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上班路程距離規定嗎
㈠ 勞動法有規定分配太遠拒絕上班嗎
勞動法對於工作地點沒有限制性的規定。對於工作地點,勞動者應聘時可以與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里進行約定。如果雙方在勞動合同中沒有工作地點或者只是寫本市范圍,那麼用人單位給勞動者在本市范圍內安排工作崗位應該按有利於勞動者上下班的情況進行安排。如果用人單位調整勞動者的工作地點,可以按下列原則判斷用人單位是否違法。
1、調崗屬於變更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用人單位必須先與勞動者協商一致,未經勞動者同意,用人單位單方面調整崗位,原則上是無效的;
2、如果用人單位是生產經營需要的調崗,且調崗具有合理性,不存在侮辱或懲罰性質,工資待遇不降低,與勞動合同約定的崗位之間存在相關性,則調崗有效,作為勞動者應該遵守。當然,調整崗位的合理性需要用人單位舉證;反之,用人單位是基於迫使勞動者離職而調整崗位,勞動者是可以拒絕的。用人單位以勞動者不服從安排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就屬於違法解除;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賠償金,工作1年支付2個月本人工資,即2N;
3、如果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用人單位也是有權調整崗位的。當然,用人單位主張勞動者不勝任工作也是需要提供證據的。勞動者拒絕調整崗位的,用人單位據此解除勞動合同,屬於合法解除,但是用人單位也是應該支付經濟補償,即N。
所以,用人單位給勞動者分配的太遠,需要看用人單位的出發點是迫使勞動者離職還是基於經營管理的需要來進行判斷勞動者是否有權拒絕。
㈡ 勞動法對職工工作路途公里數的規定
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㈢ 勞動法有沒有明文規定工作單位的距離
這個真沒有 。
勞動法主要調整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以及爭議,至於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距離並沒有規定。如果路程遠可以主動辭職。
㈣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上下班的路程在幾小時之內
我國勞動法規沒有規定上下班的路程在幾小時之內的,只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工傷認定條件是上下班必經道路以及今年規定放寬的上下班接送孩童學校的必經道路。
㈤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通勤職工最遠通勤距離和其它規定
沒有明確規定,只好先住宿舍
㈥ 《勞動法》對工作間隙休息是怎樣規定的
《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
第三條 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第五條 因工作性質或者生產特點的限制,不能實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標准工時制度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七條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 企業和不能實行前款規定的統一工作時間的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周休息日。
勞動部《關於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
(勞部發[1997]271號)
根據《勞動法》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國務院令第174號)的規定,我國目前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這一標准工時制度。有條件的企業應實行標准工時制度。有些企業因工作性質和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標准工時制度,應保證勞動者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40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此外,根據一些企業的生產實際情況還可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應按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勞部發[1994]503號)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來源嘉興律師網頁鏈接
㈦ 勞動法規定上班距離超過多少公里需班車接送
這個問題勞動法沒規定。此項是看企業規模、企業實力、企業福利和文化價值觀。一般情況下,應聘面試過程中,面試人員都會問及你的生活、住宿等問題,然後就企業情況雙方進行選擇。
㈧ 新勞動法有路程假的規定嗎又是怎麼規定的
你指的是不是探來親假當源中的路程規定?如果是的話,那麼政策規定路程假是按照實際需要給予的。
探親假必須要符合以下條件才可以享受,你可以看看是否符合。
1.必須是在本單位工作滿1年的固定職工。
2.探望配偶:與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每年給假1次,假期30天。
3.探望父母:與父親,母親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未婚職工每年給假一次,假期20天,或者2年給假1次,假期45天。已婚職工每4年給假1次,假期20天。
如果與父親或母親一方能夠在公休假日團聚的,不能享受探親假。
㈨ 單位提出調動,但路途較遠,勞動法是否有規定上班距離
上班地點變換,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獲得補償嗎?關鍵是看新地點是否在原勞動合同的約定范圍內。
一、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工作地點是合同的必備條款,如果用人單位對工作地點變換,則屬對勞動合同的實質變更,那麼就需要雙方協商變更,單位不能單方做出變更,否則屬於違約。因此,你可以拒絕去新地點工作。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所以,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也可以與你解除合同,但要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標准,給予你一定的補償金,即一個月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