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遵守勞動法
㈠ 哪裡的企業遵守勞動法
正規的企業都遵守法律的
縱橫法律網-河南信語律師事務所-丁光華律師
㈡ 民營企業需遵守什麼勞動法
國家是抄統一的法律,民營企業執行的勞動法也一樣。
從上班時間上來說,是八小時,肯定不違法。
沒有雙休日,但勞動法規定至少休息一天,有點違法,並且單位應當按雙倍工資發加班費。
不發加班費違法
節假日不放假也不違法,只要按三倍工資發加班費。
㈢ 結合《公司法》和《勞動法》從企業角度談如何遵守法律
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除需依據《勞動合同法》之外,還需遵守證券交易所的相... 《公司法》;免職後,勞動關系的處理適用《勞動法》等法律法規。
㈣ 企業如何應對新勞動法
常凱認為,新《勞動合同法》頒布以後,中國企業將來會面臨的一個會形成集體力量的勞工群體。盡管現在沒有達到,但是這個趨勢已經很明顯了。勞工可以形成一種集體的力量來爭取自己的權益。他也可能通過工會,也可能是自發,也可以其他的形式,這是無法阻擋的。為什麼呢?就因為勞動者是一個有主動性的法律關系主體,有自己的權利要求,有自己的訴求,不會很被動,在這一點上,我們的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站於平等法律地位的另外一方,而不是全方位的接受如何規避法律。」 常凱認為,新法的頒布,使企業家們在分析市場客戶的需求的同時,也要回過頭來到內部來看看,分析內部的員工的需求。基於對他們的分析,去制定屬於企業自己的僱主品牌策略,並進行我們相應的僱主品牌的宣傳和推廣,為他們提供一些更好的需求的結合點。 他還認為,中國的企業總覺得內部的員工關系不成為問題,做市場就可以了,一致對外,可是恰恰對外的前提是要解決好內部問題。為什麼中國企業沒有這樣一種意識呢?非常重要的就是中國這種個別勞動關系模式,勞動力極大地供過於求,企業隨便可以招人,不行就換,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同中國的企業和西方企業不一樣,沒有遇到對手的限制,在內部管理上,完全自己為所欲為,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外國做法不可一律照搬 可是在中國,家族式管理往往背負著更多負面作用。《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實施,在引導企業的人才競爭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改變原先隨便招人,隨便炒人,今天簽一年合同,到期沒有任何賠償的現象。進而讓企業以合作的態度去選拔、判斷、培養員工,否則就會像娶了老婆再離婚,成本相當高。 同時,常凱教授還指出,作為僱主策略,這里不只是理論的問題,還有操作技巧,這種操作是建立在對整體僱主策略的把握上,對企業發展趨向的把握,對勞資關系目前的特點,下一步發展方向上的把握上才能建立。對於發達國家的做法應該有所取捨,不能再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引進美國模式的時候,飢不擇食,不管是否可行,一律照搬。 首先,法國勞動法建立了全面的而且是有效率的關於企業內部規章的一系列規范,使僱主制定內部規范的行為有章可循,並且要求僱主必須照章辦事。這些規范可以看做是防止僱主濫用這一權力的預先防範。管理好企業的員工,不僅僅是僱主的權力,也是政府必須通過法律手段進行干預的事項。因此,一方面,法國勞動法承認制定企業內部勞動規則是僱主管理企業權力中的一項「規范性」權力,允許僱主自主擬定內部規章;另一方面,法律又對這一權力的行使規定了一些限制條件,如制定規則的內容、程序等,並且設立了相應的行政監督和司法監督措施,保證這一權力不被濫用。 其次,法國勞動法明確了涉及內部勞動規則的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職責,建立了具體並切實有力的監督措施,有利於法律規定的落實。另外,健全的司法救濟途徑的建立,也為雇員提供了監督僱主行使內部規范權和處罰權的可能性和機會。這些做法對我們都具有借鑒價值。在我國,不少企業內部職代會的設立和權力的落實都存在問題,就容易造成在內部勞動紀律上用人單位行政一方說了算數的現象,再加上外部對企業勞動法的執法監察缺乏有力手段,就很難保證處於弱者一方職工的合法權益。 還有,法國勞動法對僱主處罰權的限制是非常全面的,既有實質內容上的限制,又有形式程序上的限制,有利於保護雇員的利益。這對於我國目前在企業處罰職工方面存在的問題也具有啟發價值。 周圍國家如何防止僱主濫用「規范性權力」 鄭愛青認為,制定企業內部勞動規則,是不是當然就是企業主的權利?這在我們很多人看來,已經不成為問題了。回答當然是肯定的。然而,當我們看看周圍國家的做法時,答案其實並不那麼肯定。例如,在比利時、荷蘭和德國,企業內部勞動規則必須由職工代表和僱主協議達成,如果達不成協議,就有一系列的救濟手段,如和解、仲裁等。 例如在德國,企業委員會在涉及企業的組織、雇員行為等問題上享有「共決」權。法國的做法與這些國家不同,在同樣推行集體合同制度的情況下,法國法律承認僱主有制定企業內部勞動規則的權力,稱之為僱主的一項「規范性權力」。 為了防止僱主濫用這項「規范性權力」,造成對雇員合法利益的侵害,法國法律明確界定了這項權力的使用范圍。同時,法國法律又把某些企業、組織制定內部勞動規則規定為一種義務。既然是僱主的義務,那麼,僱主違反義務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發達國家的「僱主策略」 發達國家的優秀企業在制定僱主策略方面有哪些優秀做法呢?《勞動合同法》課題組組長,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研究所所長、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勞動法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勞動關系學會副會長、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常凱教授認為,發達國家的僱主策略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所採取的策略都是不一樣的。 據常凱介紹,在歐美國家,首先法律法規非常嚴格的,另外企業里有工會,工會天天看著你,給你找你的毛病,看你是不是違法,爭取它的權益,而我國現在沒有這個。國外的老闆,他在這種社會環境下,使得他必須考慮怎麼處理好企業內部關系,這一點恰恰提高了他在處理內部勞資關系的能力和水平。我國目前在這方面就不行。而這樣的理念,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庫肯教授提出來的,即僱主策略。 常凱教授說,僱主策略可以分為三類:一種是日本模式,即把員工當成自己的家人,考慮員工的好處,並給予員工好處,努力解決員工問題;另一種是抗衡,例如,在美國有一種企業就是跟工會較勁,讓工人不參加工會,當然是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很典型的案例就是沃爾瑪多年不成立工會卻沒有人在法律上找它的麻煩,這就是一種策略;再有一種就是合作式,僱主和工會合作,德國很多企業都是這樣。 僱主策略作為一種方向 常凱認為,僱主策略作為一種方向、一種理念、一種原則,不能放棄。因為這是所有發達國家發展中的基本經驗,即必須要關注勞工自身發展、勞工生活水平、工作條件的改善和提高。這是一個基本常識性問題。在中國,我覺得僅僅是怎麼樣推動並實現的問題,放棄這一原則將來必定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價,就像我們的現在的自然環境。
㈤ 企業如何貫徹勞動法
一、與全體員工簽復訂制勞動合同,這一點上相信所有的國有企業都做得比較好。
二、理順勞動關系。因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或者行業政策的影響,職工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可能存在十分多樣的情況。作為企業人事方面的管理者,應當制定職工人事檔案冊子,對每一名職工的出生日期、家庭住址、電話、勞動和同(停薪留職協議)簽訂情況、期限等作以詳細的登記。
三、嚴格勞動合同的管理。合同到期之後或者續簽或者終止,應當及時通知職工辦理相關手續。職工曠工或者不履行停薪留職協議的,也應當按照停薪留職協議的約定,嚴格履行相關程序,尤其是批評教育和處理規定送達程序。
暫時只想到這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後,勞動合同法將於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在這之前,利用2-3個月的時間充分完成好勞動關系理順、勞動和同續訂和其他方面的各項工作。還有,就是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完善現行的各項規章制度。
另外,貫徹勞動法不光是簽訂、履行勞動合同方面,還包括加強勞動衛生保護措施,改善職工工作環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勞動者職業道德培訓,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革新、增產降耗等方面。
㈥ 公司不遵守勞動法怎麼辦
你這那麼嚴重的問題只有找當地勞管局投訴。
㈦ 私營企業要遵守勞動法嗎
遵守,但是中國目前來看,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私營企業在一些方面是不遵守的,比如加班沒有加班費什麼的。這個計較也沒用。但是其他違法行為另算,違法必究。
㈧ 要完全遵守勞動法.企業應該怎麼約束員工
如果是這樣恐怕有點難,但勞動法沒說不準罰款呀
㈨ 新勞動法怎麼樣才能讓企業執行呢
國家修改了節假日之後 過年只放幾天假,現在很多單位都趁機加長工作時間,不光是打工的人回不了家,就連上下班的普通企業職工也不夠時間回去了,死在外面算了。國家就只知道攥錢,全國這么多廉價勞動力給它積累財富,還要榨取一點點可憐的探親時間,那些在辦公室里吹著空調搖筆桿子的政策制定者們,根本就不會體會到勞動人民的艱辛 天災人禍一起來..
㈩ 如何遵守勞動紀律
大致包括以抄下內容:
1.嚴格履行勞動合同及違約應承擔的責任(履約紀律)。
2.按規定的時間、地點到達工作崗位,按要求請休事假、病假、年休假、探親假等(考勤紀律)。
3.根據生產、工作崗位職責及規則,按質、按量完成工作任務(生產、工作紀律)。
4.嚴格遵守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衛生規程(安全衛生紀律)。
5.節約原材料、愛護用人單位的財產和物品(日常工作生活紀律)。
6.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保密紀律)。
7.遵紀獎勵與違紀懲罰規則(獎懲制度)。
8.與勞動、工作緊密相關的規章制度及其他規則(其他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