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四百五十七

刑事訴訟法四百五十七

發布時間: 2021-12-06 13:11:13

㈠ 刑事訴訟法減刑不當是有啥規定的

刑事訴訟法對減刑不當的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應當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後二十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後一個月以內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應當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後二十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後一個月以內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減刑,是指對原判刑期適當減輕的一種刑法執行活動。減刑適用於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四百五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本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

㈡ 法律問題

應當自撤銷假釋之日起重新收監並執行原判決未執行的刑期,另有犯罪行為的數罪並罰
《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五十七條 罪犯在緩刑、假釋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被發現在判決宣告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應當撤銷緩刑、假釋的,由審判新罪的人民法院撤銷原判決、裁定宣告的緩刑、假釋,並書面通知原審人民法院和執行機關。
第四百五十八條 罪犯在緩刑、假釋考驗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作出緩刑、假釋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執行機關的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撤銷緩刑、假釋的裁定:(一)違反禁止令,情節嚴重的;(二)無正當理由不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四)受到執行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五)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撤銷緩刑、假釋的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生效。
人民法院應當將撤銷緩刑、假釋裁定書送交罪犯居住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由其根據有關規定將罪犯交付執行。撤銷緩刑、假釋裁定書應當同時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㈢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至二百七十九條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 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專誠悔罪,通過屬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條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第二百七十九條 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㈣ 刑事訴訟法第458條

你好,《刑事訴訟法》總共不超過300條,你應該問的是司法解釋吧,第四百五十八條 罪犯在緩刑、假釋考驗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作出緩刑、假釋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執行機關的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撤銷緩刑、假釋的裁定:
(一)違反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無正當理由不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執行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撤銷緩刑、假釋的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生效。
人民法院應當將撤銷緩刑、假釋裁定書送交罪犯居住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由其根據有關規定將罪犯交付執行。撤銷緩刑、假釋裁定書應當同時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㈤ 刑事訴訟法第157條 47條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七條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認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阻礙其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者控告。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或者控告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
第一百五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笫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

依據年10月26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關於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如下:

1、第一百四十四條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2、第一百四十五條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6)刑事訴訟法四百五十七擴展閱讀

依據《凍結涉案款物工作規定》中關於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財產規定如下:

1、第四條 人民檢察院扣押、凍結、保管、處理涉案款物,必須嚴格依法進行。嚴禁以虛假立案或者其他非法方式扣押、凍結款物。對涉案單位私設賬外資金但與案件無關的,不得扣押、凍結,可以通知有關主管機關或者其上級單位處理。嚴禁扣押、凍結與案件無關的合法財產。

2、第五條 嚴禁在立案之前扣押、凍結款物。立案之前發現涉嫌犯罪的款物,如果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及時立案,並採取扣押、凍結措施,以保全證據和防止涉案款物轉移。

個人或者單位在立案之前向人民檢察院自首時攜帶涉案款物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先行接收,並向自首人開具接收憑證,根據立案和偵查情況決定是否扣押、凍結。

人民檢察院扣押、凍結涉案款物後,應當對案件及時進行偵查,不得在無法定理由情況下撤銷案件或者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百五十八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全文共計二百九十條,不存在
第四百五十八條。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的規定文字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上訴或者抗訴案件的程序,除本章已有規定的以外,參照第一審程序的規定進行。

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8)刑事訴訟法四百五十七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二審的判決、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二百四十五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並製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對違禁品或者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對作為證據使用的實物應當隨案移送,對不宜移送的,應當將其清單、照片或者其他證明文件隨案移送。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應當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作出處理。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以後,有關機關應當根據判決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進行處理。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繳國庫。司法工作人員貪污、挪用或者私自處理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處分。

㈨ 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以後應當如何處理

關於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的訴訟程序處理,存在三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法院應當中止審理。

第二種觀點認為,法院應當將屈某涉嫌搶劫案退回檢察院(檢察院也可以再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第三種觀點認為,應待檢察院將屈某涉嫌故意毀壞財物案補充起訴後並案審理。若三個月審理期限將屆滿時未能補充起訴,檢察院應建議延期審理,法院可以同意。如有必要,法院也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或者先行判決。
根據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後檢察院應補充起訴:
基於保護犯罪嫌疑人的正當權益、避免重復審判 、節約司法資源等方面的考慮,司法解釋要求一般不能在明知有後罪的情況下先行判決,而應將前後罪合並審理。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審判期間,人民法院發現新的事實,可能影響定罪的,可以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或者變更起訴;人民檢察院不同意或者在七日內未回復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就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依照本解釋第二百四十一條的規定作出判決、裁定。」這充分表明,法院並非必須要求檢察機關補充起訴,而應視情況不同作相應處理;先行判決並不違法,並未絕對禁止。
2012年《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四百五十五條規定:「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訴人可以建議法庭延期審理。(三)發現遺漏罪行或者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雖不需要補充偵查和補充提供證據,但需要補充、追加或者變更起訴的……」
此外,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二十三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不難看出,即使法院同意檢察機關提出的一次或者兩次延期審理的建議,申請延長審限獲得上一級法院批准,其程序仍稍顯冗長、繁瑣。參考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八條關於偵查機關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三款關於補充偵查後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的規定和第二百零二條第二款補充偵查後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的規定,還宜作出規定: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的案件,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如此則可簡化訴訟程序,提高訴訟效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先行判決的情況發生,且對被告人的權益保護也是有利的。
綜上所述,根據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後,由當地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罪犯因為涉嫌犯新新的罪行而重新歸於公安機關的刑事偵查階段,導致罪犯前一個案件暫時開不了庭,不能以種種原因中止審理,不將新的案件退回到當地檢察機關,而是應該在繼續審理此案件的同理告知當地檢察機關再補充起訴的相關事宜。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適當延期審理或者向當地上一級的法院申請延長審理的期限,或者也可以先行進行判決。

熱點內容
廈門市法律援助員 發布:2025-09-17 03:53:05 瀏覽:111
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 發布:2025-09-17 03:42:41 瀏覽:808
行政法有統一 發布:2025-09-17 03:42:31 瀏覽:788
關於社團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7 03:40:25 瀏覽:521
廣東野保條例 發布:2025-09-17 03:21:04 瀏覽:996
台江法院庭長 發布:2025-09-17 03:20:56 瀏覽:803
財經法規的概念 發布:2025-09-17 03:19:38 瀏覽:283
德國民法七大發現 發布:2025-09-17 03:14:28 瀏覽:94
規章制度和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9-17 03:07:40 瀏覽:931
通許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7 02:45:32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