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議會立法和行政法的區別

議會立法和行政法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1-12-14 23:32:44

⑴ 請問行政法立法和行政立法這兩者相同嗎

不同。

  1. 行政立法主要指政府機關的立法活動,包括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省內、自治區直容轄市或較大市政府制定政府規章。具體法律原則見《立法法》第三章行政法規。比如國務院對《文物保護法》的具體實施啟動了立法工作,最後形成了《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並通過。

  2. 行政法立法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國家機關在行使職權、執行法律、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過程中需要規范行政權力和保護人民利益的地方設定法律的過程。行政法立法後,會產生新的法律。比如啟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法律的立法立項工作,最後制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法律,這一系列行政法共同構成了行政法律體系。

⑵ 行政立法行為與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和立法機關的區別

你好,所謂行政立法行為,只是對政府制訂規范的一種統稱。
傳統的和嚴格的三權分立下,立法機關負責制定規則,行政機關負責實施規則,司法機關負責裁判規則。
後來隨著行政國家出現,隨著社會關系日趨復雜多元,立法滯後性的現象越來越突出,立法無法覆蓋的空白區域也越來越多。身為執行規則的行政機關,自然開始具有了解釋規則,乃至於開始享有制定規則的權力。這就是和議會立法權並列的行政立法權。
所謂行政立法行為,行政法學上一般把他列為抽象行政行為的一個特殊類別。
所謂抽象行政行為,指的就是制定規則的行為,制定的規則並非針對個別人、個別事,而是指向所有受規則約束的不特定多數群體。
所謂具體行政行為,恰恰相反,指的是實施規則的行為,運用規則針對個別人個別事,做出有法律效力決定的行為。
行政機關本身既是一個國家政權內的規則實施者,而且也是這個國家法律體系之中的重要立法者。
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規則,法律效力低於議會、國會、人大制定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規,在我國,行政立法兩個最主要的立法成果就是:(1)國務院法制辦制定的行政法規;;(2)部委規章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以及省會城市政府規章,以及國務院批准設立的較大的市政府行政規章。

⑶ 國會和議會的區別

國會就是議會、只是在不同國家權力范圍和叫法名稱不一樣,一般來說總統共和制國家的議會叫國會,此處以美國國會和英國議會的區別來說明:

1、國家權力中心

英國議會是國家權力的中心。

美國國會掌握立法權,但不是國家權力中心。

3、政府

英國政府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

美國政府由總統任命,對總統負責,不對國會負責。

3、權力

英國議會多數黨的領袖由國王任命為首相,首相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美國國會可以彈劾總統,但總統無權解散國會;

(3)議會立法和行政法的區別擴展閱讀

議會一詞來源於拉丁文,原意是談話式辯論,最初以一種代表們集會的形式出現,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最終作為民主的基本形式在許多國家普遍確立。1258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的妹夫西蒙·德·孟福爾男爵武裝闖宮,迫使亨利同意召開會議簽訂限制王權的「牛津條例」。根據牛津條例,國家權力由貴族操控的十五人委員會掌握。為此引進了新名稱——Parliament。詞出自法語,意為「商議」,後在英語中,表示議會。

1265年,召開了第一次議會。1266年貴族孟福爾以攝政名義召開由貴族、僧侶、騎士和市民參加的會議,後來被認為是英國議會的開端,

1689年、1701年通過《權利法案》和《王位繼承法》,賦予議會立法、決定財政預算、決定王位繼承、監督行政管理等權力,從此議會成為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最高立法機關。

⑷ 國務院和議會,立法會的區別

我國的全國人大是立法單位,是最高權利機構,相當於國外的議會(立法會)職能。

而我國的國務院是行政機構,屬於全國人大(立法會)的執行機構,國務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由於各國的國體、政體不同,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也不同。

在專制國家,君主或獨裁者集中掌握國家權力,並通過其軍政官僚機構對國家實行統治與管理。在資本主義民主制國家,國家權力一般劃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個部分,分別由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行使。

資本主義國家奉行「三權分立」原則,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相互分立,又相互制約與平衡。

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權力機關是民主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機關。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國家和人民的意志,集中統一掌握和行使國家權力,國家的行政、審判和檢察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全國人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⑸ 立法,司法,行政的區別

沒有相同的
立法是制定法律
司法是運用法律,例如審判
至於 行政,「行政」指的是專一定的社會組織 ,首先,它屬於國家的范圍,即屬於公務,不是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的任務 其次,也不是一切國家權力都是行政權利,只有行政機關或者政府的權力才是行政權力 。
它有別於議會的立屬法權和司法機關的檢察和審判權;

⑹ 為什麼說英國議會內閣制下的立法權與行政權是互相結合的關系

內閣名義上對國來王自負責,其實是對議會負責。一個政黨成為多數黨時就獲得執政地位,黨的領袖就會被國王任命為宰相。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權提名內閣成員即各部大臣,決定國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同時,他又能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這樣,首相實際上掌握了國家大權。
議會是立法機關,內閣是行政機關,這樣英國議會內閣制下的立法權與行政權是互相結合的關系

⑺ 立法,司法,行政有什麼區別

我國統一的最高權力機關就是全國人大。全國人大也是最高立法機關。
其他如最高院、最高檢、國務院這樣的司法、行政機關都是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並對其負責。
同樣的作為我國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中央軍委也是對全國人大負責的。
因此你說的四者的關系可以用權力機關(立法機關)領導後面三者來表述,
在司法、行政、武裝力量方面,司法地位較特殊。通過行政訴訟,司法機關可以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的審查,因此也可以認為司法機關對行政機關有一定程度上的監督職權。而對於武裝力量,它作為國家強制力的最終保證,行政和司法要發揮作用都離不開它在後的支持,當然武裝力量的活動也要遵守法律,接受法律的監督。這一點從解放軍軍事法院的最高一級相當於地方高院從而同樣受到最高院的領導就可以看出。

總之,我國的上述四類機關分類並不適用。且我國也不存在典型意義上的三權分立治國模式,可以認為實行了一個有中國特色的權力制衡關系。

下面簡單點說說外國的。因為國家體制可能是總統制、議會制、或是委員會制等等,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也有其特色。
美國應該是屬於較為典型的以國會、總統、法院作為三大權力相互對立的國家治理模式,在這種情形下,武裝力量的最高首腦也就是國家首腦,也就是美國總統了。這是實質和名義相對統一的結合,即實際上美國總統也確實有對武裝力量進行指揮調動、決定戰爭和平的權力。
相對而言,英國因為實行君主立憲的議會制。他們的國家元首即女王並非行政機關的首腦,因此其對武裝力量的領導只是名義上的,真正的指揮權是由內閣首腦也就使英國首相根據議會也就是立法機關的決定進行的。
當然,無論哪一種模式。立法、司法、行政這三大權力在西方民主國家都是相互獨立存在的。只是在指揮軍隊方面的規定有所不同

⑻ 行政立法和立行政法有何不同請盡可能詳細。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版政機關得依權據授權法(含憲法)創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它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①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②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立行政法是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的立法。

⑼ 比較德國與法國早期行政權與立法權關系的區別

項目 德意志君主立憲制 法國共和制
國家元首 德意志皇帝 總統
國家元首產生回方答式 世襲 由國民會議多數票產生
國家元首任期 終生制 任期制
國家元首權力 掌握國家的實權 掌握國家實權(行政權)
政府首腦 首相 總統
政府首腦與議會關系 政府首相不對議會負責 對議會負責
政府首腦的產生 由皇帝任命 由議會選舉產生
國家權力中心 皇帝和首相 議會

我從歷史PPT課件上貼下來的……

熱點內容
婚姻法期貨 發布:2025-09-15 15:56:13 瀏覽:229
保健產品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5 15:37:06 瀏覽:955
共和國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9-15 15:18:00 瀏覽:704
吳江法院法官電話 發布:2025-09-15 15:10:40 瀏覽:872
人民法院審理一案件 發布:2025-09-15 13:58:08 瀏覽:302
耿寶建律師 發布:2025-09-15 13:51:45 瀏覽: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