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適用范圍司法解釋
最高法院關於勞動爭議的司法解釋,目前出台了3個。
勞動合同法,沒有專門的司法解釋。我網路空間與QQ日誌有這3個司法解釋。
2. 如何理解勞動法司法解釋三
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不屬於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的范圍,所以這類人員與用人單位之間不構成勞動關系,只能按勞務關系處理。
3. 勞動法八大司法解釋
你的提問沒有答案,關於勞動爭議的司法解釋有四個,
4. 勞動法的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司法解釋相關文件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勞部發〔1995〕309號)1995年8月4日
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勞部發〔1994〕481號)(1994年12月3日)
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勞部發〔1995〕223號)(1995年5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3月22日通過2001年4月30日起施行法釋〔2001〕14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法釋〔2006〕6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3年6月17日通過2003年9月5日起施行法釋〔2003〕13號)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5〕12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0年7月12日通過,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 法釋〔2010〕12號)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9號) 2010年12月31日通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5. 新《勞動法》的某些司法解釋
信息不足,無法判斷! 是否連續服務於該公司,還要了解別的信息;
例如:兩次勞動合同,中間是否簽訂過『解除第一份合同的協議』;是否辦理過『留職停薪』等手續;為何斷簽一年? 這一年是否為該公司服務,什麼形式的服務?
這些信息齊全才能判斷。
6.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法案件適用的司法解釋四第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第十一條回 變更勞動合同未答採用書面形式,但已經實際履行了口頭變更的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且變更後的勞動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當事人以未採用書面形式為由主張勞動合同變更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7. 勞動法司法解釋
1.你們可以依據單位加薪的書面承諾要求單位支付從2008.1月起至今的新、老工資標准之間的差額部分。
2.你們可以拒絕單位重新簽訂勞動合同的要求。
3.你們可以以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工資為由依法向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且要求單位按照你們二十年的工齡支付你們至少20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應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稅前應得工資。
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司法解釋是否適用於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是產生勞動糾紛的必經程序,關於勞動法及一切相關司法解釋都可以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