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訴訟主體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訴訟主體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12-13 23:46:01

⑴ 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包括哪些范圍

民事訴訟主體,是指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專,涉及的訴訟主體包括三屬個方面,一是主持審判活動的審判機關,審判機關主導民事審判活動,是當然的主體;二是訴訟當事人,即參與訴訟活動的民事糾紛的雙方,包括訴訟代理人;三是訴訟參與人,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等。民事訴訟主體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才能保證民事訴訟活動合法有效地進行。
我們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訴訟主體,是指第二類的訴訟當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訴案件中上訴人、被上訴人。合格的當事人直接關繫到訴訟的結果。我們在法庭上有時會遇到被告反駁原告稱「你不能告我」,或者「你沒有實體權利,你不能當原告」,法院要對當事人主體資格進行審查並作出判斷,這就是當事人訴訟資格是否適格的問題,即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是否是本案正當當事人。

⑵ 請問民事訴訟的申訴主體包括哪些人規定在民事訴訟法第幾條

民事訴訟的申訴主體包括
1
當事人
2
法定代理人
《民事訴訟法》第一內百容七十八條、一百八十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⑶ 在民事訴訟中,如果被告主體不適格,法院是否必須先向原告釋明後才能駁回原告的請求

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起訴。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3)民事訴訟法訴訟主體的規定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對簡單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當即審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簡便方式傳喚當事人和證人、送達訴訟文書、審理案件,但應當保障當事人陳述意見的權利。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⑷ 請問民事訴訟的申訴主體包括哪些人規定在民事訴訟法第幾條

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當事人死亡、宣告死亡、或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蹤的,可以由其直系親屬充當申訴主體。

⑸ 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有哪些

【為您推薦】甌海區律師
延吉市律師
新津縣律師
兗州市律師
東台市律師
榮縣律師
新泰市律師
一般我們認為民事訴訟中的訴訟主體指的是原告和被告,其中不然,人民法院和第三人也是民事訴訟中的主體。所以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指的是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主要涉及到三個方面。下面就由小編來為您詳細講解一下民事訴訟主體的具體內容吧!
一、什麼是民事訴訟主體
民事訴訟主體,是指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涉及的訴訟主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持審判活動的審判機關,審判機關主導民事審判活動,是當然的主體;二是訴訟當事人,即參與訴訟活動的民事糾紛的雙方,包括訴訟代理人;三是訴訟參與人,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等。民事訴訟主體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才能保證民事訴訟活動合法有效地進行。
我們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訴訟主體,是指第二類的訴訟當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訴案件中上訴人、被上訴人。合格的當事人直接關繫到訴訟的結果。我們在法庭上有時會遇到被告反駁原告稱「你不能告我」,或者「你沒有實體權利,你不能當原告」,法院要對當事人主體資格進行審查並作出判斷,這就是當事人訴訟資格是否適格的問題,即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是否是本案正當當事人。
二、訴訟資格
也稱為正當當事人或者合格的當事人,是指對於特定的訴訟可以自己的名義成為當事人的資格。適格當事人就具體的訴訟作為原告或者被告進行訴訟的權能,稱為訴訟實施權。具有訴訟實施權的人即是適格的當事人。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未必是適格的當事人,法院只有針對適格當事人作出的判決才有法律意義,也只有正當當事人才受法院判決的拘束。對於不適格的當事人,應裁定駁回起訴或者更換。因此,當事人是否適格是法院作出有效判決的前提。
三、是否適格
需要根據爭議的實體法律關系來判斷,但當事人適格又與實際上的實體法律關系主體不同。一般認為,訴訟實施權的基礎為管理權和處分權。按照處分權原則,當事人就訴訟標的可以進行放棄、承諾、和解等訴訟行為,並受既判力拘束。如果無處分權或管理權的人為這些訴訟行為就毫無法律意義。一般而言,爭議法律關系的主體,通常就該法律關系具有訴訟實施權,即是適格的當事人。如果對合同無任何關系的第三人要求合同當事人履行合同而提起訴訟,則是不適格的原告。但對他人的權利或法律關系有管理權或處分權的第三人,就該權利或法律關系,也具有實施訴訟的權能,是適格的當事人。如破產管理人就涉及破產企業的訴訟具有當事人適格,可以作為原告起訴或者被告應訴。無訴訟實施權,則當事人不適格,例如母親以自己的名義替女兒主張肖像權或者替女兒主張與丈夫離婚,就是不適格的當事人。再如合同當事人因履行合同發生爭議,發生爭議的合同雙方當事人就該合同提起的訴訟是適格的原被告。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的相關內容。關於主體是否適格的問題,具體到各種類型的訴訟中如給付之訴,原告只要主張自己有給付請求權,就是適格的原告。而這條原則則不適用與確認之訴中。因為原告要求確認的必須是法律關系,純粹事實不得提起確認之訴。
延伸閱讀:
民事訴訟哪些案件適用簡易程序?
民事訴訟中偽造證據怎麼處罰
最新民事訴訟狀模板和內容

⑹ 民事訴訟法中支持起訴的主體包括哪些

支持起訴:是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回體或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答,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支持起訴必須具備三個要件: 1、支持起訴的主體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 2、支持起訴的前提,是法人或者自然人有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違法行為。 3、支持起訴的時機必須是受損害的單位或個人造成了損害,而又不能、不敢或者不便訴諸法院。 支持起訴原則的適用: 1、對有關單位來說,支持起訴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2、支持起訴人不能參加訴訟程序 3、支持起訴視為方式、程序、支持起訴人的法律地位等均無明確規定

⑺ 民事訴訟中原告與被告的主體資格分別是什麼

民事訴訟中的原告的主體資格是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一方當事人或單位(法人),即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其權益,因而使訴訟成立的個人或單位(法人);

民事訴訟中的被告的主體資格是相對於原告來說的,即被指明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責任,並經法院通知其應訴的個人或單位(法人)。

當事人訴訟資格為正當當事人或者合格的當事人,是指對於特定的訴訟可以自己的名義成為當事人的資格;民事訴訟主體是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是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7)民事訴訟法訴訟主體的規定擴展閱讀:

適格當事人就具體的訴訟作為原告或者被告進行訴訟的權能,稱為訴訟實施權。具有訴訟實施權的人即是適格的當事人;

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未必是適格的當事人,法院只有針對適格當事人作出的判決才有法律意義,也只有正當當事人才受法院判決的拘束;對於不適格的當事人,應裁定駁回起訴或者更換。因此,當事人是否適格是法院作出有效判決的前提。

在刑事自訴案件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原告是認為被告人犯罪行為侵犯其正當權益的人。原告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對其請求進行審判,人民法院就案件審理後作出的裁判,對原告有約束力;

原告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原告,其訴訟行為應由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在訴訟中,原告依法享有一系列訴訟權利,並承擔法律規定的訴訟義務

⑻ 民事訴訟中原告主體不適格應如何處理

原告主體不適格,應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因原告本身沒有起訴權,法版院即便依據實體法權作出判斷,也應從程序上作出處理。被告主體不適格,應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民事訴訟立法對被訴主體是否適格未作受理條件規定,即對被告應訴應該具備什麼條件等資格審查,沒有訴訟法依據,目前只能從原告是否明確表示被告應否承擔民事責任的角度對原告的請求作出實體判斷。

⑼ 民事訴訟法訴訟主體有哪些

簡單說,民事訴訟的主體是原被告,客體是訴訟所指向的對象,如債務,

⑽ 民事訴訟中變更訴訟主體所依據的法律

根據《民法通則》第44條規定的企業法人的分立、合並,它的權利義務由變更後的法人享有和版繼承。《合權同法》第90條規定的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合並的,由合並後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熱點內容
伊吾法院 發布:2025-09-15 22:19:59 瀏覽:392
滑縣知名律師 發布:2025-09-15 22:19:23 瀏覽:598
法院第一封 發布:2025-09-15 22:12:01 瀏覽:486
民法總則房地產 發布:2025-09-15 22:07:28 瀏覽:716
畢於鳳律師 發布:2025-09-15 22:07:20 瀏覽:279
2016中山大學法律碩士招生人數 發布:2025-09-15 21:56:54 瀏覽:923
社會救助法學 發布:2025-09-15 21:39:20 瀏覽:475
會計師行政法律風險防控 發布:2025-09-15 21:23:09 瀏覽:137
合同法及司法解釋pdf 發布:2025-09-15 21:15:18 瀏覽:339
民事訴訟法的舉證條款 發布:2025-09-15 21:06:09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