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中關於事假扣款的規定

勞動法中關於事假扣款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12-07 21:50:16

A. 勞動法之病事假 扣款條例

1、「關於醫療期問題」,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七十六條規定,依據原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和勞動部《關於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號),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和在本企業工作年限的長短,享受3-24個月的醫療期,對於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癒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2、「關於醫療期相關待遇問題」,原勞動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工人職員疾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連續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應由用人單位按下列標准支付病傷假期工資:本企業工齡不滿2年者,為本人工資60%;已滿2年不滿4年者,為本人工資70%;已滿4年不滿6年者,為本人工資80%;已滿6年不滿8年者,為本人工資90%;已滿8年及8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100%。連續醫療期間超過6個月的,應由用人單位按月付給疾病或非因工負傷救濟費,其標准如下:本企業工齡不滿1年者,為本人工資40%;已滿1年未滿3年者,為本人工資50%;3年及3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60%。同時,《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規定,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3、「關於醫療期滿,解除勞動合同問題」,《勞動合同法》以及《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並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4、「關於事假工資問題」,《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規定,勞動者在事假期間的、或因勞動者本人的原因中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予支付其期間的工資。

B. 國家勞動法規定,在職職工因為有事請事假具體怎麼扣款

沒有規定,屬於用人單位用工自主權,可以專協商,事假沒有工屬資按照法律規定,勞動者請事假單位可以扣除該日工資。至於單位扣工資是否合理,提供如下計算方法供參考:一、日工資數:日工資計算方式為:基本工資/21.75,可以算你每天的實際工資數。基本工資是你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不是當月拿到的實際工資。月計薪天數為21.75,而不是21.16。二、應得工資數:基本工資減加上你的加班費、津貼、補助就是你的實際應得工資。三、實得工資數:應得工資扣除請事假天數的工資、社會保險數額、個人所得稅(如果有的話),剩餘的就是你是的工資數。

C. 新勞動法對請事假的扣工資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法對此沒抄有規定,這屬於用人單位的管理許可權,按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制度執行。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D. 勞動法關於請假扣款的規定

E. 國家勞動法關於請假扣工資是如何規定的

請假是否扣工資及扣多少工資由請假事由決定:

  1. 事假。

    按規定,事假一天扣工資數額=月薪÷21.75。21.75為勞動法規定的月計薪天數。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 病假。

    按規定,病假一天扣工資數額=月薪÷21.75X40%,其中40%為最大扣款比例,一般公司扣款比例低於40%,且部分公司設有一定天數的帶薪病假。且勞動法規定,扣款後當日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3. 年假及其他。

    國家規定的帶薪休假,婚假,喪假及其他合法假期公司不可扣職工工資。

對於公司不按照勞動法規定,胡亂扣取員工工資的,員工可向當地勞動部門提起勞動仲裁。

拓展資料:

《勞動法》關於員工休假的條款: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休假: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資料鏈接:網路_休假

F. 關於事假扣工資(高分懸賞法律依據)

現在中國勞資關系混亂的很,一般來說資方占絕對強勢,給你個法條,你自己看一下,不過如果是和資方對簿公堂的話,你事前要做好跳槽或被炒的心理准備。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61條規定: 實行計時工資制的勞動者的日工資,按其本人月工資標准除以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數(實行每周40小時工作制的為21.16天,實行每周44小時工作制的為23.33天)進行計算。
因此,事假扣工資,應該按國家規定的:
應扣工資=月工資/21.16天(或者23.33)×請假天數。

G. 勞動法規定請假扣工資標準是怎樣的吶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回累計病休時間答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H. 勞動法規定請事假如何扣工資

沒有規定,屬於用人單位用工自主權,可以回協商,事假沒有工資按照法律規答定,勞動者請事假單位可以扣除該日工資。至於單位扣工資是否合理,提供如下計算方法供參考:一、日工資數:日工資計算方式為:基本工資/21.75,可以算你每天的實際工資數。基本工資是你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不是當月拿到的實際工資。月計薪天數為21.75,而不是21.16。二、應得工資數:基本工資減加上你的加班費、津貼、補助就是你的實際應得工資。三、實得工資數:應得工資扣除請事假天數的工資、社會保險數額、個人所得稅(如果有的話),剩餘的就是你是的工資數。

I. 勞動法規定請事假怎麼扣工資

沒有來規定,屬源於用人單位用工自主權,可以協商,事假沒有工資按照法律規定,勞動者請事假單位可以扣除該日工資。至於單位扣工資是否合理,提供如下計算方法供參考:一、日工資數:日工資計算方式為:基本工資/21.75,可以算你每天的實際工資數。基本工資是你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不是當月拿到的實際工資。月計薪天數為21.75,而不是21.16。二、應得工資數:基本工資減加上你的加班費、津貼、補助就是你的實際應得工資。三、實得工資數:應得工資扣除請事假天數的工資、社會保險數額、個人所得稅(如果有的話),剩餘的就是你是的工資數。

J. 勞動法規定請事假是一天扣多少錢

勞動法沒有規定請事假一天扣多少錢,一般請事假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工資的,但是不得額外扣除員工工資

熱點內容
上海律師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6 21:29:15 瀏覽:888
民訴訟法200 發布:2025-09-16 21:23:12 瀏覽:916
合同法249條 發布:2025-09-16 21:20:51 瀏覽:760
法官官職大嗎 發布:2025-09-16 21:19:55 瀏覽:943
國家對開發區條例 發布:2025-09-16 21:19:52 瀏覽:869
法規先鋒 發布:2025-09-16 21:15:15 瀏覽:157
民事法律責任的主要特點 發布:2025-09-16 21:12:50 瀏覽:615
危險化學品相關法規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20:47:16 瀏覽:393
法治宣傳宣誓 發布:2025-09-16 20:41:25 瀏覽:809
海門法院上訴 發布:2025-09-16 20:37:21 瀏覽: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