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勞動法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12-31 19:47:57

1.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適用勞動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也就是財政供養編制的不適用《勞動法》,適用《公務員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適用《勞動法》

2. 如何理解「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單位等」不適用於勞動法

1、在一般情況下,抄「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單位等人員」不會適用勞動法,但是如果公務員法和事業單位管理條例沒有規定的部分還是會參照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勞動法的調整范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
2、勞動法一般不適用於公務員的深層原因在於公務員勞動關系的特殊性。與一般的勞雇關系相比,公務員職業較為穩定和有更大保障,擁有更大的權力,必然承擔更多的義務和責任,但其同時也受更多制約和限制。如職業常任、終身任職是世界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原則。我國雖然沒有規定職業常任,但「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行政處分」,政府不能輕易辭退公務員。同時,公務員權利受限,許多國家對公務員的權利,特別是政治權利進行了較大的限制。這些特殊性都不是《勞動法》能調整的。

3. 事業編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啊 詳細點

事業編和公務員有區別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是工作性質方面,公務員從事的主要是國家行政事務性工作;事業單位人員從事的主要是社會公益性工作,或者說是非營利性的工作。

二是工資收入方面,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一般來說,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比公務員高。

三是保險福利方面,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一般來說,公務員享受的福利待遇比事業單位的人員要好一些。

四是用人方面,公務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辭職等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而事業單位人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等是按照國家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但事業單位對人員的管理許可權要大一些。

1.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事業編實施單位: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

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2.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於其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

(3)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勞動法擴展閱讀:

事業編崗位類別:

根據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職責任務、工作性質和人員結構特點等因素,綜合確定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以下簡稱三類崗位)總量的結構比例。

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的結構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確定,控制標准如下:

(1)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

(2)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4)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該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5)鼓勵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逐步擴大社會化服務的覆蓋面。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各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本實施意見和行業指導意見,制定本地區、本部門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結構比例的具體控制標准。

4.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最大的區別是什麼福利有差距嗎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最大的區別是公務員從事的主要是國家行政事務性工作 ,事業單位人員從事的主要是社會公益性工作 。福利有差距。

公務員主要從事國家行政事務。依法從事公共事務,納入國家行政事業編制。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

事業單位人員主要從事社會公益性工作或者非營利性工作,沒有生產收入,沒有公共財政需要的資金,沒有經濟核算。它是由政府用國有資產在政府領導下設立的,但不是政府機構。

在縣級黨政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往往難以區分。局裡公務員很少,大部分是下屬機構。縣委可直接將事業單位設置負責人提拔至縣局副局長,並自動轉入公務員編制。

通常,在市級以上的層面,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設置都有明顯的區別。工作人員一般不在廣泛范圍內重疊。一般來說,他們履行自己的職責,承擔自己的職責。特別是副科以下人員的職位不能相互轉換,但在支行時可以相互轉換。比如,一個人可以直接從事業單位提拔為局副科長或科長,並自動調任公務員機構。

5. 勞動法是否適用於公務員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不適用於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內的工作人員。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四條規定: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適用勞動法。

6.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待遇有什麼區別

1.工作性質
公務員從事的主要是國家行政事務性工作,依法從事公務活動,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
事業單位人員從事的主要是社會公益性工作,或者說是非營利性的工作,沒有生產收入、所需經費由公共財政支出、不實行經濟核算。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接受政府領導,但不屬於政府機構。
2.工資收入
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它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職務工資是按公務員的職務高低、責任輕重和工作難易程度確定,是職級工資制中體現按勞分配的主要內容。級別工資,按照公務員的資歷和能力確定,每個級別對應1個級別工資標准。
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也不同。教育、科研、衛生等事業單位,實行專業技術職務等級工資制;地質、測繪和交通、海洋、水產等事業單位, 實行專業技術職務崗位工資制;文化藝術表演團體, 實行藝術結構工資制;體育運動員,實行體育津貼和獎金制;金融單位,實行行員等級工資制。
3.保險福利
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一般來說,公務員享受的福利待遇比事業單位的人員要好一些。
4.人員錄用
公務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辭職等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各地區各部門根據工作實際又制定下發了相應的實施辦法和細則,形成了涵蓋筆試、面試、體檢、考核、監督等諸多環節的考錄法規體系。
而事業單位人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等是按照國家《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對人員的管理許可權要大一些。

7.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待遇有什麼不同啊

1、近年來,受就業壓力影響,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考試熱潮愈演愈烈,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已然成為「考碗族」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崗位。無論是公務員這個「金飯碗」,還是事業單位這個「銀飯碗」,很多人認為,只要能捧得其中一個,即意味著你將擁有穩定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薪酬待遇。
但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這兩個崗位在很多方面有著區別,這也使得很多人在選擇時茫然無措--「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到底如何選擇才正確?」為此,公務員考試網接下來為考生詳解二者的具體區別和優劣比較。
2、公務員與事業單位人員的區別: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
事業人員--是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事業單位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主要有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
另外,還有一種行政事業單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其履行的是執法監督和社會一些管理職能,如部門所屬的執法監督、監管機構等,其工作人員事業行政事業編制,行政事業單位目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將來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將納入公務員序列。
3、公務員與事業單位優劣比較:
晉升途徑--公務員編制晉升走級別,晉升途徑一般是從科級、初級、局級到部級。比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幾年以後當了科長,就是科級。再幾年以後當了處長,就是處級……當上了局長就是局級。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考核選拔,不簽勞動合同。而事業編制走的是職稱,晉升途徑一般是由初級工、中級工到高級工,崗位一般分為管理崗和技術崗,需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簡單地說,公務員都擁有幹部身份,而事業人員名義上是國家幹部,實際還是工人身份;公務員工作更加穩定,而在事業單位工作則與在企業工作一樣,承擔著一定風險。
薪酬待遇--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應該說:同崗位同資歷情況下公務員編制比事業編制收入要高一些。
公務員考試網提醒各位考生: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其實沒有絕對的「金飯碗」和「銀飯碗」優劣之分,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明智的!

8. 《勞動法》和事業單位的那些事

1、你沒有很全面的理解該法條,第三條意思是與事業單位或行政機關內,社會團體建立勞容動關系或應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比如行政機關聘用的看大門,打掃衛生的,燒鍋爐的,比如協警,司機等非行政或事業單位編制內的工作人員,這類人員與單位是勞動關系,應當適用勞動法調整;
2、事業單位實行聘任制的工作人員,首先是勞動關系,但是這種勞動關系比較特殊,首先使用專門針對性的法律法規或其他特殊規定,如果沒有規定適用勞動法;
3、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管理的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適用公務員法;
4、具體就看你與事業單位的關系是屬於聘任制還是其他工勤人員,或者是你們單位是否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如果是,則應當適用公務員法。

9. 《勞動法》的覆蓋范圍包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嗎

勞動法第二條對勞動法的適用范圍作了規定。
根據勞動法第二條和1995年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具體為:
(1)各類企業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2)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3)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規定應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員;
(4)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的人員;
(5)其他通過勞動合同與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排除了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和家庭保姆等。
勞動法出台較早,按照當時的設計,就是將勞動者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按照公務員進行管理;一部分按照勞動法進行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勞動關系呈現多樣化,勞動法的調整范圍已不適用勞動關系客觀發展的需要。因此,勞動合同法 在勞動法的基礎上,擴大了適用范圍。即增加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作為用人單位,並且將事業單位聘用制工作人員也納入本法調整。
由此解答你上述問題,公務員不受勞動法調整約束,事業單位聘用制合同人員受勞動法調整。

熱點內容
法官也怕律師 發布:2025-09-13 02:38:16 瀏覽:64
法官命門 發布:2025-09-13 02:38:15 瀏覽:813
西南政法大學民法 發布:2025-09-13 02:37:31 瀏覽:988
法官判4年 發布:2025-09-13 02:37:23 瀏覽:43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法 發布:2025-09-13 02:36:50 瀏覽:843
2015中國刑法 發布:2025-09-13 02:36:41 瀏覽:167
散發廣告懲罰條例 發布:2025-09-13 02:31:46 瀏覽:947
湖北法官退休 發布:2025-09-13 02:30:21 瀏覽:473
遼大考研法學 發布:2025-09-13 02:10:49 瀏覽:926
初會經濟法看誰的好 發布:2025-09-13 01:59:18 瀏覽:620