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當事人范圍
㈠ 民事訴訟調整的范圍
民事訴訟法其適用范圍,也就是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在什麼范圍內適用,對什麼人、什麼案件適用,在什麼區域、什麼時間適用。按照本條的規定,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民事訴訟的主體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這里的「公民」,指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自然人。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我國參加民事訴訟,民事訴訟法也適用於這些在我國參加民事訴訟的外國人、無國籍人。這里的「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包括企業法人、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其他組織是指尚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獨立的社會組織。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起民事訴訟的范圍包括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而產生的糾紛。財產關系是指基於物質財富關系而形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基於債權、物權、知識產權而形成的相互關系等。人身關系是指人們基於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相互關系,如姓名權、名譽權以及有關婚姻、收養、繼承等家庭關系。
民事訴訟范圍主要有以下:
1、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的案件,財產關系案件,是指因財產權利發生糾紛而引起的訴訟爭議。如買賣、租賃、合同、侵犯財產權、借貸、離婚案件、侵犯肖像權和名譽權等案件。
2、商法調整的商事法律關系發生的案件。如票據糾紛案件、股東權益案件、企業法人破產案件、海事海商案件等。
3、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中屬於民事性質的訴訟。如因環境污染引起的賠償糾紛案件,因不正當競爭行為引起的損害賠償案件等。
4、勞動法調整的部分勞動關系發生糾紛的勞動爭議案件。
5、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解決的其他案件。如選舉法及民事訴訟法規定的選民資格案件;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宣告失蹤或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等。
㈡ 民事決定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民事決定主要適用於下列事項:
(一)解決是否迴避問題
申請迴避是當事人的一項訴訟權利,但是否構成迴避則須對照法定條件。人民法院認為符合法定條件者應決定其迴避,否則應決定不予迴避。
(二)採取強制措施,排除妨害民事訴訟行為
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是一種不法行為,不果斷加以排除,訴訟難以順利進行。但妨害民事訴訟行為有其特定構成要件,對不同的行為又可採取不同的強制手段,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決定行為構成和實施手段時必須果斷迅速。對重大措施如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
(三)解決當事人提出的順延訴訟期限的申請問題
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可以在障礙消除後的10日內,申請順延期限。是否准許,應當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
(四)解決當事人申請緩、減、免交訴訟費用問題
實踐中,有的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可能有一定困難。為此,民事訴訟法規定了救濟原則,即在一定條件下,當事人可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免交訴訟費用,《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第27、29條有具體的規定,是否同意當事人緩、減、免的申請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
(五)解決重大疑難問題
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對解決重大疑難問題所作出的決定,如決定生效判決案件的再審等。
㈢ 我國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民事訴訟法》是怎麼規定的
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
一、因民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等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的民事案件,如合同糾紛、房產糾紛、侵害名譽權糾紛等案件;
二、因經濟法、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發生的爭議,法律規定適用民事訴訟程序審理的案件,如企業破產案件、勞動合同糾紛案件等;
三、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選民資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蹤、死亡等非訟案件;
四、按照督促程序解決的債務案件;
五、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決的宣告票據和有關事項無效的案件。
㈣ 民事訴訟法中當事人構成要件
民訴法中有以下幾種分類:
一、訴訟當事人指原告人、被告人。民訴法第四十八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二、訴訟參加人既包括當事人,還包括訴訟代理人。
三、訴訟參與人既包括訴訟參加人,還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和翻譯人員。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任務、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
中華抄人民共和國民襲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范圍:
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第五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㈥ 在現行民事訴訟法中,民事訴訟的主要受案范圍有哪些
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由受民法調整的民事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所引起的糾紛,第二類是由受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所引起的依法應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勞動爭議糾紛,第三類是法律規定的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其他糾紛或事項。
(1)第一類糾紛范圍1)
婚姻家庭糾紛。包括離婚及離婚的財產糾紛、解除非法同居關系糾紛、戀愛引起的財產糾紛、撫養和贍養糾紛、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等。
2)
繼承遺產糾紛。包括繼承權糾紛、遺囑繼承糾紛、遺贈撫養協議糾紛、分割遺產份額糾紛等。
3)
土地糾紛。包括宅基地糾紛、侵犯土地使用權糾紛等。
4)
房屋糾紛。包括房屋確權糾紛,房屋買賣、使用、租賃、代管、典當、拆遷、調換等糾紛。
5)
各種物權糾紛。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等糾紛。
6)
相鄰關系糾紛。包括相鄰採光、通風、通行、排水、滴水、噪音、防險等糾紛。
7)
涉及人身權糾紛。包括侵害他人身體的侵權糾紛,醫療事故糾紛,美容致人損害的糾紛,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損害的糾紛,被動物致傷造成的糾紛,侵犯他人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引起的糾紛。
8)
債務糾紛。包括合同糾紛、代理糾紛、追還不當得利糾紛、無因管理索賠糾紛等。
9)
知識產權糾紛。包括著作權糾紛,商標權糾紛,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糾紛,發明、發現權糾紛,工業產權轉讓、使用許可等糾紛。
10)各種票據糾紛。包括股票糾紛、債券糾紛、彩票糾紛等。
(2)第二類糾紛范圍。
1)
勞動合同爭議糾紛。
2)
除名、辭退或開除爭議糾紛。
3)
對企業作出的其他處理或處分決定不服爭議糾紛。
4)
關於是否工傷的認定爭議糾紛。
5)
其他。
這類糾紛或爭議引起民事官司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先由相關的勞動爭議管理部門進行仲裁,當事人對仲裁結論不服才可以去法院打官司,未經仲裁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3)第三類糾紛范圍。
上述糾紛種類尚不能包括進去的其他糾紛或非糾紛。如選民不服選舉委員會對選民資格的申訴所作的處理決定而引起的糾紛,申請宣告死亡、失蹤,申請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申請認定財產無主等非糾紛。
㈦ 民事訴訟法中的判決和決定適用的范圍。
一、決抄定的適用范圍是:
1迴避問襲題的處理
2對妨礙民事訴訟的人採取的強制措施
3對當事人訴訟費用的減、免、緩問題
4對某些重大疑難問題的處理
5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延長訴訟期間的處理
二、除調解或者裁定是案件,一律適用判決。
如有幫助,請採納!
㈧ 民事訴訟受案范圍
【法律分析】
在現行民事訴訟法中,民事訴訟的主要受案范圍:
一、第一類糾紛范圍。
1、 婚姻家庭糾紛。包括離婚及離婚的財產糾紛、解除非法同居關系糾紛、戀愛引起的財產糾紛、撫養和贍養糾紛、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等。
2、繼承遺產糾紛。包括繼承權糾紛、遺囑繼承糾紛、遺贈撫養協議糾紛、分割遺產份額糾紛等。
3、土地糾紛。包括宅基地糾紛、侵犯土地使用權糾紛等。
4、房屋糾紛。包括房屋確權糾紛,房屋買賣、使用、租賃、代管、典當、拆遷、調換等糾紛。
5、各種物權糾紛。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等糾紛。
6、相鄰關系糾紛。包括相鄰採光、通風、通行、排水、滴水、噪音、防險等糾紛。
7、涉及人身權糾紛。包括侵害他人身體的侵權糾紛,醫療事故糾紛,美容致人損害的糾紛,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損害的糾紛,被動物致傷造成的糾紛,侵犯他人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引起的糾紛。
8、債務糾紛。包括合同糾紛、代理糾紛、追還不當得利糾紛、無因管理索賠糾紛等。
9、知識產權糾紛。包括著作權糾紛,商標權糾紛,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糾紛,發明、發現權糾紛,工業產權轉讓、使用許可等糾紛。
10、各種票據糾紛。包括股票糾紛、債券糾紛、彩票糾紛等。
二、第二類糾紛范圍。
1、勞動合同爭議糾紛。
2、除名、辭退或開除爭議糾紛。
3、 對企業作出的其他處理或處分決定不服爭議糾紛。
4、關於是否工傷的認定爭議糾紛。
5、其他。
三、上述糾紛種類尚不能包括進去的其他糾紛或非糾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