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的公文字體
司法部關於印發《刑事訴訟中律師使用文書格式》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司發通〔2000〕10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
為了配合《刑事訴訟法》的執行,我部曾於1996年12月20日下發了《關於印發〈刑事訴訟中律師使用文書格式〉(試行)的通知》。根據司法實踐工作的發展和完善,為進一步改進這些文書格式,使之適應律師業務的需要,我們對試行幾年來的情況進行了了解,對原有的格式進行了調整和修改。現將新的格式印發,請各地將此文書格式下發至各律師事務所。新的文書格式從2001年7月1日起使用。
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文書格式的說明
新的文書格式是經全國律協刑事業務委員會充分論證,對1996年司法部印發的《刑事訴訟中律師使用文書格式(試行)》稿提出了合並、修改和增補意見後形成的,現就有關事項說明如下:
一、此次正式下達的文書格式共19種,即:
1.律師事務所函(向偵查機關提交)
2.律師事務所函(向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提交)
3.律師事務所函(用於刑事訴訟中的代理活動)
4.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委託協議書
5.授權委託書(用於審查起訴及審判階段)
6.指定辯護函
7.委託協議
8.會見犯罪嫌疑問人、被告人專用介紹信
9.要求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函
10.代理委託協議
11.授權委託書(用於刑事訴訟中的代理活動)
12.會見在押犯嫌疑人申請書(涉及國家秘密案件用)
13.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
14.調查取證申請書
15.通知證人出庭申請書
16.解除強制措施申請書
17.延期審理申請書
18.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
19.授權委託書(用於偵查階段)
上述文書格式中的前18種,是在原文書格式基礎上合並修改補充而成的,第19種文書格式是新增加的。
二、由於律師在承辦案件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有些文書格式難以作統一要求,因此對以下幾種情況不再要求文書格式的統一,仍然沿用原格式樣式僅作參考。這些參考格式是:刑事自訴狀、刑事自訴案件反訴狀、刑事上訴狀、刑事答辯狀、申訴書、控告狀。
三、吸收了公檢法機關的意見,為便於文件歸檔保管,新的文書格式應統一按16開紙張印製(不包括存根邊頁)。
刑事訴訟中律師使用文書格式目錄
一、正式的文書格式:(第1—19)
1.律師事務所函
2.律師事務所函
3.律師事務所函
4.為犯罪嫌疑人提供幫助的委託協議
5.授權委託書(刑事辯護)
6.接受指定辯護函
7.委託協議
8.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專用介紹信
9.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
10.刑事案件代理委託協議
11.授權委託書
12.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書(涉及國家秘密案件用)
13.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
14.調查取證申請書
15.通知證人出庭申請書
16.解除強制措施申請書
17.延期審理申請書
18.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
19.授權委託書
二、參考文書格式(第20——25)
20.刑事自訴狀
21.刑事自訴案件反訴狀
22.刑事上訴狀
23.刑事答辯狀
24.申訴書
25.控告狀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內容不是偽造變賣公文印章罪嗎
兄弟,你搞錯了,刑事訴訟法八十二條是刑事拘留的條款。這話的意思你沒理解對,正確意思是說,你那沒有因為涉嫌偽造變造……,然後公安根據刑事訴訟法八十二條將他刑事拘留了
『叄』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3)刑事訴訟法的公文字體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拘留、逮捕的時候,應當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
第八十四條對於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二)通緝在案的;
(三)越獄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第八十五條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拘留後,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後,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是指非法製造、專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
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
『伍』 有公安報案通知函這樣的公文嗎
沒有公安報案通知函。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後,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由接受單位製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接受單位應當製作《呈請不予立案報告書》。
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六條,公安機關接受案件時,應當製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記表》,作為公安機關受理刑事案件的原始材料,並妥善保管、存檔備查。
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二條,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後,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由接受單位製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予以立案。
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接受單位應當製作《呈請不予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不予立案。
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三條,對於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製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在七日內送達控告人。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後七日內向原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原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後十日內作出決定,並書面通知控告人。
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四條,對於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應當在七日內製作《不立案理由說明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後,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認為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後,應當在十五日內決定立案,並將立案決定書送達人民檢察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七條,公安機關對報案、控告、舉報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主動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司法機關移送的違反治安管理案件,應當及時受理,並進行登記。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八,公安機關受理報案、控告、舉報、投案後,認為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認為不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應當告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投案人,並說明理由。
(5)刑事訴訟法的公文字體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五條,公安機關對於公民扭送、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應當立即接受,問明情況,並製作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必要時,公安機關可以錄音。
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七條,公安機關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應當與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八條,公安機關應當保障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意公開自己的姓名和扭送、報案、控告、舉報行為的,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九條,對於接受的案件,或者發現的犯罪線索,公安機關應當迅速進行審查。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但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案件,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簽發《移送案件通知書》,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
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辦理手續,移送主管機關。
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條,經過審查,對於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應當將案件材料和有關證據送交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並告知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一條,經過審查,對於不夠刑事處罰需要給予行政處理的,依法處理。
參照資料來源:公安部 -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陸』 刑事訴訟法買賣國家機關公文罪怎麼量刑
犯了買賣國家機關公文罪既遂的判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一條是什麼
你好。刑訴法141條是起訴條件,內容是「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回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答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1條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復第六十一條 公安制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修正)
第三百七十五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偽造、盜竊、買賣或者非法提供、使用武裝部隊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
這個要根據情況判定,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可以取保候審,取保候審不至於發生社會危害的也可以取保候審,具體情況不一,但是累犯肯定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