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05刑事訴訟法真題第22題

2005刑事訴訟法真題第22題

發布時間: 2021-12-09 23:38:48

㈠ 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程序錯誤的的案例分析題

不一定全抄面
1、公安襲機關應當在將王甲拘留後的三日內向人民檢察院提請逮捕,也就是說要在2月28日之前提請逮捕。2、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內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決定,也就是說應該在3月22日前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決定。3、批准逮捕後,對嫌疑人的羈押不得超過二個月。4、交通肇事罪非自訴案件,人民法院應該受理。

㈡ 刑事訴訟法——簡答題

1、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有哪些?
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有立案、偵查、起訴、第一審專程序、第二審程序、死刑復屬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

2、刑事訴訟的證據種類和證據分類,各自包括哪些證據?
證據種類: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視聽資料。
證據分類: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有罪證據與無罪證據、言辭證據與實物證據、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

3、刑事訴訟國際准則包括哪幾項內容?
刑事訴訟國際標准,是指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為各國刑事訴訟程序所建立的基本權利保障標准。它們一般以「基本原則」、「標准」或「准則」的形式存在於一系列由聯合國通過的有關刑事司法活動的國際法律文書之中。包括:
(一)平等原則。(二)司法補救原則。(三)程序人道性原則。(四)強制措施法定原則。五)司法獨立原則。(六)控審分離原則。(七)公開審判原則。(八)無罪推定原則。(九)有效辯護原則。(十)反對強迫自證其罪特權規則。(十一)有權上訴原則。(十二)未成年人特別程序保障原則。(十三)刑事錯案國家賠償原則。(十四)一事不再理原則。(十五)訴訟及時原則。(十六)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㈢ 刑事訴訟法題目

1、派出所應該接來受報案,對於口頭源報案,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2、偵查員詢問證人(報案人),應該分別進行,不能讓報案人「爭先恐後」
3、拘傳是強制措施,應該在立案之後進行
4、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本案超過了24小時
5、對RD代表拘留,應該先許可,不能時候報請。

㈣ 關於弄刑事訴訟法的問題。高手進來啊!

一,
1,問:(1)公安司法機關處理本案時,哪些做法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答:首先,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這里的「被告人供述」既包括被指控的被告人的供述,也包括同案其他被告人的供述。理由是:被告人供述這一證據種類在我國是特指的,任何被告人的供述均不能轉化為被害人陳述或證人證言。不管被告人供述證明的是自己還是其他同案犯有罪,只要其身份是該案被告人,則其供述就是獨立的一個證據種類——被告人供述。所以根據刑訴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只有被告人和同案其他被告人的供述,不能定罪處罰。

因此,侯某的證據需要補強,否則不能定罪。

其次,宣判後侯某上訴,丁某表示不上訴,於是,區法院在宣判後第3天即將丁某送交監獄服刑。

這也是錯誤的,因為,根據刑訴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並處理。

因此,侯某的上訴直接導致全案重新進行審查,區法院不得將不上訴的丁某送交服刑。

2)結合本案論述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證據運用規則?

答:從三個角度分析這個問題。

第一,從該條規定的出發點去分析。該條立法原意是防止誇大被告人供述,防止偵查人員僅盯住被告人供述而不去調查其他證據,造成刑訊逼供。

第二,該條規定的後果是對口供施加了證據證明力的限制。

只有被告人口供,即使是自願作出的,也必須有其他證據佐證、印證,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大陸法系國家稱之為口供補強規則,其目的是防止歷史上的教訓再次發生,即由於過分誇大口供而帶來的司法專橫行為等。這是惟一對證據證明力作出的限制規定。

第三,從我國的經驗、教訓進行分析。刑訊逼供雖早已在法律中廢除,而在實踐中卻屢屢發生,所以為了防止誇大口供的作用,對口供的證明力作出一些嚴格限制是可以理解的。除了這一歷史原因,還有一個司法實踐的原因,即被告人供述絕大部分是偵查人員在看守所通過預審方式而獲得的。

由於這種獲取口供的方式具有秘密性,沒有律師在場,沒有沉默權的保障,所以這種口供的非自願性(強迫性)是極易發生的。如果有被告人和同案被告人筆錄就能定案的話,則可能出現大量指名問供的現象,而指名問供的現象目前在實踐中本來就屢見不鮮。所以這里的被告人供述既包括被指控的被告人的供述,也包括同案其他被告人的供述。僅有被告人口供和同案被告人口供不能定案,必須有其他證據予以佐證。

###########

你的問題還真多,我有空再回答其他的問題吧。。。。

㈤ 【《刑事訴訟法》試題及答案】

2022年法考——刑事訴訟法,瑞達出的答題模板,你可以參考一下。

刑事訴訟法概述

本案中,XXX 做法有助於(不利於)實現懲罰犯罪、保障人權,有助於(不利於)實現

程序公正、實體公正,有助於(不利於)提高效率、節省司法資源。

本案中,檢察院對 XXX 起訴 A 罪,法院審理時發現 XXX 還涉嫌 B 罪,在未經檢察院對

B 罪補充起訴的情形下,法院不得對 XXX 判處 B 罪,否則,違反了控審分離的原則。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本案中,XXX 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屬於「認罪」,XXX 願意接受處罰,屬於「認罰「,

故對 XXX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正確的。

本案中,XXX 只承認 A 罪,不承認 B 罪,全案不作「認罪」的認定,不適用認罪認罰

從寬制度,但對如實供述的部分,可以從寬處罰。

本案中,XXX 不同意適用速裁程序、簡易程序,不影響「認罰」的認定。

本案中,XXX 認罪認罰,但是,認為被害人要求的賠償數額過高,未就附帶民事賠償達

成和解協議,被害人不同意對 XXX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公安司法機關依然可以對 XXX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本案中,XXX 認罪認罰,檢察院對其作出酌定不起訴決定後,XXX 反悔,檢察院認為 XXX

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符合《刑事訴訟法》第 16 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應當撤銷原不起訴決定,

依法重新作出法定不起訴決定;檢察院排除認罪認罰因素後,認為 XXX 符合起訴條件,應

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撤銷原不起訴決定,依法提起公訴。

本案中,被告人 XXX 認罪認罰,法院一般應當採納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

法院經過審理發現被告人 XXX 的行為不構成犯罪(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違背意願認罪認

罰、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法院可不採納檢察

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

本案中,XXX 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不認罪認罰,在審理中認罪認罰,法院可以不再通

知檢察院提出或者調整量刑建議,但應當就定罪量刑聽取控辯雙方意見,根據認罪認罰從寬

的規定,對 XXX 作出判決。

管 轄

本案中,XXX 涉嫌 XXX 罪,(不)屬於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權利、損

害司法公正的犯罪,(不)可以由檢察院立案偵查。

本案中,XXX 涉嫌 XXX 罪,(不)屬於監察機關管轄的案件,因為,監察機關管轄的是

公職人員及有關人員的職務犯罪。

本案中,XXX 的行為既涉及監察機關管轄的犯罪又涉及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管轄的犯罪,

一般應當由監察機關為主調查,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予以協助。

本案中,XXX 涉嫌的 XXX 罪,(不)屬於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犯罪、可能判處無期

徒刑、死刑的案件,(不)屬於中級法院管轄。

本案中,XXX 的犯罪由犯罪地、XXX 居住地以外的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上級法院可以

指定下級法院管轄。

本案中,法院分案審理(並案審理)更有利於保障庭審質量和效率,不影響當事人質證

權等訴訟權利的行使,查明案件事實、准確定罪量刑,可以分案審理(並案審理)。

㈥ 刑事訴訟法的題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起訴機關指控劉某故意殺害被害人馬某

㈦ 刑事訴訟法,問題

無罪推定,簡單地說是指任何人在未經證實和判決有罪之前,應視其無罪。因此,無罪推定所強調的是對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須有充分、確鑿、有效的證據。如果審判中不能證明其有罪,就應推定其無罪。應該說這一原則對於保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訴訟地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將其作為一條重要的法治原則規定於憲法中,如《美國聯邦憲法》第5條、《加拿大憲法》第11條以及《俄羅斯聯邦憲法》第2 章第40條等。

無罪推定原則,是以保護被告人的合法權利為目的的,而與之相適應的審判方式也必然是強調控辯平等的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主要是體現當事人在訴訟中的地位,注意訴訟程序的正當,相對加重國家對當事人合法權利的保護。無罪推定原本是西方資本主義興盛時期的產物。在無罪推定原則演變過程中,西方國家個體利益高於整體利益的歷史文化傳統對其產生重要影響,他們認為,被告人是個體利益的代表,檢察官是整體利益的代表,被告人往往處於劣勢和不利的地位,刑事訴訟中必須特別強調保護被告人權益。否則,就不能保持這兩種利益沖突中的平衡,就難以實現司法公正。無罪推定在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這一兩難選擇了對個體利益的保護,這便意味著它必須要付出一個不愉快的代價-----不能更有效地減少犯罪,國家也必然要用更大的投入來維護社會安全和法律秩序。

我國是一個發展經歷不同於別國,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對待西方通行的無罪推定原則,既不全盤否定,也不盲目接收。在1997年刑事訴訟法修改之前,我國不採用無罪推定或有罪推定原則,而採取「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1997年10月1日實施的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類似於無罪推定原則的表述:「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該原則必須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這一憲法原則。在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有罪前,既不認為被告人是罪犯,也不認為被告人沒有犯罪嫌疑,而是實事求是,進行調查,客觀地收集有罪、無罪、罪輕、罪重的,根據事實來確定。因此,我國的刑事審判中並沒有完全照搬或抄襲西方國家的無罪推定原則,而只是一種批判地吸收,體現了它的一些基本精神。

㈧ 關於刑事訴訟法目的的司考真題

你好!2014刑訴真題是:
一、單項選擇題(22-42)
二、多項選擇題(64-75)
三、不定項選擇題。(92-96)
卷四案例:
三、(本題22分)
案情:犯罪嫌疑人段某,1980年出生,甲市丁區人,自幼患有間歇性精神分裂症而輟學在社會上流浪,由於生活無著落便經常偷拿東西。2014年3月,段某竄至丁區一小區內行竊時被事主發現,遂用隨身攜帶的刀子將事主刺成重傷奪路逃走。此案丁區檢察院以搶劫罪起訴到丁區法院,被害人的家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丁區法院以搶劫罪判處段某有期徒刑10年,賠償被害人家屬3萬元人民幣。段某以定性不準、量刑過重為由提起上訴。甲市中級法院二審中發現段某符合強制醫療條件,決定發回丁區法院重新審理。
丁區法院對段某依法進行了精神病鑒定,結果清晰表明段某患有精神分裂症,便由審判員張某一人不公開審理,檢察員馬某和被告人段某出庭分別發表意見。庭審後,法庭作出對段某予以強制醫療的決定。
問題:
1.結合本案,簡答強制醫療程序的適用條件。
2.如中級法院直接對段某作出強制醫療決定,如何保障當事人的救濟權?
3.發回重審後,丁區法院的做法是否合法?為什麼?
4.發回重審後,丁區法院在作出強制醫療決定時應當如何處理被害人家屬提出的附帶民事訴訟?

㈨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一)1999年6月5日,張某因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2001年3月被提前釋放。2005年5月20日下午,張某將一中年婦女放在自行車欄內的一隻皮包搶走,內有現金1800
元、身份證一張,張某在逃跑途中被群眾抓獲,後扭送到當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王某和侯某立即進行調查取證,當取證結束後,民警王某和侯某認為犯罪嫌疑人張某能主動承認錯誤,認罪態度較好,決定予以取保候審,並由張某的朋友李某(無固定收入)為保證人。
問題:
1、採取取保候審是否恰當?
2、如取保候審,李某是否可以作為保證人?
答:1、不恰當。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2、李某不能擔任保證人。《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
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本案中,李某無固定收入,不符合第(二)(四)項規定,李某不符合保證人的條件。

(二)1997年4月23日晚上10時許,某市棉紡廠女職工張雲被強奸。罪犯作案之後逃走,匆忙中留在現場一塊手錶。事後,張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提供了罪犯的一些特徵。據被害人反映,罪犯是一名年紀大約在30歲上下的男子,身材不高但身體強壯,滿臉胡須。張雲還向公安機關提交了罪犯遺留在現場的手錶。經偵查人員查看,手錶為黑色紅蓮牌機械表,已經半舊。於是,公安機關以這塊手錶為線索開始了案件的偵查活動。一個多月之後公安機關找到了手錶的主人某公司職員劉俊楓。經公安人員詢問,劉俊楓承認手錶是自己的,但是聲稱已經與兩個月以前丟失,而且不承認自己犯有任何罪行。但是劉俊楓提不出證據證明自己曾經丟失手錶。於是,偵查人員認為本案已經證據確鑿,隨即拘留了劉俊楓。然後公安人員找到被害人張雲,告訴她已經找到了遺留在現場那塊手錶的主人,讓張雲辨認一下,該人是不是罪犯。張雲仔細觀察了劉俊楓之後,對偵查人員說:「這個人的身高、體型和罪犯都差不多,而且長相也很象,我覺得就是他。」於是,偵查人員立即作出決定提請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劉俊楓。
(問題)在這起案件的偵查過程中,公安人員的做法不當之處?並請說明理由
答:
1、對劉俊楓採取拘留措施不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2、在主持辨認時採取了單獨辨認的方式
3、在辨認之前將被辨認人的有關情況告知辨認人

(三)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歲,農民,因涉嫌詐騙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拘留後公安機關發現其患有嚴重肺結核,經醫院檢查屬實,需要隔離。公安機關遂做出取保候審決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證人。江某向公安機關提出由其弟做保證人。公安機關調查發現,江某之弟有一定資財,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處較多,行蹤極不穩定,因此沒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
問題:
(1)本案中可否對江某採取取保候審措施?
(2)公安機關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的做法是否正確?
(3)若江某無法提供別的保證人,公安機關還可以採取什麼處理方式?
答案:
(1)公安機關可以對江某採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第60條第2款規定
: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採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辦法。」本案中,江某患有嚴重的肺結核,理應對其採取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
(2)公安機關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是正確的。《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本案中,江某之弟無固定的住處,不符合第(二)(四)規定,公安機關不同意其做保證人的做法是正確的。
(3)江某若無法提供別的保證人,可通過交納保證金,而被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第
53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據此,我國的取保候審分人保和物保(財產保)兩種,若江某無法提供保證人,可選擇財產保,交納保證金。但如江某既無法提供保證人,又無法提供保證金。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納保證金,又無保證人擔保的,可以監視居住。」據此,公安機關可以對江某監視居住。

熱點內容
清末對訴訟法編撰的 發布:2025-09-16 13:49:08 瀏覽:163
不是被告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6 13:42:58 瀏覽:409
西安市法律援助網 發布:2025-09-16 13:39:19 瀏覽:766
是檔案法治的靈魂和核心 發布:2025-09-16 12:51:40 瀏覽:787
一個億律師費 發布:2025-09-16 12:29:19 瀏覽:910
有法律效力的房屋搬離通知書 發布:2025-09-16 12:29:17 瀏覽:294
勞動法關於父母生病陪護假 發布:2025-09-16 12:24:56 瀏覽:459
江西省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9-16 12:21:58 瀏覽:761
法律道德缺失 發布:2025-09-16 12:18:54 瀏覽:549
規章制度日期落在哪 發布:2025-09-16 12:08:04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