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確立勞動關系
1. 確立勞動關系
一、單位主體資格適格。個人是否適格,要看情況了。比如:年齡,是否同時與其它單位有勞動合同關系等。
二、「做廣告承攬業務,不給開工資、不給交納各項社會保險、沒有考勤記錄,收入以廣告額提成為主」這些情況有承攬合同關系的特徵。但「提供了辦公桌椅、電腦、電話、出入門卡、參加部門組織的各種業務會議、並獲得部門、單位兩次先進個人」,「做銀行存取款、廣告報表、衛生值日等多項工作」「享受和在編同樣的多項補助(午餐、電話、交通、出差)」又具有明顯的勞動關系特徵。
三、「年年完成單位下達的廣告經營任務」,說明這項業務是長期性的,不是短期或一次性的業務,應屬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綜上,此案例應是單位想以承攬合同關系對待,但實際上採取了勞動關系的管理方式。個人認為應可以確認為勞動關系。
建議向有管轄權的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勝訴概率較大,但具體如何裁定,要看你提交的證據了。
2. 勞動關系如何確認
員工與公司勞動關系確認方法:
1、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2、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1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2)勞動法確立勞動關系擴展閱讀:
屬於事實勞動關系的情形有:
事實勞動關系,指的是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後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前簽訂過勞動合同,但是勞動合同到期後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繼續在本單位工作卻沒有與其及時續訂勞動合同。
事實勞動關系與勞動關系相比,只是欠缺了書面合同這一形式要件,但並不影響勞動關系的成立。屬於事實勞動關系的情形包括了:
1、應簽而未簽訂的勞動合同;
2、以口頭協議代替的書面勞動合同;
3、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勞動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力、義務條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兼並合同中規定了職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問題,這就有了作為事實勞動關系存在的依據;
4、勞動合同期滿沒有終止也沒有續簽而形成的事實延續的勞動關系;
5、勞動合同構成要件或者相關條款缺乏或者違法,事實上成為無效合同,但是雙方依照這一合同規定已經建立勞動關系。
3. 如何確定勞動關系的確立時間
理論界關於勞動關系的定義千差萬別,對於勞動關系是否成立的判斷標准也是莫衷一是。在《勞動法》的框架卜,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關系的建立以訂立勞動合同為主要標志。但是,在實踐中出現了很多用人單位用工卻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現象。於是,又產生了所謂事實勞動關系、勞務關系等與勞動關系相對立的各種關系。在總結實踐的基礎[,《勞動合同法》調整了《勞動法》的有關規定,規定「用人單位自用「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迫)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_l_之日起建立」。也就是說,引起勞動關系產生的基本法律事實是用工,而不是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規定引起勞動關系產生的法律事實是用工,其目的是保護事實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的權益,並不是肯定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行為。但是這樣一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在用工之前、勞動合同訂立之後的這一段時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之間是什麼關系?應當適用什·么法律?
4. 確立勞動關系的標志是什麼
確立勞動關系建立的標志:實際用工的開始之日(即:只要勞動者實際提供勞動,用人單位實際用工,就建立了勞動關系。)。
有人認為,書面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勞動關系就建立,但是這是不對的;
我國法律規定勞動關系建立的唯一標準是實際用工,明確規定了自用工之日起勞動關系建立。
《勞動法》領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勞動關系,只有存在勞動關系,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才要受勞動法律的規范,才要適用勞動法律的相關規定。如果不存在勞動關系,就談不上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也談不上勞動法律的適用,因此勞動合同法首先要研究勞動關系什麼時候成立。
首先,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系的唯一標準是實際提供勞動。換言之,只要勞動者實際提供勞動,用人單位實際用工,就建立了勞動關系。不論勞動者是否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將受到同等的保護。這種理解實際上否定了原來實踐中關於事實勞動關系的概念。對於執法部門和司法部門而言,不能因為勞動者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拒絕加以依法保護。
所謂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關系。將實際用工作為建立勞動關系的標准有其合理性,是勞動關系的應有之義,同時也有利於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其次,書面勞動合同簽訂在前,實際用工在後的,勞動關系也是自實際提供勞動之日起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立後於書面勞動合同的簽訂日起,勞動關系建立日期之前的書面勞動合同只具有合同效力,如果合同一方違約,按照民法規定追究其違約責任。
再次,實際用工在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在後的,勞動關系早於書面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立不受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影響。本法還專門針對這種情形作了規范,通過經濟措施,促使用人單位早日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最後,勞動者在實際提供勞動的同時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簽訂期、勞動關系建立期和實際提供勞動期三者是一致的。
5. 確立勞動關系的標志是什麼急!!!!!
廣東胡律師:
兩人的觀點都有偏差,你的檔案關系調入B單位並不能證明你們的勞動關系,而社保關系並不一定是確定勞動關系的重要標志,相關法律法規並未對此做出明確的裁定。
確定勞動關系最重要的標志是勞動合同,但界於你未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轉不轉社保到B單位你們已形成了法律上的事實勞動關系。
根據《勞動法》相關規定,只要你提供以下證據就能充分證明你們是事實勞動關系: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
6. 勞動法關於勞動關系確立的規定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5]《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大至有回以下幾個依據:答
1、勞動合同(我估計你可能沒有)2、員工入職登記表 3、工資單或工資簽收憑證 4、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 5、員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記錄 6、員工工作證 7、員工考勤記錄 8、用人單位其他員工的證言
2、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7. 根據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簽定勞動合同形式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版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權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