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勞動法里的女幹部
① 股份制有限公司的女幹部身份是如何界定的到50歲時,單位不在聘任你為幹部身份,這個合不合法
企業沒有幹部與工人,只有管理崗位和工人崗位。
根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46條、勞動部辦公廳《關於企業全員勞動合同制職工退休退職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4〕169號)規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內的全體職工統稱為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內,各種不同的身分界限隨之打破。沒有國家幹部與工人,沒有固定工、集體工、臨時工,都是勞動合同制職工。通過簽訂勞動合同來明確勞動者的工作內容、崗位等。用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勞動者的工作崗位時,可以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
女性管理崗位勞動者,合同期滿,續簽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任意約定新的崗位,但勞動者因為勞動條件降低不續簽終止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勞動者2008年1月1日之後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經濟補償金。
女性管理崗位勞動者,合同期內,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調整崗位;其他情形用人單位調整崗位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調整勞動者工作崗位是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的需要;
二、調整工作崗位後勞動者的工資水平與原崗位基本相當;
三、不具有侮辱性和懲罰性;
四、無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
② 女職工和女幹部如何界定
女職工和女幹部的界定主要就是退休年齡不一樣,女職工申報退休時所在崗位是生產、操作等崗位的,退休年齡就50周歲,申報崗位是管理崗位技術崗位的女幹部,退休年齡就是55周歲。
③ 女職工退休時如何區分女工人和女幹部身份
在現管理崗位工作的女職工是否屬於幹部,應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由組織、人事部門認定。
人事部門認定為幹部的,其退休年齡為55周歲;未認定為幹部的,按工人對待,其退休年齡為50周歲。
1,2001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涵義的復函》(勞社廳函[2001]125號)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2,2001年《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深化國有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的意見》(國經貿企改[2001]230號)規定:二、取消企業行政級別。企業不再套用國家機關的行政級別,管理人員不再享有國家機關幹部的行政級別待遇。打破傳統的「幹部」和「工人」之間的界限,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在管理崗位工作的即為管理人員。崗位發生變動後,其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按照新的崗位相應調整。
3,如果原來是工人的,轉為幹部工作崗位,應該填寫工人轉干表。甚至要參加上級統一的轉干考試。
拓展資料:
現行的《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中沒有對退休年齡作出規定,而退休年齡主要是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所規定。1999年勞動部頒發的勞社部發[1999]8號文件第一條中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該規定中可以看到,對於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主要以身份進行區分,而身份確定主要以女職工退休前的檔案記載為准。
此後,2001年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人事部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的國經貿企改[2001]230號文件中規定:「取消企業行政級別。企業不再套用國家機關的行政級別,管理人員不再享有國家機關幹部的行政級別待遇。打破傳統的「幹部」和「工人」之間的界限,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在管理崗位工作的即為管理人員。」該規定的出台,打破了原有的身份區分標准,轉為判斷女職工是否屬於「管理或技術人員」。
結合此前的各項規定,多數地區目前判斷女職工退休年齡的常規做法是,先看人事檔案,檔案中載明屬於「幹部」的女職工55歲退休。對於身份不符合「女幹部」條件,但工作崗位屬於管理或技術人員的女職工同樣適用55歲退休,工作崗位則以末次勞動合同所約定的工作崗位進行確定。
④ 女職工的退休年齡,如何判斷是女工人還是女幹部
女職工的退休年齡,如何判斷是女工人還是女幹部?
法律:
1、《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企業女職工按以下辦法確定退休年齡:退休前從事生產崗位的,退休年齡為50周歲;退休前從事管理或技術崗位的女職工退休年齡為55周歲。退休前從事企業管理或技術崗位的女職工,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年滿50周歲,可以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手續。確認企業女職工崗位以其退休前最後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為准。
靈活就業人員,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可以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勞動部關於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75.用人單位全部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後,職工在用人單位由轉制前的原工人崗位轉為原幹部(技術)崗位或由原幹部(技術)崗位轉為原工人崗位,其退休年齡和條件,按現崗位國家規定執行。
解讀:確認企業女職工崗位以其退休前最後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的崗位為准,如果上面的崗位是員工級,那50歲退休,如果是技術或者管理崗位,退休年齡就是55歲。如果是下崗後以個人名義交社保的女職工退休年齡統一是50。公司應當在勞動合同或者員工手冊中對管理、技術性崗位和非管理性崗位作出明確界定。
附:事業單位女職工按以下辦法確定退休年齡:事業單位檔案記載為工人身份的女職工,退休前受聘在工勤崗位的,退休年齡為50周歲;退休前受聘在管理或專業技術崗位的,年滿50周歲後,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辦理退休手續。事業單位檔案記載為幹部身份的女職工,退休前受聘在管理或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其退休年齡為55周歲;退休前受聘在工勤崗位的,年滿50周歲後,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辦理退休手續。
⑤ 企業中如何界定女幹部和女工人
女職工和女幹部如何區分:主要是通過她們申報退休時所在崗位性質來確定。即申報退休時所在崗位為管理、技術崗位的,其退休年齡為55周歲;申報退休時所在崗位為生產、操作或服務崗位的,其退休年齡為50周歲。此外,檔案里會記載著該人是幹部身份還是工人身份,繳費不夠15年的,到了退休年齡可以一次性交齊。
⑥ 國家有規定什麼是女工人,什麼是女幹部嗎
國家並沒有規定什麼是女工人,什麼是女幹部。
1、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的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2、在現管理崗位工作的女職工是否屬於幹部,應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由組織、人事部門認定。人事部門認定為幹部的,其退休年齡為55周歲;未認定為幹部的,按工人對待,其退休年齡為50周歲。
3、如果原來是工人的,轉為幹部工作崗位,應該填寫工人轉干表。甚至要參加上級統一的轉干考試。
拓展資料:
「幹部」一詞來自於日語,本是日語中的一個漢字詞,字面意思是「骨幹部分」。日語的「幹部」一詞是日本人根據法語「cadre」一詞意譯成的。法語「cadre」一詞的本義是「骨骼」,引申指在軍隊、國家機關和公共團體中起骨幹作用的人員。
「幹部」一詞已經被許多國家所採用,用來指在國家機關和公共團體中起骨幹作用的人員。二十世紀初,「幹部」一詞被引進中國以後,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頻繁使用。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的黨章中,首次使用了「幹部」一詞。從此以後,在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軍隊、人民團體、科學、文化等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中擔任一定公職的人員都稱為「幹部」。中國共產黨的十二大黨章明確指出:「幹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幹,是人民的公僕」。這是對我國幹部本質特徵所作出的科學概括,也是區別於任何剝削階段官吏的根本標志。
參考資料: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
⑦ 勞動法中的女幹部女工人怎樣界定
勞動法只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權利義務進行調整。至於身份,由人事部門規定。
⑧ 規定女幹部退休年齡是55,女幹部如何定義
對幹部隊伍中女性幹部的通稱,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1、幹部:
(1)、國家機關、軍隊、人民團體中的公職人員。
(2)、擔任一定的領導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員。
2、女性幹部有特殊情況的可以申請50歲退休。
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幹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1)、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五周歲,參加革命工作年限滿十年的;
(2)、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參加革命工作年限滿十年,經過醫院證明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3)、因工緻殘,經過醫院證明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8)如何界定勞動法里的女幹部擴展閱讀:
以下情況可提前退休:
1、特殊工種退休。
從事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作累計滿10年,或者從事井下、高溫工作累計滿9年,或者從事其它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累計滿8年的工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特殊工種的范圍,嚴格按照本行業經原勞動部認可的特殊工種名錄執行,不得參照其他行業的特殊工種執行。
2、破產企業提前退休。
市屬國有工業企業破產後,截止法院宣告企業破產之日,男職工年滿55周歲,女幹部年滿50周歲,女工人年滿45周歲,可以申請辦理提前退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幹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定退休年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提前退休
⑨ 勞動法規定女幹部是指從事什麼工作的人
一般指抄從事管理和技術崗位工作的人員。
勞動部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勞部發〔1995〕309號
75.用人單位全部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後,職工在用人單位由轉制前的原工人崗位轉為原幹部(技術)崗位或由原幹部(技術)崗位轉為原工人崗位,其退休年齡和條件,按現崗位國家規定執行。
⑩ 法定退休年齡中的女工人和女幹部怎麼鑒定
在現管理崗位工作的女職工是否屬於幹部,應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由組織、人事部門認定。
人事部門認定為幹部的,其退休年齡為55周歲;人事部門未認定幹部的,按照工人對待,其退休年齡為50周歲。
2001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涵義的復函》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10)如何界定勞動法里的女幹部擴展閱讀:
現行的《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中並沒有對退休年齡作出規定,退休年齡主要是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所規定。
1999年勞動部頒發的勞社部發[1999]8號文件第一條中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該規定中可以看出,對於女職工的退休年齡主要以身份來區分,而身份的確定主要以女職工退休前的人事檔案記載為准。
2001年《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深化國有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的意見》(國經貿企改[2001]230號)規定:二、取消企業行政級別。企業不再套用國家機關的行政級別,管理人員不再享有國家機關幹部的行政級別待遇。
打破傳統的「幹部」和「工人」之間的界限,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在管理崗位工作的即為管理人員。崗位發生變動後,其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按照新的崗位相應調整。
目前大多數地區判斷女職工退休年齡的常規做法是:先看人事檔案,檔案中寫明屬於「幹部」的女職工55歲退休。對於身份不符合「女幹部」條件的,但工作崗位屬於管理或技術人員的女職工同樣適用55歲退休,工作崗位則以退休前最後簽署的勞動合同所約定的工作崗位進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