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萊斯行政法模擬法庭
⑴ 山東大學法學院有哪些實踐活動
法學院通過模擬法庭比賽塑造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
學生多次斬獲「專理律杯」全國高屬校模擬法庭大賽冠軍、「普萊斯」傳媒法模擬法庭中國賽區冠軍、「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中國賽區一等獎等殊榮,在「貿仲杯」「國際人道主義法」「國際刑事法庭」等高水平模擬法庭比賽中也有不俗表現。
來源:山東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
⑵ 國際經濟法專業,是北大厲害還是對外經貿大學厲害呀
首先,北大的STL絕對是國內頂尖,相關信息不贅述,請自行網路。有幾個問題,一是樓主內自己本身要夠優秀容,不然考上了也是吊車尾,跟不上節奏;二是一年十幾萬的學費(印象中),要求樓主的經濟條件要好。
其次,單從學科實力來看,國際經濟法這一塊北大和外經貿是差不多的。但現在的形勢你也知道,某些好單位只認TOP2,也就是清華北大,其他學校直接PASS。所以如果實力夠強勁,那能上北大肯定是要選擇北大的。
再次,如果樓主實力不是頂尖,只是中偏上,考北大有希望,那就要多想想了。因為北大比外經貿的錄取分數還是要高一塊的,而且北大的復試面試都挺難的,如果不是特別優秀的話被刷的幾率挺高的。樓主如果求穩,無法承受再來一年的苦悶的話,選外經貿也是非常不錯的。
最後,選學校和找對象是一個道理。我也喜歡范冰冰林志玲,但靠譜嗎?適合自己的才是對的,先分析自己,再去選學校。
⑶ 普萊斯傳媒法模擬法庭競賽多久舉辦一次,屬於哪一級
如果是民事案子 :會有1個審判長,2個審判員(當然獨任審判除外),書記員1名(記庭審筆錄),原告,可能是1名可能是多名看案子而定,被告,可能是1名可能是多名看案子而定,證人,可能是1名可能是多名看案子而定,法警,可能是1名可能是多名看案子而定,鑒定人,翻譯人員,代理人等。
如果是刑事案子:法官,書記員,法警,鑒定人,翻譯人員,公訴人,辯護人,證人等。
朱昌谷與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等治安行政處罰糾紛上訴案
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2008)渝三中法行終字第35號
上訴人(一審原告)朱昌谷。
委託代理人王陸俊,重慶渝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馬世文,局長。
委託代理人王瓊,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法制科副科長。
被上訴人(一審第三人)王紹南(曾用名王少難)。
委託代理人余江華,重慶潤江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朱昌谷訴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治安行政處罰一案,不服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法院於2008年5月26日作出的(2008)涪行初字第12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於2008年7月15日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08年1月15日11時,正在建設的重慶市涪陵區柏利煤礦負責人王紹南向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治安支隊報案。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接到報案後,於2008年1月21日以聚眾擾亂單位秩序為案由登記立案;經調查核實,於2008年2月14日向被告知人朱昌谷告知擬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依據。2008年2月18日,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作出涪公(治)決字〔2008〕第77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被處罰人重慶市涪陵區山窩鄉新立村二社社長朱昌谷於2008年1月15日上午,組織村民50餘人到白濤鎮柏林村一社堰塘灣重慶市涪陵區柏利煤礦處,以該煤礦損壞山窩鄉新立村二社攔山堰為由進行鬧事,損壞煤礦部分設施,造成煤礦停工,並打傷煤礦職工。該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3條第1款第(1)項規定,決定對朱昌谷行政拘留15日。朱昌谷不服該處罰決定,於2008年3月26日以處罰決定書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程序違法等為由提起行政訴訟。2008年4月23日,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在一審訴訟過程中,以作出的涪公(治)決字〔2008〕第77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適用法律錯誤為由,作出涪公行(撤)《關於撤銷對朱昌谷行政處罰的決定》,決定撤銷涪公(治)決字〔2008〕第77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對朱昌谷未執行完畢的5天行政拘留不再執行。朱昌谷未表示撤回起訴。一審法院認為,在一審訴訟過程中,一審被告發現該處罰決定書適用法律錯誤,自己主動改正並撤銷該決定,符合法律規定,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第57條第2款(2)項之規定,判決確認被告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涪公(治)決字[2008]第77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違法;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一審被告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負擔。朱昌谷以一審判決未認定實際拘留天數、所列第三人身份不明、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為由上訴至本院,請求撤銷一審判決。
一審法院將本......
⑸ 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模擬法庭案例劇本在哪裡找啊
其實很簡單,這兩個可以連在一起,先是行政執法中造成過錯,然後變成行政訴訟。
⑹ 海南大學法學院有多少學生
人才培養
學院已形成學士、碩士和博士等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在校本專科生932人、屬碩士生510人、博士生32人,已為國家與社會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12000餘人。學院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全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學院重視實踐教學,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建立2家海外實習基地及國內建立近60家實習基地。3位研究生在最高人民法院實習並榮獲「優秀法律實習生」榮譽稱號。2017年學院代表隊作為亞太賽區五強、中國第二名赴英國牛津大學參加第十屆普萊斯傳媒法國際模擬法庭全球總決賽,為海南大學贏得了國際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