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安徽省勞動法小時工

安徽省勞動法小時工

發布時間: 2021-12-14 16:11:45

A. 勞動法小時工

根據《勞動法》、《社保》的相關規定,你的公司的行為已經嚴重侵害了你的個人合法利益,可以先與公司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並申請仲裁。

B. 勞動法對於小時工的規定是什麼

小時工也就是指非全日制用工,根據法律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 【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C. 安徽省勞動法關於全職小時工的規定

哈哈!朋友,你發了好幾個問題都是同一內容:
以你的情況,如果你的月收入高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話,其它的想法基本上沒門。對於星期天的雙倍工資,從你一個星期只上三天班來看,已經算是安排你補休了,不過節假日可以要求加班費。

D. 勞動法規定企業最多可以用多少小時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釋義

本條是關於用工單位對延長勞動工作(加班)時間專門制定的規定。


  • 什麼是延長工作時間?

所謂延長工作時間,是指根據法律的規定,在標准工作時間之外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 一般情況下,延長工作時間有幾種形式?

延長工作時間一般可以分為兩種情形:加班和加點。

加班:加班是勞動者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在法定節假日和公休日進行工作;

加點:加點是指勞動者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在一個標准工作日之外的時間工作。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 勞動法中對限制延長工作時間的具體規定:

1、勞動者范圍的限制根據《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懷孕七個月以上和哺乳期內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延長工作時間,勞動法規定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延長工作時間。

2、延長工作時間的長度限制根據本條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延長工作時間的長度限制包括正常工作日的加點、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的加班,即每月工作日的加點、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的加班的總時數不得超過36小時。

3、延長工作時間的條件延長工作時間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1)生產經營需要。生產經營需要是指來料加工、商業企業在旺季完成收購、運輸、加工農副產品緊急任務等情況;

(2)用人單位要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協商是用人單位決定延長工作時間的必經程序(特殊情況延長工作時間的除外)。


僅供參考,謝謝採納!

E. 勞動法規定小時工不能超過多少小時

1、勞動法沒有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使用多少小時工的。企業可以根據生產需求招用小時工的。 2、《勞動保障部關於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F. 勞動法規定小時工每小時多少錢

勞動法沒有規定小時工的具體工資,但是規定了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專人單位所在地人民屬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6)安徽省勞動法小時工擴展閱讀: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八條 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後即支付工資。

G. 新勞動法對臨時工的規定

具體規定如下: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7)安徽省勞動法小時工擴展閱讀
臨時工存在的弊端
大量存在的臨時工,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弊端。臨時用工不穩定,隨時有可能被解僱,勞動者權益難以維護;不上保險,出了工傷無人負責;同工不同酬、用工雙軌制,不利於社會公平公正和諧穩定。
對企業而言,僱用臨時工看似減少了用工成本,但每僱用一次臨時工,就意味著需要從頭開始培訓,無形中增加了培訓成本;加上臨時工多數都是非熟練工,難以保證工作質量,對企業長久發展顯然不利。
另一方面,臨時工容易成為相關方面推脫責任的渠道,這些事確實有可能是臨時工乾的,因為他們沒有長期意識,難以推動社會進步。
參考資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參考資料:網路-臨時工

H. 《勞動合同法》對「小時工」有何規定

  1. 《勞動合同法》第一次通過法律的形式對非全日制用工進行規范,第68條對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定義: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24小時的用工形式。

  2. 《勞動合同法》則對勞動關系的概念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它規定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仍為勞動關系,雙方可以訂立勞動合同。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小時工」的法定化,突破了《勞動法》意義上勞動關系只能在一對一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建立的規定。

  3. 《勞動合同法》從法律上確認了勞動者可以同時與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法性。

  4.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作為「小時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同時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勞動合同。這里,與其他單位建立的勞動關系是全日制用工下的勞動關系還是非全日制用工下的勞動關系,法律並未進一步作出規定。

  5. 《勞動合同法》第69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因此,作為「小時工」可以與用人單位通過口頭約定的方式,建立和確定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而與此不同的是,全日制用工下的用人單位則應與勞動者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

  6. 《勞動合同法》第70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因此,作為「小時工」,即使同時與多個單位建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各單位均不得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而全日制用工的,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和三個月以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其他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試用期。

I. 勞動法有關於小時工離職的哪些法律規定

小時工即非全日抄制用工,根據《勞襲動合同法》第71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節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八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J. 新勞動法對臨時工的有關規定

具體規定如下: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10)安徽省勞動法小時工擴展閱讀

臨時工存在的弊端

大量存在的臨時工,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弊端。臨時用工不穩定,隨時有可能被解僱,勞動者權益難以維護;不上保險,出了工傷無人負責;同工不同酬、用工雙軌制,不利於社會公平公正和諧穩定。

對企業而言,僱用臨時工看似減少了用工成本,但每僱用一次臨時工,就意味著需要從頭開始培訓,無形中增加了培訓成本;加上臨時工多數都是非熟練工,難以保證工作質量,對企業長久發展顯然不利。

另一方面,臨時工容易成為相關方面推脫責任的渠道,這些事確實有可能是臨時工乾的,因為他們沒有長期意識,難以推動社會進步。

熱點內容
婚姻法期貨 發布:2025-09-15 15:56:13 瀏覽:229
保健產品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5 15:37:06 瀏覽:955
共和國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9-15 15:18:00 瀏覽:704
吳江法院法官電話 發布:2025-09-15 15:10:40 瀏覽:872
人民法院審理一案件 發布:2025-09-15 13:58:08 瀏覽:302
耿寶建律師 發布:2025-09-15 13:51:45 瀏覽: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