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辭職的補償
① 新勞動法規定員工主動辭職怎麼補償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一般員工主動辭職用人單位是不用補償的。
因為是員工主動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用人單位不屬於違約,所以就不需要補償個人了。
除非是單位違法在先,員工提出終止合同才有可能獲賠。
② 新勞動法辭職補償金,是怎麼規定的
隨著法治化的發展,新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的規定有哪些呢?如何才能獲得補償呢?新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標准有哪些規定呢?或許很多人想要知道答案吧,接下來小編就為您收集了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公司解除合同補償
有無補償金和多少補償金與自辭、被辭沒有直接關系,關鍵問題要看原因。
1、自己主動辭職的。如果用人單位有以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11種情形」,就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否則就不需要支付。
以上的回答是否有幫助到大家,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③ 勞動法辭職補償計算
對於離職補償勞動法的規定是,如果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不能勝任原工作的勞動者離職,或者單位有破產、被責令關閉、裁員等情形的,需要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第二十七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④ 勞動法辭職的補償有哪些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單方面辭職有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沒有提高或者保持原待遇,由勞動者提出的解除勞動合同有經濟補償;其他情形下主要是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有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四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八條
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⑤ 勞動法38條中勞動法對辭職賠償有何規定
依據勞動合同法38條辭職的,勞動者可以提起勞動仲裁主張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計算依據和方法在47條,即工作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不到6個月的支付0.5個月工資,6個月以上不到1年的支付一個月工資。
⑥ 中國勞動法關於辭職補償標准
主動離職一般是沒有經濟補償金的,違法解除一般需要進行經濟補償或者
⑦ 勞動法 辭職補償
1.如果是個人原因的自動辭職,勞動法是沒有補償的。
2.如果是公司沒有和你簽訂合同,你可以直接離職,並且要求賠償。
3.如果是公司沒有給你繳納社會保險,你也可以直接離職,並且要求賠償。
4.出現情況2或3,賠償計算方式如下:
(1)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按每工作一年計算一個月的工資,不滿一年滿6個月的算一個月工資,不滿6個月的算半個月工資;工作年限如果在2008年前的,進行分段計算,2008年後的,按上述方式進行計算,2008年前的,滿一年算一個月,不滿一年也算一個月;
(2)如果沒有繳納社保,可以要求補繳社保;
(3)沒有簽訂合同的情況,從工作的第2個月到第12個月,可以要求雙倍工資;
(4)如有加班費未支付,可要求支付加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