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第36

刑事訴訟法第36

發布時間: 2021-12-08 02:09:08

① 刑事拘留36天了沒有簽逮捕公安局辦取保候審是怎麼回事

取保候審,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後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未逮捕辦理了取保候審,一般情況下,是因為犯罪嫌疑人犯罪情節較輕,社會危害性不大。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②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是什麼 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是什

《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襲》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
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③ 刑事訴訟中辯護人的權利有哪些,分別是什麼

犯罪嫌疑人受到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

一、偵查階段刑事律師介入案件

(一)律師介入時間

犯罪嫌疑人受到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刑事訴訟法》第33條)。

(二)委託手續

1.被告人在押時手續

(1)向犯罪嫌疑人家屬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其所知的情況(公安局向家屬發出的《拘留通知書》);

(2)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簽署《刑事委託合同》(附《簽署訴訟、仲裁委託合同告知書》一式三份,一份交委託人,一份由律師事務所存檔,一份由案件承辦律師存檔;

(3)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簽署《授權委託書》一式數份,復印證明親屬關系的證件;

(4)製作律師工作確認清單;

(5)置備案件袋(寫明案由:當事人姓名及涉嫌罪名,之後補充案號)。

2.被告人沒有被羈押時手續

基本同上,《刑事委託合同》《授權委託書》由犯罪嫌疑人簽署。

3.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時手續

《指定辯護函》。

二、偵查階段刑事律師的准備工作

(一)與辦案機關取得聯系

聯系辦理案件的公安預審部門或者檢察院偵查部門,向偵查機關辦案人員溝通的內容:

1.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

2.確定遞交手續及會見的時間;

(二)提前研究罪名和了解案情

1.學習研究罪名的犯罪構成及辯點;

2.知識型或技術型犯罪需了解專業知識、術語、行業背景;

3.向其家屬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抓獲經過、案情;

4.根據媒體報道了解案情及背景。

三、刑事律師工作之會見

(一)會見前備忘

1.電話跟看守所預約會見的時間;

(註: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會見前應獲偵查機關批准,其他案件無需經過批准;大部分案件會在提出要求後48小時內安排會見,部分案件是5日內安排)

2.地圖查找看守所方位,制定出行計劃;

3.需提前准備好的資料;

(1)授權委託書;(2)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介紹信(需寫明律師執業證號、聯系方式);(3)律師執業證、實習律師證(如實習律師一同會見)及其復印件(有些地方要求律師提交律師執業證復印件;有些地方實習律師會見是需要偵查機關或者看守所同意的);(4)身份證(差旅及其他需要);(5)筆、紙、印油等辦公用品若干;(6)交流提綱;(7)偵查機關出具的《批准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准予翻譯人員參與會見的同意函》(如有)。

(二)會見流程(以第一次會見為例)

1.會見手續(遞交介紹信、授權委託書、律師執業證復印件,出示律師執業證,登記在押犯罪嫌疑人及律師信息);

2.律師第一次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時,應向犯罪嫌疑人表明身份,出示委託書;告知犯罪嫌疑人受何親屬委託為其提供法律幫助;詢問其是否同意聘請本律師;若同意,應在委託書上簽名確認;表示不同意的,應要求其書面表明意見;

3.按照交流提綱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案情,製作律師會見筆錄;

4.完成會見筆錄後交犯罪嫌疑人閱讀或向其宣讀,問是否有補充或修改,確認無誤後由犯罪嫌疑人簽名、按捺指紋;

5.會見完畢與羈押場所辦理犯罪嫌疑人交接手續。

(三)會見交流提綱

1.律師自我介紹;

2.轉達親屬問候關心;

3.與家屬簽署《授權委託書》的說明,征詢犯罪嫌疑人對所聘請律師的意見;

4.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出生年月、職務身份、是否受過刑事處分、被刑事處分的罪名及刑期、懷孕與否、患病與否;

5.感知其精神狀況;

6.了解抓獲經過、到案經過;

7.聽取犯罪嫌疑人關於案件事實和情節的陳述,以及關於其無罪或罪輕的辯解(需對細節進行追問);

8.讓犯罪嫌疑人回憶偵查人員的每一個提問及其回答;

9.告知可能涉嫌的罪名以及可能承擔的刑事責任,解釋刑法的有關規定;

10.聽取犯罪嫌疑人關於案件事實和情節的陳述,以及關於其無罪或罪輕的辯解(需對細節進行追問);

11.了解犯罪嫌疑人自首、立功情況;

12.告知犯罪嫌疑人的權利義務、解釋說明刑事訴訟法律的有關規定(包括迴避、如實供述、變更強制措施、申訴、控告等);

13.了解被採取強制措施的法律手續,包括時間、種類、是否宣讀或送達相關法律文書;

14.了解犯罪嫌疑人被採取強制措施過程中其人身權利是否受到侵犯,偵查人員和監管人員是否存在逼供、誘供;

15.告知偵查、審查起訴、審判等流程和每階段預計的時間;

16.提醒核實訊問筆錄、鑒定意見等文書內容後方能簽名。

(四)會見目標

1.第一次會見的目標:建立信任、心理輔導、告知權利義務、了解供述情況、偵查和羈押的合規性;

2.之後會見的目標:了解案情;了解供述情況;判斷是否有追加、變更罪名的可能性;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申訴或控告;

(五)會見注意事項

1.面對監管人員或偵查人員無理阻撓,應運用法律法規維護自身權益,也可以隨身帶上法律法規,在必要時以法條進行辯論;

2.切忌在犯罪嫌疑人面前與辦案人員、監管人員發生爭執;

3.面對犯罪嫌疑人的謊言,不必指責,但應告知他其他證據證明的事實,以及告知他其供述將在庭上質證、核實;

4.對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的違規要求,應以法律法規說明後果以及對本案的影響;

5.遵守律師會見的法律法規;

6.會見時與當事人談話需根據其文化程度、閱歷等綜合因素,用最直白最清晰的語言交流。

四、刑事律師工作之請求撤銷案件

(一)適用情形

根據對案件的了解,刑事律師可從專業角度向立案的公安機關提交請求作出撤銷案件決定的法律意見書。

適用情形包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犯罪嫌疑人有不在場證明、並未參與本案;等等。

(二)法律意見書內容

1.犯罪嫌疑人涉嫌罪名、羈押情況;

2.委託情況;

3.案件基本事實;

4.法律分析;

5.請求公安機關作出撤銷案件的決定;

6.證明法律意見書相關內容的證據。

五、刑事律師工作之請求不予批捕

(一)適用情形

根據對案件的了解,在偵查機關提請逮捕後檢察院批捕前,刑事律師可從專業角度爭取在辦案人員形成意見之前,向檢察機關提交請求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的法律意見書,使檢察院了解案件可能存在的問題,審慎考慮,避免錯捕之後所可能承擔的國家賠償責任。

(二)法律意見書內容

1.犯罪嫌疑人涉嫌罪名、羈押情況;

2.委託情況;

3.案件基本事實;

4.法律分析;

5.請求公安機關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

6.證明法律意見書相關內容的證據。

六、刑事律師工作之變更強制措施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強制措施有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種,司法實踐中較為常用的是拘留、逮捕和取保候審,拘傳和監視居住較少採用。下文主要探討申請取保候審的工作流程。

(一)申請時間

自犯罪嫌疑人被拘留時起即可申請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二)申請條件

1.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2.監視居住: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註: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三)常見取保候審適用的情形

1.犯罪數額不大、已退贓的職務犯罪案件;

2.危害結果不大的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案件;

3.經濟賠償等達成諒解的交通肇事案件;

4.危害結果不大的未成年人案件;

5.經濟賠償等達成諒解的故意傷害(輕傷)案、故意毀壞財物案件;

(四)與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講解取保候審

講解內容:

1.取保候審的使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65條);

2.保證方式及條件、保證金退還(《刑事訴訟法》第66、67、71條);

3.保證人、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法律責任(《刑事訴訟法》第68、69條);

4.申請取保候審在司法實踐中的難度;

5.不承諾結果。

(五)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

申請書基本內容:

1.申請人;

2.犯罪嫌疑人涉嫌罪名、羈押情況;

3.申請事項:請求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

4.事實與理由;

5.證明申請書相關內容的證據;

6.保證方式。

(六)申請過程中的救濟

1.偵查機關駁回的情形

對於申請偵查機關需要在3日內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答復。對於不同意適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律師有權要求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並可以申請復議或向有關部門反映。

2.沒收保證金、保證人罰款的情形

保證人、被取保候審人在收到《對保證人罰款決定書》《沒收保證金決定書》後的5日以內,向執行機關的上一級主管機關申請復核一次。上一級主管機關收到復核申請之後,應該在7日內作出復核決定。

(七)申請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1.期限屆滿。《刑事訴訟法》規定取保候審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2.發現犯罪嫌疑人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七、刑事律師工作之代理申訴或控告

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代理申訴、控告(《刑事訴訟法》第36條)

(一)代理申訴或控告的情形

1.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權利和人身自由。如刑訊逼供、監管人員不作為致使犯罪嫌疑人被關押人員毆打;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不予以釋放、解除或者變更的。

2.侵犯犯罪嫌疑人的財產權利。如應當退還取保候審保證金不退還的;對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不解除的;貪污、挪用、私分、調換、違反規定使用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的。

3.侵犯犯罪嫌疑人的程序性權利。如辯護權;知情權(告知迴避權、聘請律師權利、鑒定意見、採取強制措施的理由、偵查終結的結果、補充偵查後的結果)。

(二)受理部門

向直接受理案件的公安機關、檢察院申訴或控告。對處理不服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

(三)搜集侵犯犯罪嫌疑人權利的相關證據

通過會見搜集;注意及時性;告知犯罪嫌疑人保存證據的方法。

(四)申訴或控告書的內容

1.被代理的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

2.申訴或控告對象;

3.違法的事實,包括時間地點等;

4.初步的證據或者證據線索;

5.法律依據;

6.對處理的要求。

④ 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對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的主體有明確規定,即限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朋友不在之列。

第九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後,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⑤ 關於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的理解

兩者不一樣.一是材料提交的機關不同.訴訟文書是由偵查機關移交到檢察院的材料,主要是拘留證, 傳喚證,逮捕證,技術性簽定材料就是鑒定材料.本案指控的犯罪事實則是由檢察院提交到法院的材料.二是內容不同.前者是程序性的材料,後者是證明有罪的實體性材料.

北京市天依律師事務所 鮮鵬

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項

第一百三十六條:進行搜查,必須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證。在執行逮捕、拘留的時候,遇有緊急情況,不另用搜查證也可以進行搜查。

⑦ 刑事拘留最長37天,36天放人,還是37天放人

1、刑事拘留最長是37天,最遲放人就是第37天,拘留從第二天算一天。
2、在這期間不放人的,就會逮捕或者變更強制措施,如取保候審。
法律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⑧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進行搜查必須向被搜查人出示

標准答案:出示搜查證。

法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

進行搜查,必須向專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證。

在執行逮捕屬、拘留的時候,遇有緊急情況,不另用搜查證也可以進行搜查。

如何理解:一般情況下,必須出示搜查證才能搜查,緊急情況下,可以不出示搜查證進行搜查,搜查完畢後再補辦搜查證。實務當中,搜查後再辦搜查證的並不少見。

希望採納,如有疑問,可以補充,或者私信,我會為你詳細解答。

⑨ 刑事訴訟相關問題

1、正確,因為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八條規定,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一規定對於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彌補其訴訟能力不足的缺陷是非常重要的。指定辯護制度是以未成年人為犯罪主體的司法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存在缺陷,《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3、不能,《刑事訴訟法》第36條規定:「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會見和通信。」因此,本案中人民檢察院借口保密而阻止辯護律師復印公安機關的起訴意見書的行為是不合法的。
4、錯誤,從法律程序的規定來看,按時送達起訴書副本,按時通知開庭日期、地點等,都是為了保障辯護人充分行使辯護權而設的。
5、不能,律師辯護有獨立的地位,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但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託人隱瞞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所以不能拒絕出庭辯護。

⑩ 為什麼說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36條並無不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次審議稿)》第36條(以下簡稱「草案第36條」)對刑法第三百零九條「擾亂法庭秩序罪」作了修改,在律師界乃至法律界引發較大的爭議。

原條文:
第三百零九條 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草案第36條:

有下列擾亂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一)聚眾哄鬧、沖擊法庭的;
(二)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的;
(三)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
(四)有其他擾亂法庭秩序行為,情節嚴重的。

草案第36條第1款及第2款,各界並無爭議。惟增加的第3、4款在法律界引發較大的爭議,特別是諸多律師存在顧慮,甚至認為該條系針對律師而設,紛紛建議暫緩修改或刪除此兩款。

筆者認為草案第36條第3、4款內容並無不妥,可資贊同,但確有必要做好解釋、說明、宣導工作,以消弭律師界乃至法律界人士的顧慮。

具體理由如下:

一、草案第36條第3款內容,合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與三大訴訟法律的規定相呼應、銜接,並無不妥,可資贊同

(一)法庭權威不容藐視、不容蔑視,《決定》明確提出:完善懲戒妨礙司法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拒不執行生效裁判和決定、藐視法庭權威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規定。

(二)現行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均就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構成犯罪須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4年修正)雖未如此明確規定,但亦可作同樣理解,因此,草案第36條增設第3款,誠有必要,無可指摘,不增設,反而使得訴訟法律的規定無法有效實施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10條【對妨害法庭秩序的強制措施】第3款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94條【違反法庭秩序的處理】第2款明確規定:對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9條明確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或者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六)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或者以哄鬧、沖擊法庭等方法擾亂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

……

(三)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10條第3款即已明確規定: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等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二、草案第36條第4款是「避免掛一漏萬的規定」,無須做過分的聯想和解讀

草案第36條第4款「有其他擾亂法庭秩序行為,情節嚴重的」,該等條款,屬於兜底條款,是「避免掛一漏萬的規定」。

應當看到,在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兜底條款為數不菲,因此,從立法技術層面而言,個人以為草案第36條第4款亦無可非議,無須做過分的聯想和解讀。

三、從草案第36條第3、4款字面文義來看,顯然難以得出針對律師此一特定群體而設的結論

四、律師要做守法楷模,遵守法庭規則,維護法庭秩序;即便履行辯護代理職責,也不得實施 「侮辱、誹謗、威脅」行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

一方面,律師在法庭上,在法治框架內,用法言法語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即便言行較真、執著(「死磕」),也無可指摘,因為律師執業的首要職責就是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法庭在任何時候都應當得到尊重,且首先要獲得法律人的尊重」。律師負有「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使命,這一使命與法庭審判活動的目標和宗旨是一致的,因此,維護法律尊嚴、尊重法律權威是律師職業應有之義,律師應當是法律的擁護者和踐行者,須嚴格依法履行辯護代理職責,遵守訴訟法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等相關規定,遵守訴訟規則,遵守法庭規則和法庭紀律,維護法庭秩序。實施 「侮辱、誹謗、威脅」行為,擾亂法庭秩序,干擾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不僅損害國家法律的尊嚴和權威,而且與律師的職業使命相背離,有損律師的職業形象。

需要強調的是,現行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12年修正)(以下簡稱「《律師法》」)第49條即明確規定律師「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律師法》第37條第1、2款明確規定: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其中,「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即是參酌國際慣例所規定的律師「庭審中言論責任豁免權」,惟這並不意味著律師在法庭上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庭審中言論責任豁免權」有一定的限制,有些言論,如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即不享有豁免權。

五、律師隊伍已經成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法院、檢察院等應尊重和支持律師依法履行職責, 切實保障律師各項執業權利,落實律師在庭審中發問、質證、辯論等訴訟權利,建立健全對侵犯律師執業權利的救濟機制

審判實務中,辯審沖突不斷加劇,法官把律師趕出法庭時有耳聞,律師依法履行職責遭遇阻礙的情形不時發生,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諸多律師因此對草案第36條第3、4款內容存在疑慮,紛紛提出修改完善意見,此無可厚非,應予理解。

(一)有必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修法「說明」中,對草案第36條作出必要的解釋、說明,以消弭律師界乃至法律界人士的顧慮。

(二)及時釐定「擾亂法庭秩序罪」的判斷標准,對「侮辱」、「誹謗」、「威脅」(特別是「威脅」)等用語之涵義盡可能作出明確的詮釋,從行為主體、行為時間、行為人主觀、行為後果等方面嚴格釐定「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判斷標准,以釐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且不論對律師抑或其他人,嚴格適用,慎重適用,以防止該罪名被濫用,以免律師的顧慮一語成讖。

(三)倘若草案第36條最終獲得通過,有必要依照《律師法》第36條之規定,切實保障律師的辯論權和辯護權,依照《律師法》第37條之規定,切實保障律師人身權和庭審中言論責任豁免權,從而保障律師充分履行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職責,在法庭上得以大膽陳述代理或辯護意見而不必擔心會因此受到侵權、誹謗、偽證、包庇等民事或刑事責任追究,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法院庭審的功能,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訴訟委託人的合法權益,達到維護司法公正的目的。

另一方面,有必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37條第2款條文中「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作出較為明確的詮釋,以釐清律師「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之言論的邊界,協助釐清「擾亂法庭秩序罪」之罪與非罪的界限,竭力避免律師無端因法庭上之言論而入罪的情形發生。

(作者:邱興亮 ,福建聯合信實律師事務所)

熱點內容
上海律師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6 21:29:15 瀏覽:888
民訴訟法200 發布:2025-09-16 21:23:12 瀏覽:916
合同法249條 發布:2025-09-16 21:20:51 瀏覽:760
法官官職大嗎 發布:2025-09-16 21:19:55 瀏覽:943
國家對開發區條例 發布:2025-09-16 21:19:52 瀏覽:869
法規先鋒 發布:2025-09-16 21:15:15 瀏覽:157
民事法律責任的主要特點 發布:2025-09-16 21:12:50 瀏覽:615
危險化學品相關法規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20:47:16 瀏覽:393
法治宣傳宣誓 發布:2025-09-16 20:41:25 瀏覽:809
海門法院上訴 發布:2025-09-16 20:37:21 瀏覽: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