⑵ 《刑事訴訟法》中訊問未成年人時的問題

無論是訊問還是詢問,《刑訴法》規定均是「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依據《刑事訴訟法》

第十四條 二款

「對於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第九十八條 二款

「詢問不滿十八歲的證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應當「的說法在未成年人可以保護法里找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第五十六條第一款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詢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詢問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通知監護人到場。」

(2)刑事訴訟法關於詢問未成年證人的規定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

第二百六十六條

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承辦。

第二百六十七條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六十八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據情況可以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長經歷、犯罪原因、監護教育等情況進行調查。

第二百六十九條

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

第二百七十條

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訊問和審判的時候,應當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認為辦案人員在訊問、審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意見。訊問筆錄、法庭筆錄應當交給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閱讀或者向他宣讀。

訊問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有女工作人員在場。

審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其法定代理人可以進行補充陳述。

刑事訴訟法——人大網

⑶ 詢問未成年人證人或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時,應該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場還是可以通知

《刑事訴訟法》第98條第二款規定:「詢問不滿十八歲的證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筆者註:也是法定監護人)到場。」對於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則沒有進行規定,且其規定是「可以」。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56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詢問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通知監護人到場。」《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修改和增加了對刑事訴訟法關於未成年人的詢問主體和程序問題,且其規定是「應當」。從法理上看,《刑事訴訟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均是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制定的、處於同一效力階位的法律,根據「對於同一效力階位的法律、法條發生競合、沖突時,特別法優先於一般法適用」的法理原則,對於詢問、訊問未成年人應否通知監護人到場,毫無疑問應當適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應當通知監護人到場。

⑷ 請問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詢問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通知誰到場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條條

「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訊問和審判的時候,應當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

《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註: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⑸ 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進行詢問時有哪些特殊規定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八十一條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訊問和審判的時候,應當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認為辦案人員在訊問、審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意見。訊問筆錄、法庭筆錄應當交給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閱讀或者向他宣讀。

訊問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有女工作人員在場。審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其法定代理人可以進行補充陳述。詢問未成年被害人、證人,適用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

2、依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第七十五條詢問未成年人時,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到場,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能到場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確實無法通知或者通知後未到場的,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5)刑事訴訟法關於詢問未成年證人的規定擴展閱讀

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

第二條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第三條人民檢察院要加強同政府有關部門、共青團、婦聯、工會等人民團體以及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聯系和配合,加強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

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可以應犯罪嫌疑人家屬、被害人及其家屬的要求,告知其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的進展情況,並對有關情況予以說明和解釋。

⑹ 公安機關詢問未滿18歲的嫌疑人、證人,是否要通知其監護人到場

不一定是要監護人,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訊問時,應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其他成年人到場。

無論是否是監護人,訊問未成年時總要有合適的成年人到場。

(6)刑事訴訟法關於詢問未成年證人的規定擴展閱讀:

監護人和法定代理人是有區別的:

《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註: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六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意是:

(一)「偵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依照法律進行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

(二)「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四)「訴訟參與人」是指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五)「訴訟代理人」是指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和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
(六)「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參考資料: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機關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

⑺ 刑事訴訟法第98條第2款規定,詢問不滿18歲證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表人到場。但未成年保護法第56

我覺得答案是「應當」。
我認為兩部法律都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頒布的法律文件,版從法律效力上而權言不適用「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原則。
對於位階相同的兩部法律中矛盾的條款,可以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
現行的《刑事訴訟法》是79年頒布,96年修正的。
而《未成年人保護法》是07年頒布的。
因此優先適用《未成年人保護法》而不是《刑事訴訟法》。(法律依據:《立法法》83條)
我覺得用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解釋有些勉強:
因為《刑事訴訟法》已經寫明是不滿18歲的特定主體,而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是針對這一類特定主體,所以都是特別法。如果說《刑事訴訟法》這一條沒有特別註明是未滿18歲而是說所有的證人,那可以用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原則排除《刑事訴訟法》的適用。

⑻ 《刑事訴訟法》及《程序規定》對訊問證人,被害人的主要要求有哪些

(一)《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製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對於不滿十八歲得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詢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二)第九十八條第二款:詢問不滿十八歲得證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第五十六條第一款: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詢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詢問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通知監護人到場。

熱點內容
本科是工科的學生考法律碩士有什麼優勢 發布:2025-09-17 23:11:10 瀏覽:459
法考行政法主觀題誰講的好 發布:2025-09-17 23:04:31 瀏覽:553
天樞律師 發布:2025-09-17 22:51:48 瀏覽:863
侮辱嘲笑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7 22:28:45 瀏覽:886
西安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5-09-17 21:49:04 瀏覽:364
法院開庭函 發布:2025-09-17 21:40:51 瀏覽:994
合同法教學大綱 發布:2025-09-17 21:40:47 瀏覽:229
行政法第三十六條 發布:2025-09-17 21:35:36 瀏覽:403
中國古代法治思想 發布:2025-09-17 21:34:26 瀏覽:7
國企輪班勞動法工作時間 發布:2025-09-17 21:33:31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