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屬於行政法規嗎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屬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時間: 2021-12-21 07:21:34

㈠ 簡述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關於活體器官捐獻的規定

簡述我國人體器官移植關於活動捐獻的規定,我覺得他們要是想看規定,有一個平台會說了。

㈡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解答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2007年3月21日國務院第171次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衛生部負責人日前就條例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為什麼要制定條例?制定這個條例經過了什麼過程?答:人體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體器官捐獻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臟、肺臟、肝臟、腎臟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將其植入接受人身體以代替其病損器官的過程。從事人體細胞和角膜、骨髓等人體組織移植,不屬於人體器官移植,不適用本條例。器官移植事關人體健康,涉及器官的捐獻、摘取、植入過程中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社會各界對此高度關注。因此,需要通過制定專門條例,以規范人體器官移植活動,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證醫療質量,保障人體健康。同時,制定這個條例,對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法制也具有重要意義。在條例的制定過程中,國務院法制辦會同衛生部對世界衛生組織人體器官移植指導原則和11個國家、地區人體器官移植的法律、法規進行了研究,並總結我國8個地方實施遺體(器官)捐獻法規的經驗,先後4次徵求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意見,多次聽取醫學、法學、倫理學、社會學、人權等方面專家的意見,還專門徵求了世界衛生組織的意見。應該說,這個條例的制定過程遵循了公開、透明的原則,體現了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要求。問:制定條例的主要思路是什麼?答:條例在總體思路上把握了以下四點:一是,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人體器官移植指導原則,尊重人體器官捐獻人的意願,嚴禁人體器官買賣,按照公正、公平、公開的要求確定申請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患者的排序,做到與國際通行做法保持一致。二是,主要對涉及人體器官移植過程的行政管理事項作出規定;涉及有關民事法律關系的事項,適用民法通則和其他有關民事法律的相關規定。三是,著重規范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在人體器官摘取、植入等環節的行為,維護人體器官捐獻人的合法權益,提高人體器官移植的臨床療效,保障人體器官移植接受人的安全。四是,界定合法與非法摘取人體器官的界限,防止不法分子違法摘取人體器官。問:關於自願捐獻原則,條例作了哪些規定?答:捐獻人體器官是每個公民都享有的權利,對這種權利的行使,條例不能加以限制。因此,條例中不能規定哪些公民可以捐獻其人體器官、哪些公民不能捐獻其人體器官,關鍵是要嚴格遵循自願的原則。為此,條例作了五方面的規定:一是,公民有權捐獻或者不捐獻其人體器官;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或者利誘他人捐獻人體器官。二是,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並應當以書面形式表示。三是,公民已經表示捐獻其人體器官意願的,有權隨時予以撤銷。四是,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捐獻、摘取該公民的人體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該公民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獻該公民人體器官的意願。五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摘取未滿18周歲公民的活體器官用於移植。對於未經公民本人同意摘取其活體器官的,或者摘取未滿18周歲公民的活體器官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有關故意傷害罪的規定或者第二百三十二條有關故意殺人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對於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而摘取其屍體器官的,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二條有關侮辱屍體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問:條例怎樣體現禁止人體器官商業交易原則?答:禁止人體器官買賣是國際共同遵循的規則。為了防止可能發生的買賣或者變相買賣人體器官的情形,條例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買賣人體器官,不得從事與買賣人體器官有關的活動。同時,對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收取費用的范圍作了界定,規定:醫療機構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手術,只能依照條例的規定收取摘取和植入人體器官的手術費、葯費、檢驗費、醫用耗材費以及保存和運送人體器官的費用,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所移植人體器官的費用。為了防止變相買賣人體器官,條例對活體器官接受人的范圍作了嚴格的限制,規定:活體器官的接受人限於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員。為了保證禁止人體器官商業交易原則得以落實,條例對買賣人體器官或者從事與買賣人體器官有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條例規定,對買賣人體器官或者從事與買賣人體器官有關活動的,由衛生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交易額8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醫療機構參與上述活動的,還應當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並由原登記部門撤銷該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該醫療機構3年內不得再申請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醫務人員參與上述活動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國家工作人員參與上述活動的,由有關部門依據職權,依法給予撤職、開除的處分。問:人體器官的摘取、植入對於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條例對此規定了哪些主要制度?答:為了保障公民自願捐獻人體器官的權利,防止非法摘取人體器官,提高人體器官移植的臨床療效,需要重點對人體器官的摘取和植入兩個環節加以規范。對此,條例作了四方面的規定:一是,摘取活體器官前或者屍體器官捐獻人死亡前,應當經所在醫療機構的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審查,並經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同意。二是,摘取活體器官,應當查驗活體器官捐獻人同意捐獻其器官的書面意願、活體器官捐獻人與接受人之間存在條例規定關系的證明材料,並應當向活體器官捐獻人說明器官摘取手術的風險、術後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並發症以及預防措施等有關情況,並確認除摘取器官產生的直接後果外不會損害活體器官捐獻人的其他生理功能,確保捐獻人的生命安全。三是,摘取屍體器官,應當在依法判定捐獻人死亡後進行。對摘取人體器官完畢的屍體,除用於移植的人體器官以外,應當恢復屍體原貌。四是,對人體器官捐獻人應當進行醫學檢查,採取措施,降低接受人因人體器官移植感染疾病的風險。問:能夠公平地接受人體器官移植,是等待人體器官移植手術的患者關心的問題,在這方面,條例是如何規定的?答:條例借鑒國外的實踐經驗,規定了人體器官移植預約者名單制度以及按照公正、公平、公開原則確定申請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患者的排序制度;條例要求建立的人體器官移植工作體系,是由衛生主管部門、醫療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組成的。該體系除了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推動工作外,還應當確定人體器官移植預約者名單,組織協調人體器官的使用,使捐獻的人體器官能夠被移植給最合適的接受人。問:醫療機構對條例的施行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繫到人體器官捐獻人、接受人的合法權益,條例對開展人體器官移植醫療機構的准入和退出作了哪些規定?答:為了確保醫療機構提供的人體器官移植醫療服務安全、有效,條例對人體器官移植醫療服務規定了准入制度;同時,從醫療機構主動申報和衛生主管部門監督兩個方面,規定了不再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的退出制度。在准入方面,條例規定了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醫療機構從事人體器官移植,應當有與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相適應的執業醫師和其他醫務人員、設備、設施;有由醫學、法學、倫理學等方面專家組成的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有完善的人體器官移植質量監控等管理制度。二是,開展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應當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申請辦理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三是,省級衛生主管部門進行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應當考慮本行政區域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需求和合法的人體器官來源情況。在退出方面,條例作了兩個方面的規定:一是,已經獲准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不再具備條例規定條件的,應當停止從事人體器官移植,並向原登記部門報告;原登記部門應當注銷該醫療機構的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並予以公布。二是,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專家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成功率、植入的人體器官和術後患者的長期存活率,對醫療機構的人體器官移植臨床應用能力進行評估,並及時公布評估結果;對評估不合格的,由原登記部門撤銷其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

㈢ 器官移植在中國有沒有立法,如果有存在哪部具體法律中,急求

目前我國直接法律裡面沒有關於器官移植的。不過國務院制定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回》是為了答規范人體器官移植,保證醫療質量,保障人體健康,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而制定的。其於2007年3月21日國務院第171次常務會議通過,2007年3月31日發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全文共五章三十二條。

㈣ 世界上有關器官移植的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已經2007年3月21日國務院第171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7年5月1日起內施行。 1968年,美國容律師協會(American Bar Association)等組織就倡議通過了《統一組織捐獻法》(Uniform Anatomical Gift Act,簡稱UAGA),至1973年,該法案已經在全國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統一實施。1984年,美國又通過了法律效力更高的《器官移植法案》(National Organ Transplants Act)。這樣一來,在美國,一般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受器官移植法的規范,而腦死亡的判定則受腦死亡法的規范;如果在器官移植過程中涉及到了腦死亡的判定與實施等問題,則要受到器官移植法與腦死亡法的雙重約束。

㈤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最新修訂

據悉,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日前在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會上表示,在衛生部和紅內十字會的組織下,中國容即將建立器官移植應對系統,並增加器官移植的分配公信力和執法力度;預計《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於年內完成修改。
黃潔夫表示,會完成對《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修改。條例的亮點就是形成「符合國情的器官捐獻體系」。
黃潔夫透露,在衛生部和紅十字會組織下,中國即將建立器官移植應對系統,包括受者管理系統、等待器官列表管理系統、捐獻者管理系統和器官分配/匹配系統。該系統的公正性將由衛生部進行監管。

㈥ 關於器官捐獻的法律與道德問題

為了保護供體和受體雙方合法權益及保障正常醫療監管秩序,各國法律都要求醫生或醫療機構遵守一定的信息規則,要求有關器官移植手術及供體、受體身份有關的信息都要妥善保管以免外泄。避免對信息負有保管責任的醫生或醫療機構非法篡改或公開信息的行為;或者器官移植的醫生或供方故意隱瞞某種不利情況而告知虛假信息。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23條規定,「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務人員應當對人體器官捐獻人、接受人和申請人體器官移植手術的患者的個人資料保密。」第27條繼而規定,「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務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泄露人體器官捐獻人、接受人或者申請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患者個人資料的,依照《執業醫師法》或者國家有關護士管理的規定予以處罰。」

㈦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條例內容

第一章 總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人體器官移植,適用本條例;從事人體細胞和角膜、骨髓等人體組織移植,不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人體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體器官捐獻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臟、肺臟、肝臟、腎臟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將其植入接受人身體以代替其病損器官的過程。 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全國人體器官移植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人體器官移植的監督管理工作。
各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等工作。 國家通過建立人體器官移植工作體系,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推動工作,確定人體器官移植預約者名單,組織協調人體器官的使用。
第二章 器官捐獻 人體器官捐獻應當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
公民享有捐獻或者不捐獻其人體器官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或者利誘他人捐獻人體器官。 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公民捐獻其人體器官應當有書面形式的捐獻意願,對已經表示捐獻其人體器官的意願,有權予以撤銷。
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捐獻、摘取該公民的人體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該公民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獻該公民人體器官的意願。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摘取未滿18周歲公民的活體器官用於移植。
第十條
活體器官的接受人限於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員。
第三章 器官移植 醫療機構從事人體器官移植,應當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申請辦理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
醫療機構從事人體器官移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相適應的執業醫師和其他醫務人員;
(二)有滿足人體器官移植所需要的設備、設施;
(三)有由醫學、法學、倫理學等方面專家組成的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該委員會中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學專家不超過委員人數的1/4;
(四)有完善的人體器官移植質量監控等管理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進行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除依據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考慮本行政區域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需求和合法的人體器官來源情況。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公布已經辦理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的醫療機構名單。 在摘取活體器官前或者屍體器官捐獻人死亡前,負責人體器官移植的執業醫師應當向所在醫療機構的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提出摘取人體器官審查申請。
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不同意摘取人體器官的,醫療機構不得做出摘取人體器官的決定,醫務人員不得摘取人體器官。 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收到摘取人體器官審查申請後,應當對下列事項進行審查,並出具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書面意見:
(一)人體器官捐獻人的捐獻意願是否真實;
(二)有無買賣或者變相買賣人體器官的情形;
(三)人體器官的配型和接受人的適應症是否符合倫理原則和人體器官移植技術管理規范。
經2/3以上委員同意,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方可出具同意摘取人體器官的書面意見。 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摘取活體器官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向活體器官捐獻人說明器官摘取手術的風險、術後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並發症及其預防措施等,並與活體器官捐獻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二)查驗活體器官捐獻人同意捐獻其器官的書面意願、活體器官捐獻人與接受人存在本條例第十條規定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確認除摘取器官產生的直接後果外不會損害活體器官捐獻人其他正常的生理功能。
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應當保存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醫學資料,並進行隨訪。 摘取屍體器官,應當在依法判定屍體器官捐獻人死亡後進行。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務人員不得參與捐獻人的死亡判定。
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尊重死者的尊嚴;對摘取器官完畢的屍體,應當進行符合倫理原則的醫學處理,除用於移植的器官以外,應當恢復屍體原貌。 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手術,除向接受人收取下列費用外,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所移植人體器官的費用:
(一)摘取和植入人體器官的手術費;
(二)保存和運送人體器官的費用;
(三)摘取、植入人體器官所發生的葯費、檢驗費、醫用耗材費。
前款規定費用的收取標准,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並予以公布。 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將實施人體器官移植的情況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報告。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制訂。
第四章 法律責任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公民本人同意摘取其活體器官的;
(二)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而摘取其屍體器官的;
(三)摘取未滿18周歲公民的活體器官的。 違反本條例規定,買賣人體器官或者從事與買賣人體器官有關活動的,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依照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交易額8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醫療機構參與上述活動的,還應當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並由原登記部門撤銷該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該醫療機構3年內不得再申請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醫務人員參與上述活動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
國家工作人員參與買賣人體器官或者從事與買賣人體器官有關活動的,由有關國家機關依據職權依法給予撤職、開除的處分。 醫療機構未辦理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擅自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
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手術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對人體器官捐獻人進行醫學檢查或者未採取措施,導致接受人因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感染疾病的,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
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務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泄露人體器官捐獻人、接受人或者申請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患者個人資料的,依照《執業醫師法》或者國家有關護士管理的規定予以處罰。
違反本條例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收取費用的,依照價格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醫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的;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
(一)未經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審查同意摘取人體器官的;
(二)摘取活體器官前未依照本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履行說明、查驗、確認義務的;
(三)對摘取器官完畢的屍體未進行符合倫理原則的醫學處理,恢復屍體原貌的。 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的,由原登記部門撤銷該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該醫療機構3年內不得再申請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
(一)不再具備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條件,仍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
(二)未經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審查同意,做出摘取人體器官的決定,或者脅迫醫務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摘取人體器官的;
(三)有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二)項、第(三)項列舉的情形的。
醫療機構未定期將實施人體器官移植的情況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報告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人體器官移植監督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章 附則 本條例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㈧ 世界上有關器官移植的相關法律 期待回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已經2007年3月21日國務院第171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1968年,美國律師協會(American
Bar
Association)等組織就倡議通過了《統一組織捐獻法》(Uniform
Anatomical
Gift
Act,簡稱UAGA),至1973年,該法案已經在全國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統一實施。1984年,美國又通過了法律效力更高的《器官移植法案》(National
Organ
Transplants
Act)。這樣一來,在美國,一般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受器官移植法的規范,而腦死亡的判定則受腦死亡法的規范;如果在器官移植過程中涉及到了腦死亡的判定與實施等問題,則要受到器官移植法與腦死亡法的雙重約束。

㈨ 外國人在中國進行器官移植涉及到哪些法律規制

禁止買賣rentiqiguan是公認的倫理原則,世界上多數國家在醫事刑法領域加以研究。以美國、英國為首的英美法系國家對rentiqiguan移植的刑法保護,研究比較深入,已建立了較為成熟的rentiqiguan捐獻體系和立法規范。以法國、日本為主的大陸法系國家在rentiqiguan買賣和非法移植的研究比較深入,已形成了較多研究學派和研究中心。
國內涉及規制rentiqiguan買賣的刑事、行政立法起步較晚。2007年我國才頒布實施《rentiqiguan移植條例》,由於行政法的懲處力度及監管機制欠缺等原因,並不能有效打擊rentiqiguan黑市交易。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第37條,首次將rentiqiguan買賣等行為納入到刑法規制的范疇,對於有效打擊器官犯罪意義重大。然而,由於該法條罪狀描述簡單且無司法解釋,學界與司法實踐對本罪的理解、解釋以及適用等方面存在較大爭議,現實生活中難以真正起到有效遏制日益泛濫且犯罪手段變化多端的器官買賣的作用。 
該條例效仿美國立法模式,通過一部法典對器官移植做出了統一的、完整的規定。不足之處,一是該條例將rentiqiguan買賣視為一般的行政違法行為;二是沒有針對醫院或醫師在明知器官不正當來源途徑情形下,對該實施移植行為的法律責任規定。因此,該條例的頒行不足以有效地威懾器官買賣行為,也不能給利用非正當來源器官進行移植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以應有的處罰 。三是該條例迴避了腦死亡的問題,沒有對人體器官分配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沒有就人體器官移植等類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將角膜、人體細胞和骨髓移植等人體組織移植排除在了該條例的規范范圍之外、對活體器官捐獻者范圍的設定也過於狹窄等等。同時還存在罪名不確定等問題。 
據記者建議有關部門立即展開徹底調查:其一,到底有多少外國人在我國進行了器官移植手術?其二,哪些醫院和哪些醫務人員從事了給外國人移植器官的手術?對這些醫院和人員,應按照《rentiqiguan移植條例》嚴肅處理;其三,器官移植過程中是否有買賣器官行為?若有,哪些人參與其中?不僅要讓那些人退還相關款項,還要給予相應的處罰;其四,移植的器官來源是否合法?據媒體報道,提供臟器的人可能多是被判定腦組織死亡的死刑犯,如果死刑犯並非自願,而醫院割除其器官也未經過其親屬同意,那麼,相關涉案人員應受到法律的制裁。供參考。

㈩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我國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有望在近期出台,該條
例將對器官移植進行規范。

·我國將出台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確立八項原則

新條例嚴禁器官買賣

據了解,首次出台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遵循八大原則,包括自願、知情同意、公平公正、技術准入、非商業化、自主決定等。針對目前國內器官移植存在的買賣化傾向,黃潔夫特別強調了其中的非商業化原則:「1991年世界衛生組織就通過了人體器官移植的指導性原則,其中規定人體及其各個部分均不應成為商業交易的對象,包括登廣告求取、提供器官,及支付、收取錢財的行為等都應予以禁止,同時也禁止任何參與器官移植程序的個人或機構收取適當的服務費用之外的報酬。」黃潔夫說,在我國新制定的器官移植條例中也引用了上述原則,而且明確規定,在器官摘取、保存、運輸等項目上可以收費,但器官本身絕對不能用作買賣。

·捐腎廣告現身醫院公廁 標價每個腎20萬元(組圖)

移植機構將實行准入制

在新條例徵求意見的過程中,實行器官移植技術准入制受到了器官移植界的關注。據一位北京三甲醫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專家透露,近年來不少醫療機構在經濟效益的驅使下盲目進行器官移植項目,有時一個地區做器官移植手術的醫院多達五六家,造成了爭搶供體器官和病人的混亂狀況。在新的條例中,只有具備一定技術條件、醫療設備和技術人員的醫療機構才能從事器官移植。

黃潔夫也肯定地表示,今後鄉鎮衛生院等級別的醫療機構將不能開展器官移植,「目前不會強行推行一個地區只確定一家醫院進行器官移植的措施,但一定要引進准入制度,只允許有條件的醫院來做。」

·四百萬盲人遭遇立法盲點 建議立法規范器官移植

腦死亡標准首次確定

黃潔夫同時透露,新條例將首次採取心跳停止死亡和腦死亡兩種死亡標准並存,兩種選擇自主的法規方針。據介紹,人體腦死亡時,還會有心跳和呼吸,很多人因此認為還有生命存在,但根據國際標准,腦死亡的病人已經不存在任何生存的可能性。所以新條例中確定,判定病人腦死亡後,可以進行器官移植手術

熱點內容
葯品包裝法規 發布:2025-09-14 15:35:07 瀏覽:22
廣東省法律顧問工作規定 發布:2025-09-14 15:30:08 瀏覽:754
對依法治國重大意義的認識 發布:2025-09-14 15:28:58 瀏覽:600
上饒著名律師 發布:2025-09-14 15:27:07 瀏覽:990
西安離婚律師咨詢 發布:2025-09-14 15:27:01 瀏覽:503
哺乳期入職新公司會受勞動法保護嗎 發布:2025-09-14 15:15:02 瀏覽:463
重慶十佳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14 15:01:17 瀏覽:70
遷安律師事務所哪家好 發布:2025-09-14 15:00:10 瀏覽:985
3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9-14 14:58:13 瀏覽:267
日間門診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14:51:15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