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是不是世界法律制度

行政法是不是世界法律制度

發布時間: 2021-12-10 21:19:01

A. 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法大致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關於行政權的授予和組織行政機關的法律。大致由行政組織法、行政編製法和公務員法等法律組成。
第二部分,關於行政權的行使和運作的法律。這部分法律數量最多,內容最為龐雜,稱為行政行為法。
行政權的運作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按行政管理事項劃分的行政權具體運作的法律。行政機關管理的事項有多少種類,這部分法律就可分為多少種類。其中有些部門還可自成體系,諸如公安、環保、稅務等等。這種法律為數眾多,范圍極廣,一般稱為部門行政法。另一種情況是與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都有關的法律和規則,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都必須遵循。如行政立法的規則;關於行政執法的法律,包括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以及普遍有關的行政程序等法律。這里介紹的主要是和各級政府各個部門都有關的全國統一的一些行政法律制度。
第三部分,對行政機關的組織、行政權的行使和運作進行監督的法律,統稱為行政監督法。如行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賠償法等。

B. 法律、行政法規的區別

法律是立法機關制定的,是相對穩定的;行政法規是行政機關制定的,成熟穩定後可上升為法律,也就是說法律是行政法規的上位法。

C. 行政法的性質是什麼

行政法性質突出地表現為國內公法,這一性質也體現了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國內公法這一特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界定:一是公法而非私法;二是國內法而非國際法。
行政法屬於公法從而與私法相區分。所謂公法與私法,概括地說,即:公法是關於國家的、政治的、支配的、法律的、公益的規范的法。行政法規范的內容是國家公共管理問題,它所調整的對象是政府與公民間的關系,它所規定的行政的主體、行政活動往往具有公益性的特點。因此,行政法一般被公認為典型的公法形態。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社會福利國家的形成和給付行政的發展,使得公法與私法的區別日漸相對化和淡薄,出現私法的公法化(如社會保障法)、公法的私法化(如經濟行政法領域)趨勢,公私法的界限更加模糊。行政法雖可借鑒司法規則,但它不可能完全適用相同的規則,總會有所區別,在性質上主要表現為公法性質。公法與私法的相對差異,無論在現實的法律制度上還是在理論解釋上,都是不能否認的。正如陳新民教授所斷言:「中國遲早要承認公、私法的差別」。
行政法屬於國內法從而與國際法特別是國際行政法相區分。行政法基於一國國家主權而制定,效力及於本國領域。因此在性質上屬於國內法而非國際法(主要規范國與國之間或國際組織的法)。隨著國際關系日益密切,各國政府及其部門在行政領域內的合作日益廣泛和頻繁,「國際行政法」名稱也開始出現於行政法論著之中。但國際行政法在性質上應屬國際法,屬於國際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法律淵源主要表現為國際條約及行政協定、國際組織自身的章程和國際慣例。我們不能將國際行政法定性為行政法(國內法)的一部分。國際條約及國際慣例也可作為行政法的法律形式淵源,但也不能因此認為行政法屬國際法范疇。

D. 怎麼區別行政法規和法律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法律,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回國家的強制力答為其實施的手段者。法治和法律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社會和諧。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法律與行政法規的區別: 1)、法律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最重要的法律形式,也是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基礎。根據現行憲法、立法法和組織法的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權制定法律,國務院有權制定行政法規,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 2)、依據立法法所確立的法律與行政法規之間立法許可權劃分的原則,法律與行政法規在立法許可權的效力上雖然存在從屬關系,但是,法律與行政法規在立法事項上卻存在著一定的交叉關系。但是,根據立法法第56條第2款第2項的規定,行政法規的立法許可權,特別是立法事項並不完全從屬於法律,行政法規還可以規定憲法第89條所規定的國務院有權行使的行政管理職權事項。

E. 法律包括不包括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等。還是說法律和這些憲法的子法是並存的,也是憲法的子法

我本來是不想詳細來解答的,可源是你似乎混的太厲害了,我怕一說你更迷糊。
憲法、法律、(法規)法律體系、刑法……這些概念是不能放在一起說的,他們是兩個范疇,你迷糊就在於你把他們放在一起了。1、刑法、民法、經濟法等不是憲法的「子法」;2、憲法和法律在效力等級上有差異,在內容上沒有總分關系;3、我國沒有行政法典,所以行政方面的法只能叫法規,不叫法律。
憲法是第一屆全國人大制定的,關於國家性質、國家政權、公民權利等內容的法,她的效力高於一切其他規范性文件,是國家的根本法 。
而法律其由全國人大及其人大常委會(注意有常委會哦)制定,並由國家主席簽發,以主席令的形式發布。效力低於憲法。這里的「法律」一詞請做狹義的理解,也就是說由國務院和各級政府制定的法規和規章不在這個詞的概念范疇之內。它包括 刑法、民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
而「法律體系」裡面的「法律」二字又應該是廣義理解,就是這里這個詞包括一切具有國家強制力調整人們行為規范的文件。法律體系包括現行的內國法: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政府規章、以及被國家承認的國際法。

F. 什麼是行政法體系

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稅收徵收管理法、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議法百、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1、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3、包括兩層含義:第一,行政法是國家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而不是別的社會關系。
4、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度。
行政法有什麼特點
(一)內容上的特點
1.行政法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內容非常豐富現代行政權的極度膨脹使行政管理活動的范圍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公民實行「從搖籃到墳墓」的全程管理。作為上層建築的法律必定要反映這一現實,並對其進行全方位調整,這就決定了行政法內容的廣泛性。
2.行政法規范具有明顯的易變性以憲法、法律的形式表現的行政法規范因其具有一定的原則性和抽象性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是國家的行政管理方式變動頻繁,而以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行政法規范,由於其涉及的內容過於具體,必須及時對規范內容進行調整才能適應管理的需要。
3.行政法的實體性規范與程序性規范相交織,並決存於一個法律文件之中由於行政權力的特殊性,出於民主、公正、效率等的考慮,必須對行政權力行使的步驟、順序、方式、時限等予以規定。因此,有關行政權的實體性規范和程序性規范通常相互交織,集實體與程序於一身。
(二)形式上的特點
1.行政法沒有完整、統一的法典行政法不同於民法和刑法,沒有一部集基本規范於一體的統一法典,行政法賴以存在的法律規范散見於各種法律文件中,這與其內容廣泛且易變有著很大關系。
2.行政法在局部領域內形成了統一的法典如我國已經制定的行政處罰法,正在制定之中的行政程序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執行法等。

G. 行政法規和政府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行政法規,屬於法律范疇,具有法律效應。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因此,制定行政法規是憲法賦予國務院的一項重要職權,也是國務院推進改革開放,組織經濟建設,實現國家管理職能的重要手段。行

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行政法規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2、政府文件屬於規范性文件,一般僅僅是行政文書,對一定范圍的人或事有約束力,而不像法律有普遍約束力。

「規范性文件」是法律中經常出現但又並不局限於法律領域的一個概念,它主要是指具有規范性(即規定權利和義務)的、適用於不特定對象的各種文件。在非法律領域,「規范性文件」主要被用來指對某一群體具有紀律約束力的文件。

例如,2013年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就將共產黨的某些紀律性文件稱為「規范性文件」。正因為「規范性文件」也用於法律之外的領域,因此有的國家機關或者學者有時會使用「法律規范性文件」或者「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概念來特指那些法律上的規范性文件。

但一般的政府文件會做出相應的規定,但具體到個案時還是會根據文件再套用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據。則此時就具備了法律效力。

(7)行政法是不是世界法律制度擴展閱讀:

政府文件(各級司法機關的「規范性文件」)合法性:

「規范性文件」是在法律體系中數量可觀、對公民權利和義務具有重大影響但其性質和地位卻又不甚明確的一類法律文件。

在法律缺乏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對於這類法律文件的界定和對效力等級的確定都只能在堅持法律體系統一性的前提下依據現有的法律規定予以推論。

正是基於這個指導原則,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部門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與規范性文件不加區分的做法是錯誤的,目前法理學教科書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規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級等同於法律、將國務院規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級等同於行政法規的觀點也是不能成立的。

而要解決司法機關規范性文件的亂象,最可行的方法莫過於從憲法解釋入手,將這些文件直接納入現有法律體系的范疇。

當然,要將上述推論和方案真正付諸法律實踐還有待於法律予以明確規定。

H.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者之間的區別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者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制定的機關不同、效力不同、適用的對版象不同。

一、權制定的機關不同

1、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

3、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法規。

二、效力不同

1、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及地方法規。限制人身自由的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

2、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法律的效力,但高於地方性法規的效力。

3、地方性法規低於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效力。

三、適用的對象不同

1、法律適用於所有人,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

2、行政法規是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適用普通民眾。

3、地方性法規只能在本轄區內實施。

I.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的關系是 A行政法與行政法規是效力不同的兩類規范性文件 B行政法是行政法規的淵源之一 C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的關系是效力不同的兩類規范性文件。
行政法是一個版法律部門,不權是具體的法典,由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制定,一般稱某某法,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等。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其效力低於行政法,一般稱某某條例!

J. 比較行政法和行政法是什麼關系啊為什麼比較行政法一般是屬於人文學科而不是法律學科啊

法律分:國內部門法(民、刑、行政……)國外法(如德國民法、美國憲法……)國內訴專訟法(程序法)屬、國際法、法律史(制度史和思想史)、立法學、比較法學、法邊緣學科(法社會學、法心理學)八大類。

行政法是國內部門法范疇的,主要是圍繞我國《行政法》展開的。而比較行政法則是屬於比較法范疇的,主要是用我國先行行政法和大陸法系甚至英美法系其他先進國家的行政法制度作比較研究的。

比較行政法中也涉獵了部分國內行政法的內容,你選選是沒有壞處的,而且就我個人感覺,比較法中的橫向比較可以讓你更深地理解本國行政法。你何不趁學比較法的同時自修行政法呢?

又及:我國的行政法面臨換代,沒有必要專門修他,因為你學到的東西也是過時的。

熱點內容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10:19:11 瀏覽:456
最高人民法院刑法修正案九 發布:2025-09-16 09:57:53 瀏覽:460
施工升降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09:57:20 瀏覽:94
特別行政法案例 發布:2025-09-16 09:48:42 瀏覽:7
婚姻法2020年5月份還讓離婚嗎 發布:2025-09-16 09:17:14 瀏覽:926
同事不按規章辦事 發布:2025-09-16 08:53:35 瀏覽:148
道真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6 08:30:28 瀏覽:773
鐵路規章都有啥 發布:2025-09-16 08:24:05 瀏覽:860
法律服務需求分類 發布:2025-09-16 08:18:25 瀏覽:502
武隆區法院 發布:2025-09-16 08:17:19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