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員工下班後因病死亡

勞動法員工下班後因病死亡

發布時間: 2021-12-14 06:40:58

勞動法中員工下班後發病,公司負何責

勞動者在下班之後發病的,不屬於工傷,但對於勞動者因疾病停止工作的,連續醫療期間在六個月以內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病傷假期工資。連續醫療期間超過六個月時, 改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月付給疾病或非因工負傷救濟費。

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
第十六條工人職員疾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連續醫療期間在六個月以內者,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三條乙款的規定,應由該企業行政方面或資方按下列標准支付病傷假期工資:本企業工齡不滿二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六十;已滿二年不滿四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七十;已滿四年不滿六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八十;已滿六年不滿八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九十;已滿八年及八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一百。

第十七條工人職員疾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連續醫療期間超過六個月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三條乙款的規定, 病傷假期工資停發, 改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月付給疾病或非因工負傷救濟費, 其標准如下: 本企業工齡不滿一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四十;已滿一年未滿三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五十;三年及三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六十。此項救濟費付至能工作或確定為殘廢或死亡時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
第十三條疾病、非因工負傷、殘廢待遇的規定:
乙、工人與職員疾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時,其停止工作醫療期間連續在六個月以內者,按其本企業工齡的長短,由該企業行政方面或資方發給病傷假期工資,其數額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六十至一百;停止工作連續醫療期間在六個月以上時,改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月付給疾病或非因工負傷救濟費,其數額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至能工作或確定為殘廢或死亡時止。詳細辦法在實施細則中規定之。

Ⅱ 職工下班時間在單位宿舍因病猝死,單位應承擔什麼責任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果勞動者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則可認定為工亡或者視同工亡。但如果說是勞動者在下班後家中猝死,按照規定是不構成工亡。所以說員工下班時間在單位宿舍猝死,因屬於下班時間,這不是工傷,至於單位是否要承擔一定責任,這還需要看用人單位是否對勞動者造成有侵權行為。


一般來說這樣的案件,如果是在下班時間那是不屬於工傷的,但因用人單位因素,這樣也可以追究用人單位責任,往往需要負40%的責任。

Ⅲ 公司有位員工下班後在出租房因疾病死亡,這屬於工傷嗎

如果是自己租的房子應該是不算工傷的,如果是公司租的房子性質就不一樣了,這種專業的問題建議直接咨詢律師吧。

Ⅳ 請問:按勞動法規定下班後職工沒有走出廠門突然死亡在廠里應該算什麼死亡

視為工傷。按照工傷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 )的20倍。

Ⅳ 員工在下班後休息時間死亡賠償金多少

這種情況不屬於工傷,不能享受因工死亡待遇,屬於非因工死亡。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工人與職員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死亡時待遇的規定:工人與職員因工死亡時,由該企業行政方面或資方發給喪葬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兩個月。另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依其供養的直系59親屬人數每月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其數額為死者本人工資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至受供養者失去受供養的條件時為止。詳細辦法在實施細則中規定之。

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二十三條規定,工人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退職養老後死亡時或非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後死亡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乙款的規定,除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本企業的平均工資2個月作為喪葬補助費外,並按下列規定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一次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供養直系親屬1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6個月;2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9個月;3人或3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12個月。第四十五條規定,工人職員的直系親屬。其主要生活來源,系依靠工人職員供給,並合於下列各款規定之一者,均得列為該工人職員的供養直系親屬,享受勞動保險待遇:一、祖父、父、夫年滿60歲或完全喪失勞動力者;二、祖母、母、妻未從事有報酬的工作者;三、子女(包括養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弟妹(包括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弟妹)年未滿16歲;四、孫子女年未滿16歲,其父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力,母未從事有報酬的工作者。

依據以上法律規定,非因工死亡職工的賠償標准:1.喪葬補助費,本企業職工平均工資2個月;2.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分別給相當於死者本人工資6個月、9個月、12個月的

救濟費,其供養直系親屬一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6個月;二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9個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12個月。

Ⅵ 公司員工下班回家期間突發病死亡,公司需要承擔責任嗎

如果是在下班的路上突發疾病死亡是屬於工傷的,公司有義務協助報工傷保險,如果回到家中突發病死亡,只要證明死亡原因與工作有關,公司還是需要承擔責任的。

Ⅶ 勞動法里職工下班後突發生病故如何向單位提出補償

屬於因非公死亡的,可以向用人單位主張喪葬費、一次性救濟金等

Ⅷ 職工在單位下班後突發疾病死亡,單位要賠償嗎

1、這就要對照分析,是否構成工亡?初步判斷,是不構成的。單位只需要賠償因未交納造成死者不能享受社會保險的損失,考慮到死者是農村戶口居民,又超過交納社會保險的年齡而無法交納保險,在單位已經支付5萬元醫療費的情況下,也不需要再承擔其他責任。2、雖不會認工傷。但親屬認為死者的死亡與上班時間過長有一定因果關系,可以獲得一定賠償,具體需對方家屬提起訴訟、舉證因果關系後法院綜合判定具體數目。3、死者會鬧事情況下,視情況博弈而定。4、加班不得超過十二小時。超過了十二小時單位有過錯,有過錯就應當賠償。要麼家屬鬧事博弈,要麼法院裁定。5、家屬可以與單位交涉但不能認定工傷。

Ⅸ 勞動法關於夜班下班後突發心肌梗塞死亡的賠償標准

尚不夠成工傷,工傷需要在工作時突發疾病48小時內死亡!因此只能看公司有無相關政策,法律上沒有依據!

Ⅹ 關於工廠職工在下班後24小時內突發疾病死亡的賠償問題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具體參考工傷保險條例。

熱點內容
婚姻法期貨 發布:2025-09-15 15:56:13 瀏覽:229
保健產品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5 15:37:06 瀏覽:955
共和國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9-15 15:18:00 瀏覽:704
吳江法院法官電話 發布:2025-09-15 15:10:40 瀏覽:872
人民法院審理一案件 發布:2025-09-15 13:58:08 瀏覽:302
耿寶建律師 發布:2025-09-15 13:51:45 瀏覽: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