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輔警的行政法規
A. 輔警是否受勞動法保護
【輔警是受勞動法保護的】
輔警是指由政府出資,公安機關統一通過筆試、面試、政審、體檢招錄並與其建立勞動關系,在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揮和監督下從事警務輔助工作的人員。根據《人民警察法》的規定,基層公安機關的工作主要有刑事執法、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特種行業的行政許可、戶籍管理等等。鑒於現行法律規定,輔警不能參與執法活動,因此輔警對公安機關工作的參與主要集中在不直接面對相對人或與執法沒有直接關聯的內勤領域。公安機關在內勤領域對輔警的利用,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警力不足的困境,並可以協調出一部分警力從事執法工作。但是,鑒於這類業務的非執法性,即使是在此領域內充分利用輔警,當治安犯罪案件高發時,通過內部協調依然會面臨警力有限的困境,輔警也難以很好地轉化為輔助警察執法的力量。此外,雖然有許多基層公安機關利用輔警來協助民警參與證據搜集、違法嫌疑人看管等工作,但是在現行法律沒有修改的情況下,必然存在名不正言不順的尷尬。而如果停留於現行的法律規定,實務部門將會繼續面臨著警力不足的傳統困境。
因此,在現行編制制度難以突破的情況下,最為可取的是通過修改法律,有限度的放開輔警參與公安執法的領域,使輔警能夠在基層公安機關執法領域充分發揮作用。而德國的行政協助理論,也可以為輔警參與執法提供借鑒。行政協助是指私人作為廣義上的一種編外從屬性行政工作人員或行政輔助機關進行活動,以執行公共任務。在輔警參與的行政協助中應處理兩種關系,其一是輔警與公安機關的關系,他們是一種不具有公法勤務關系的編外的人員,是公安機關的行政工具(或曰行政助手);其二是輔警與相對人的關系,由於輔警只是按照行政機關的委託和指令實施活動,與行政相對人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其本身並不對外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B. 公安輔警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輔警沒有國家層面的立法,但多數地方法規和規章將輔警許可權和職責如下:
勤務輔警可以在交通警察的帶領或者指導下,履行下列職責:
(一)協助民警指揮引導車輛,勸阻、糾正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並根據需要對發生的違法行為進行取證,維護道路交通秩序;
(二)維護交通事故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搶救受傷人員;
(三)協助做好群體性事件、突發事件的先期處置工作;
(四)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五)報告道路交通、治安情況和其他重要情況;
(六)接受群眾求助;
(七)駕駛警用汽車或警用摩托車等警用交通工具;
(八)其它協助維護道路交通秩序的工作。
文職輔警可以在交通警察的帶領或者指導下,履行下列職責:
(一)公安交通指揮中心和互聯網服務平台接線與服務;
(二)文書處理、違法查詢、檔案整理、材料收集、證件辦理等;
(三)車輛和駕駛人檔案管理、交通違法和交通事故案卷文書管理;
(四)非重點車型車輛查驗和駕駛人考試,車輛和駕駛人管理窗口業務受理;
(五)信息採集與錄入;
(六)心理咨詢、數據分析、軟體研發、安全監測、通訊保障、道路監控、計算機網路維護、實驗室分析、檢驗鑒定、非涉密財務管理等技術支持工作;
(七)保管和維護保養警用裝備;
(八)其他可由文職輔警協助開展的工作
(2)有關輔警的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輔警,輔警隊伍是一支由公安機關直接指揮和管理的隊伍,協助民警執法、維持公共安全,功能與配備介於現在的保安與正規警察之間,賦予基本的執法權,輔警會配備基本的警械如警棍等,輔警主要來源於本地市民,採用合同制的形式使輔警成為一種新的職業。
警務輔助人員簡稱輔警,警務輔助人員是公安機關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公安機關破解任務繁重與警力緊張矛盾的現實選擇,在協助民警維護社會治安、打擊違法犯罪、開展行政管理和服務人民群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入,輔警的管理已經納入公安機關重點研究課題和改革內容。
C. 法例法規規定輔警一年有幾天假期
公安機關的輔警可以享受法定節假日,輔警同樣屬於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一員,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3)有關輔警的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發布根據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2007年12月14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訂根據2013年12月11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第一條為統一全國年節及紀念日的假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D. 關於輔警干十年以上的有什麼政策
一、按目前的政策,輔警不可能憑工作年限而轉正。
二、現在是逢進必考,將來的趨勢,更不可能憑工作年限而轉正。
輔警與公安機關簽訂的是勞動合同,工作十年以上的,應當簽訂無固定期勞動合同,同時《勞動合同法》將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舉證責任規定給用人單位,等於勞動者不說也要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三、與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區別:
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後,除非存在法定或約定合同解除的情形,否則該合同直至勞動者退休才終止,因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具有很強的穩定性。
該勞動合同可以在勞動者的法定勞動年齡范圍內和企業的存在期限內存在,只有符合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特殊情況,勞動合同才解除。
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所以在訂立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不得將法定的解除條件作為約定的解除事由在勞動合同中加以約定
(4)有關輔警的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輔警(輔助警察)是指由政府出資,公安機關統一通過筆試、面試、政審、體檢招錄並與其建立勞動關系。
在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揮和監督下從事警務輔助工作的人員(區別於公職人員)。
為規范輔警隊員著裝行為,樹立輔警隊伍的良好形象,著裝規定參照《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著裝管理規定》。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揮和監督下,按照相應崗位輔助履行下列職責:
(一)治安巡邏檢查、卡口值守、接處警、維持大型公共活動以及突發案(事)件現場秩序、現行違法犯罪嫌疑人的扭送、糾紛調解、治安宣傳教育等警務活動;
(二)疏導交通,勸阻、查糾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維護交通事故現場秩序,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等警務活動;
(三)社區管理、特種行業管理、養犬管理等公安行政管理活動;
(四)信息採集、數據統計、文字記錄等警務活動;
(五)專業技術、後勤等警務保障活動;
(六)公安機關確認的其他輔助性警務活動
E. 輔警條例12月1日施行怎麼解讀
輔警,輔警隊伍是一支由公安機關直接指揮和管理的隊伍,協助民警執法、維持公共安全,功能與配備介於現在的保安與正規警察之間,賦予基本的執法權,輔警會配備基本的警械如警棍等,輔警主要來源於本地市民,採用合同制的形式使輔警成為一種新的職業。警務輔助人員簡稱輔警,警務輔助人員是公安機關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公安機關破解任務繁重與警力緊張矛盾的現實選擇,在協助民警維護社會治安、打擊違法犯罪、開展行政管理和服務人民群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入,輔警的管理已經納入公安機關重點研究課題和改革內容。
F. 輔警的權利與義務
輔警是派出所輔助民警進行治安聯防工作的人員。
他掏出警官證,你就得掏身份證,輔警發現事,他有權留住當事人,然後召喚警察來處理,但他無權處理,一半警校畢業的都先當輔警。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揮和監督下,按照相應崗位輔助履行下列職責:
(一)治安巡邏檢查、卡口值守、接處警、維持大型公共活動以及突發案(事)件現場秩序、現行違法犯罪嫌疑人的扭送、糾紛調解、治安宣傳教育等警務活動;
(二)疏導交通,勸阻、查糾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維護交通事故現場秩序,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等警務活動;
(三)社區管理、特種行業管理、養犬管理等公安行政管理活動;
(四)信息採集、數據統計、文字記錄等警務活動;
(五)專業技術、後勤等警務保障活動;
(六)公安機關確認的其他輔助性警務活動。
(6)有關輔警的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輔警改革十大建言:
一、建議全國人大修改《人民警察法》、《刑事訴訟法》、《治安處罰法》等法律。將輔警寫入法律並明確規定輔警法律地位、輔警的許可權與職責等基本事項。
二、建議由國務院制定《公安機關輔警管理條令》。細化規定輔警的有關法律身份、權利、義務、教育、訓練、待遇、保障、休假休息、招錄、獎懲、離職等具體事項。
三、建議通過上述的法律、法規明確賦予輔警必要的權力。
四、建立並擴大公安基層黨組織面向輔警發展黨員制度。
五、建議建立推薦優秀輔警黨員到村、居委員任職制度,拓寬輔警職業發展空間。
六、建議建立專門面向輔警招警的制度。
七、建立輔警內部層級晉升制度。
八、建議由公安部統一全國輔警制服、標識。
九、建立縣以上財政保障輔警工資待遇、輔警的教育訓練、服裝、警務裝備等費用的制度。
十、建立輔警評先評優、立功受獎的制度。
G. 公安部對招聘的輔警人員的要求條例
一、各地市縣公檢法文職人員招聘大綱分析;
二、歷年各地市縣公檢法文職人員招聘真題;
三、各地市縣公檢法文職人員招聘考試視頻及視頻講義;
四、各地市縣公檢法文職人員招聘考試面試講義及模擬題;
五、各地市縣公檢法文職人員招聘考試時事政治;
六、各地市縣公檢法文職人員招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講義及模擬題
七、各地市縣公檢法文職人員招聘考試計算機基礎講義
參閱下這些復習資料啊,91文職網裡面有打包下載的。
H. 公安輔警條例裡面又沒有父母是徵信黑名單被開除的條例
第一,對於公安機關輔警的管理,目前還沒有制訂公安輔警條例;第二,輔警的父母列入徵信黑名單的,不會影響到子女被開除工作的。
I. 輔警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輔警(輔助警察)是指由政府出資,公安機關統一通過筆試、面內試、政審、體檢招錄並與其建容立勞動關系,在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揮和監督下從事警務輔助工作的人員。
拓展資料:
輔警的職責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協助預防、制止違法犯罪活動;
2、協助開展治安巡邏、治安檢查以及對人員聚集場所進行安全檢查;
3、協助盤查、堵控、監控、看管違法犯罪嫌疑人;
4、協助維護案(事)件現實秩序,保護案(事)件現場,搶救受傷人員;
5、協助疏導交通、勸阻糾正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並根據需要對交通安全違法行為進行取證;
6、協助開展戒毒人員日常管理;
7、協助開展公安監管場所的管理勤務;
8、協助開展安全防範、交通安全、禁毒等宣傳教育;
9、協助記錄訊問、詢問筆錄;
10、其他可以由勤務輔警協助開展的工作。
J. 請問有關於對輔警的什麼新政策嗎,
一、建議全國人大修改《人民警察法》。將輔警寫入法律並明確規定輔警法律地位、輔警的許可權與職責。二、 建議由國務院制定《公安機關輔警管理條令》。三、 建議通過上述的法律、法規明確賦予輔警必要的權力。要徹底改變「輔警什麼都不能做、卻什麼都要做」的局面。基本原則是不行使案件調查權、偵查權、行政審批權、許可權,案件最後的處理決定權。我們認為可以賦予以下這些必要的權力:如駕駛警車、任職社區警員、調解不作為案件處理的一般群眾糾紛、社區重點人口管理、獨立管理外來人口、巡邏防控。緊急情形下控制犯罪嫌疑人;查閱監控錄像;疏導、維護交通;查糾交通違章、張貼罰單、攝像取證、查閱車輛登記信息等非交通事故案件處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