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關於員工急辭的規定

勞動法關於員工急辭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12-14 23:55:23

Ⅰ 勞動合同法急辭是怎樣的

勞動合同法中沒有明確規定員工急辭工的情況。

只是規定員工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企業版解除勞動關系。權

而交於企業自行規定。

如一般企業規定員工曠工超過三天,算為自動離職。

那麼,一些員工,就會通過曠工三天來達到離職的目的。

但企業不得扣除員工已經發生的勞動報酬

(1)勞動法關於員工急辭的規定擴展閱讀: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Ⅱ 勞動法關於員工急辭的扣款規定

單位扣工資不合法,但如果能有證據證明因你的急辭造成了經濟損失,可以另行主張賠償。這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協商不成,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Ⅲ 員工急辭 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仲裁需要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提出辭職,到時才可以走,如果沒有按勞動合同法規定辭職,用人單位可以追究你給公司造成的損失,即扣除一定的費用。建議你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爭取提前離職。

Ⅳ 關於急辭工勞動法是怎麼規定的呢

勞動法中沒有急辭工的說法。

一、關於辭職時間:

1、試用期內提前3天。

2、試用期過後的正式工,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3、如果與單位協商好的話,可以在協商好的時間內辭職。

二、勞動法中對辭職的規定: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2、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2)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3)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4)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5)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6)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7)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8)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9)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10)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11)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12)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勞動者的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於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1)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2)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3)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4)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5)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4)勞動法關於員工急辭的規定擴展閱讀: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可以有兩種形式:

1、賠償損失的方法,即約定由違約一方賠償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

2、約定違約金,採用這種方式應當注意根據職工一方承受能力來約定具體金額,不要出現顯失公平的情形。

另外,所謂違約,不是一般性的違約,而是指比較嚴重的違約,造成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如職工違約離職,單位違法解除勞動者合同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動合同

Ⅳ 關於勞動法—員工辭職條例

1、員工急辭屬於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的情形,即「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2、對於員工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僅採用扣工資的方法是不合法的,只能依據上述條款的規定,緊扣「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制定相關的制度,也就是這個「損失」怎麼計算和舉證的問題。3、損失的計算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第一,招聘費用的損失。在招聘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費用,在財務上要有詳細的帳務記錄,包括每次招聘的人數,招聘總費用除以人數就是該員工造成的招聘費用損失。第二,培訓費用的損失。專業培訓、短期培訓、師帶徒的培訓、包括培訓期間支付的工資等,只要認真核算,都可以作為一種損失。第三,員工急辭在一定時間內工作無人接替,影響公司業務造成的損失。這就需要公司有較為完備的工作流程和制度規范。以上損失的計算,對於企業來說一般不難,關鍵是便於舉證,每一項損失都要能舉出有利的計算依據和證據。4、只要損失計算準確,依據和證據充分,在員工不予賠償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扣工資作為賠償的抵押,再做差額處理,如果賠償金遠遠大於所扣工資,還可以主動申請勞動仲裁。這樣既合情合理,也不違法。

熱點內容
婚姻法期貨 發布:2025-09-15 15:56:13 瀏覽:229
保健產品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5 15:37:06 瀏覽:955
共和國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9-15 15:18:00 瀏覽:704
吳江法院法官電話 發布:2025-09-15 15:10:40 瀏覽:872
人民法院審理一案件 發布:2025-09-15 13:58:08 瀏覽:302
耿寶建律師 發布:2025-09-15 13:51:45 瀏覽: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